建筑企业航母如何应对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词】:规模 扩张 效益 经营 管理体制

  【论文摘要】:随着建筑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经营范围不再局限于工程承包等传统经济活动,项目投资、股权投资、债券基金股票等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级公司的经济活动中,然而旧有的的经营管理模式未能对投资、经营和生产的主体进行严格规定。本文旨在论述建立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期大型建筑企业藉借“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取得规模效益,实现品牌优势向品牌效益的转变。

  1999年成立的蒙牛是中国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依靠上市筹集来的资金,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迅速扩张,俨然占据了中国奶制品行业的半璧江山,然而一个三聚氰胺事件,使蒙牛在急剧扩张之路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扩张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扩张过程中,若过分看重企业的规模,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而忽视企业效益的增涨,必将使企业不堪重负而陷入重重危机。

  2008年底,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防止国内经济下滑,中央政府抛出了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加上各级地方政府的投入,总规模可能达到20万亿,凭借着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垄断性优势,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等央企无疑是大规模基建投资的主要受益者。大规模投资必将带动央企航母们业务量急剧增加,面对建筑业的“重大利好”,审视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资源,不禁要问:“面对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建筑企业航母们准备好了吗?”

  一、    建筑企业的“重大利好”

  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从现在到2010年,投资4万亿元用于十个方面的建设,这是中国政府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措施。随后,铁道部、交通部相关部门领导分别表态,对未来2年投资额提出各自具体规划:铁道部宣布,今后三年铁路投资规模超过3.5万亿; 2008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3,000亿元,争取超额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00亿元,2009年安排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兴华表示,预计2008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将在8,000亿左右,同时,在拉动内需措施的推动下,将力争明后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的水平;继铁道部、交通部之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抛出未来几年内的刺激经济计划:四川3万亿以上、云南3万亿、陕西1.7万亿、广东2.3万亿、北京1万亿、上海1.1万亿……, 总金额近20万亿元。

  在如此“重大利好”的新形势下,建筑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是否能适应新的形势?

  二、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传统经营模式

  近年来,建筑业央企凭借着垄断优势和技术优势,占有了大部分政府投资项目的合同额,但是急剧膨胀的施工产值所带来的利润却难以尽人意,这固然与建筑业整体行业利润持续走低有关,但也要探讨一下既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否存在着与当前、甚或将来的企业经济活动不相协调部分。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通常采用的是“三级管理三级核算”的经营管理模式,相应形成了塔型组织结构:处于“塔顶”的母公司是指挥中心,处于“塔身”的二级子公司是利润中心,处于“塔基”的三级子公司是责任成本中心,这种塔型组织结构,完全适应了单纯以完成各种施工任务为目标的组织结构需求,经过多年实践而证明行之有效,同时,塔型组织结构也促成了施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是近几十年来建筑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壮大的制度保证。然而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经营范围不再局限于工程承包,项目投资、股权投资、债券基金股票等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级公司的经济活动中,在整个体系的运营过程中,业务重叠、精力分散,在资金和人员上未能集中优势资源,有效推动企业向更高端的领域发展。

  1.业务交叉重叠。塔型组织结构虽然确定了各个成员在结构中的职能,但在运作过程中,各个成员的业务交叉重叠:母公司在履行指挥中心职能的同时客串了利润中心的角色;子公司在履行利润中心的职能同时,又进行了本应由母公司主导的投资活动;子公司下属公司更多时候履行的是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双重职能。业务交叉重叠,分散了各个管理层的注意力,加大了企业的内耗。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