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营销问题(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5

  (1)确定所需收集信息的内容。高校要根据市场调查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收集就业市场信息的内容以便能更好地为毕业生服务。

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营销问题

  (2)市场信息的传递。高校只有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毕业生,才能对毕业生的自我营销起到应有的作用。市场信息传递要符合质量好、速度快的基本要求。

  ①质量好。指信息传递要真实可靠,可信度高。现在一些就业网的招聘信息有虚假和误导成分,而且有不少招聘会也是以次充好,有的甚至以赚取大学生的入场费为目的。高校在对用人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要注意对虚假信息的滤除,保证信息质量。同时在了解到有学生上当后应及时将警示消息传递给其他毕业生,以防止更多的学生上当。

  ②速度快。用人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就业市场中用人信息一经发布,应聘材料会纷至沓来。由于用人单位所收到的应聘材料太多,不可能看全,因此应聘越早机会就越大。因此高校必须注意传递速度,使信息尽快由学校到达毕业生。

  3.就业指导应专业化与个性化,挖掘毕业生推销的潜力。在人员推销活动中,推销人员是关键。大学毕业生做为推销自己的推销人员在就业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非理性行为,需要就业指导工作加以引导。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对于大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和进行职业规划帮助不大。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专家化、专门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责任到位,是当务之急。各高校除了在为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创造条件,提供就业信息,缓解学生压力外,要鼓励和支持校园中的各种相关社团,为大学生互相之间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发挥积极作用。

  三、政府——环境营销

  任何企业的营销活动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市场营销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控制性和机会与威胁的并存性等特点。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而言,市场环境的营销主要依托于政府,由政府为就业市场规范运作提供保障。

  1.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让毕业生按市场规律就业。就业市场也应遵循经济生活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让毕业生认识到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市场是万万不能。引导毕业生按照市场的导向寻找就业岗位。政府应当建立一些有效的运行机制,促使市场在就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政府的政策保障与宏观调控。国家政府能够运用政策措施和政治权力对就业市场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好的政策,效果自不必言,现实情况却是现在个别地区,尤其是中心城市、发达城市对毕业生的进入设置政策壁垒,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用进入指标、户口指标等等人为指标阻碍毕业生的合理流动。例如在国家统一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个别大城市对于许多岗位设置了“需本市户口”的限制,使得许多优秀毕业生无法达成愿望,用人单位也不能招录到最优秀的人才。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从有利于毕业生就业、有利于用人单位招录到优秀人才的角度出发,消除政策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劳动市场中,大学生就业普遍集中于东部沿海大城市,主要是由于内地中小城市对大学生吸引力较差。因此内地城市应采取措施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吸引大学生前来就业。东部的江苏省目前正在推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优秀毕业生引进奖励制度以及困难毕业生指令性安置制度等一系列新举措,这为政府对毕业生的政策保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