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机制研究现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二、 基于内生视角的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机制的研究现状
基于内生视角的研究,集中于论证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策略存在的必要性。以这样一种视角展开的研究,是一种“根源式”的研究。可以说,没有从内生视角对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策略存在必要性加以翔实的论证,那么从外生视角展开的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作者更看重内生视角下研究的基础性意义。该视角下的研究学者代表主要有Auerbach & Alan,Sachlman,Hansen,陶永勇和熊波,刘建香,谈毅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综述。
首先,Sachlman发展了分阶段创业投资的概念。它是指创业投资公司周期性提供风险资本,融资分为多个轮次,而每轮投资只确保风险企业发展到下一阶段,当提供下一阶段资金时,创业投资公司再重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此外,他还从“创业投资中止决策的前提——分阶段投资运作”的角度分析了分阶段投资运作策略对于投资项目中止决策的必要性意义。
我国学者刘建香对创业投资机构依据其实力、经营目标和资源约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创新企业五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工作重心出发,指出受创业投资公司自身因素和技术创新企业阶段性因素的共同影响,进行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是必要的和有着现实意义的。Auerbach & Alan从财税政策、企业融资政策以及资本运作成本三方面入手,通过实证分析,从宏观层面论证了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策略的优越性和意义所在。他们研究的共同点在于从创业投资运作参与双方所处的宏观环境和硬件方面论述了分阶段运作的必要性。Kockesen & Ozerturk还从实物期权角度研究了企业家与具有更优专业技能的外部人能够充分接触时分阶段融资策略存在的必要性。
更多的基于内生视角的研究是围绕着“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策略是协调企业家与创业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而展开的。陶永勇和熊波对创业投资公司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动态重复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创业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存在的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委托—代理关系,指出通过建立分阶段运作机制能协调委托、代理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得出分阶段策略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制约工具,也是一种激励工具的结论。谈毅的研究,以更为深入的视角从正反两面得出结论:(1)减少分阶段投资可以减少风险企业家和风险企业管理层的股份稀释,保障风险企业家和管理层的股份,因此风险企业家将尽可能的节省资金,有效运用资金,减少后续融资,创造更多盈利来周转流动资金;(2)但同时,企业家也面临着分阶段投资所带来的创业投资家中止投资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就要求企业家在每个投资阶段都要努力工作,增强创业投资家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Hansen认为,一个项目需要创业投资家根据时间安排顺序投资。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创业投资家对管理的贡献,如同风险企业家的努力可增加收益一样,都不可核实。同时,坏的项目需要创业投资家在管理上投入更大的精力。这就存在一个最佳中止和对风险企业家努力激励的结合问题。分阶段运作这样一个动态机制就起到了协调投资家和企业家冲突的作用,既利于创业投资家随时做出中止投资与否的决策,又有利于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
三、 总结与展望
创业投资研究是有着鲜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对其微观层面的运作研究将丰富和完善整个研究体系。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机制作为该研究体系的一个分支,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介于宏观理论研究和微观运作研究的一个兼容性研究内容,既是宏观理论的组成部分,又是微观运作的基础和框架。从以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述来看,不可否认研究成果的充分性和多样化,但也显现出了一些研究的薄弱环节,应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从研究视角看,基于内生视角的研究应得以加强。相比较而言,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从外生角度展开的研究成果较多,且已较细致和深入;从内生视角展开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从创业投资在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本市场间存在的必要性这一高度往下深挖创业投资分阶段运作策略存在的必要性力度还不够,论证分阶段运作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规避以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研究成果还没有。所以,内生角度的研究还能更为丰富、更为有力和得到继续的深入。
从研究方法看,定量研究、实证分析应得到重视。国外学者的微观实证研究较充分,而国内学者宏观定性的论述较多。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创业投资公司数量还有限,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还不足以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分阶段运作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尚未形成体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者们重规范研究而不重实证的倾向。
从研究层次看,个体分支研究有余而系统研究不足。分阶段运作机制创造了企业家和创业投资家之间的重复博弈,这种博弈是在由参与者双方构成的创业投资系统中展开的。因此,对分阶段运作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应跳出单一站在企业家一方或创业投资家一方的立场,用“总体系统观”的思想和高度对参与双方的动态博弈给予综合考察。
参考文献:
1.Sandberg,W.R.,D.M.Schweiger & C.W.Hofer.The Use of Verbal Protocols in Determining Venture Capitalists’Decision Processe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1,(12):8-20.
2.Trester J.J.Venture Capital Contract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675-699.
3.侯合银,王浣尘,潘小军.企业家与创业资本家之间的约束机制设计研究现状.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14(3):239-243.
4.刘建香.建立与技术创新企业特点相适应的创业投资发展模式.科学管理研究,2004,21(4):92-94.
下一篇:论农地流转与农地产权制度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