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新厂新制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很多的优越性,通过对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的“新厂新制”管理经验的调研和借鉴,结合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的实际,对“新厂新制”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新厂新制管理模式在当电出现的轻微“水土不服”情况,思考和应对新型火电厂建成以后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厂新制要求,最大限度发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公司年度目标。
论文关键词:新厂新制;管理模式;思考与对策
新型火电厂实行新的管理模式,从1998年国电公司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提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中国新型火力发电厂基本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对割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多,人浮于事,机构臃肿、重叠,工作效率低,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等弊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提高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唐盘电”)实行的“新厂新制”管理经验的调研和借鉴,结合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电公司”)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思考和应对新型火电厂建成以后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厂新制要求,最大限度发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公司年度目标。
一、火力发电厂新厂新制管理模式的提出
1998年国电公司颁布了《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该标准是在原水利电力部《火力发电厂机构定员标准》和原能源部《关于新型电厂实行新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对250多个火力发电厂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布、劳动定额和用人水平现状等的普遍调查和对10个新型火力发电厂的典型调查,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国内的改革成果,结合近几年来发电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引入、劳动组织的改善、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等实际情况,经过有关专家的多次论证修订后编制而成的。标准对新型火力发电厂及管理形式进行了定义,指机组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主机实现了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各辅助生产系统实现了集中监控的;实现了按现代化管理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的火力发电厂。相对于常规火电厂,该模式被称为“新厂新制”,即新型火电厂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其要求按照现代化管理“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制度优化设计,改善劳动组织关系。对职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职工素质优良,人员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普遍达到一专多能和一岗多责,主要运行岗位的值班人员达到全能值班水平,设备管理实行点检定修。
二、大唐盘电的实践模式及思考
大唐盘电两台60万千瓦机组先后于2001年12月和2002年6月投产发电,该公司现有员工192人,也是集团公司最早由基建移交生产、达标投产机组。其机组进入商业化运行以后,分别引进广东核电集团的“标准化管理”,上海宝钢和大亚湾核电站的“点检定修”,北京华电天仁公司的“康派优化控制管理系统”,形成了适应新厂管理的三大支柱: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全能值班和点检定修。
信息化是新型火电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网络平台的构架,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各种生产和管理信息,实现生产管理的模块化操作,使生产和管理更趋于标准和规范,最大限度地将人员从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唐盘电相继建成了千兆位网络平台、统一数据库平台、OA办公自动化系统、SIS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档案、财务、燃料等系统接口。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基本覆盖了各个管理领域。
在全能值班方面,要求专业技能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经过仿真机培训合格,达到全能值班水平。
在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方面,通过引进和吸收,建立起以点检定修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制,落实点检员的责、权、利,使点检员是设备的主人、是设备检修、维护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责任更加明确。较好地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大唐盘电模式,是新型火电厂实施现代化管理实践中的一个缩影。其构建信息化、全能值班、点检定修“三大管理支柱”的具体做法对新型火电企业实施新厂新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信息化管理是基础。不管是全能值班、点检定修还是日常的管理工作,信息技术是支撑的基本平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管理更加规范,使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人员素质是关键。现代化管理的最终实现,依靠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按照盘电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一要懂技术(生产的、管理的);二要会操作(信息技术);三要一专多能、一岗多责。按照管理学的说法,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人一旦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管理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