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回溯”(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进行改造,但又不能把它完全拆开。这个比喻对我们的处境做出了一些提示:在缺乏间距性自我和自洽性预设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看到总体性和控制精神的瓦解,传统的意义已经消逝,甚至“自然的秩序”也已经开始流变......在这种条件下,现代性自我创造会不会真如后现代主义者们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沉浸于信息、距离、速度、概念变化以及所有旧的认知符号的置换和去物化(dematerialization)等的非质料之中:自然秩序、生产循环、性、金钱……。只要用眼睛巡视以下[就会发现],我们是没有特质的个人,是不再寻求控制的个人,我们唯一的职责便是发明游戏的规则”。⑥这种说法也的确反映了现代性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要求回归到传统社会中去,这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对于现代性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尽管,在现代性扩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阴暗的角落,它对经济理性的片面追求也必然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单向度发展,使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发展也出现滞后现象。而且,时至今日,现代性的阴暗面仍在威胁着我们:韦伯的幽灵,即那个使人麻木不仁的官僚机构,正在管理着一个仅由于对行为与效率的考虑所调节的社会;资本的统治;所有的人类关系与文化都转变成了商品;以及表面多样性中的一个强制一致性的世界。我们仍然必须抵制捕获现实性并创造强制统一性的企图。所以利奥塔说:“让我们发动一场对总体性的战争;让我们见证不可呈现之物;让我们激活差异拯救名称的荣誉”。⑦但是在现代性条件下,健康和繁荣没有使我们幸福快乐这一事实不应该让我们对这些货真价实的现代性成就视而不见,也不应该降低我们保证每一个人有机会享有这些成果的热情。毕竟,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尚没有机会去发现他们富有、健康了以后会多么不幸福。
哲学家们似乎都喜欢玩这样一种游戏:“我在最后面!我的回溯走到了你的回溯的后面”。同时,他们也都难逃这一游戏的圈套,因为构造使这一游戏得以可能的空间并不是为了给出一个赢家。同样,本文对现代性的回溯旨在于找到它发生的深层机制,进而寻找超越它的可能性,这似乎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总体性控制,而这正是文中批判的重点。而且,在这一回溯的最后也无力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只是提示了一种可能性的超越空间:“生活世界”。
如果自洽性预设只是人类思维机能的一种本能性取向的话,那么就算我们回到了人类原初的“生活世界”,也不能对今天的现代性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至多只能增添一些认识而已。而如果它只是我们的概念思维的一种机能,那么非概念、非反思的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直觉?最后,即便我们真得可以扭转人类的这种总体性的思维方式,恢复世界的多样性面貌,按照多种方式处理我们面对的不同领域中的问题,会不会又形成一种新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呢?我们又如何保证这种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呢?……可见,我们对现代性的回溯还远没有开始。
参考文献:
①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152页.
②Jean-Francois Lyotard,“Universal Histor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yotard Reader, edified by Andrew Benjamin, Basil Blackwell, 1989,P314 .
③⑥⑦[美]大卫•库尔珀 《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390、391页.
⑤贝格尔、贝格尔及凯尔纳:《无家可归的心灵》.
因此对于现代性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尽管,在现代性扩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阴暗的角落,它对经济理性的片面追求也必然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单向度发展,使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发展也出现滞后现象。而且,时至今日,现代性的阴暗面仍在威胁着我们:韦伯的幽灵,即那个使人麻木不仁的官僚机构,正在管理着一个仅由于对行为与效率的考虑所调节的社会;资本的统治;所有的人类关系与文化都转变成了商品;以及表面多样性中的一个强制一致性的世界。我们仍然必须抵制捕获现实性并创造强制统一性的企图。所以利奥塔说:“让我们发动一场对总体性的战争;让我们见证不可呈现之物;让我们激活差异拯救名称的荣誉”。⑦但是在现代性条件下,健康和繁荣没有使我们幸福快乐这一事实不应该让我们对这些货真价实的现代性成就视而不见,也不应该降低我们保证每一个人有机会享有这些成果的热情。毕竟,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尚没有机会去发现他们富有、健康了以后会多么不幸福。
哲学家们似乎都喜欢玩这样一种游戏:“我在最后面!我的回溯走到了你的回溯的后面”。同时,他们也都难逃这一游戏的圈套,因为构造使这一游戏得以可能的空间并不是为了给出一个赢家。同样,本文对现代性的回溯旨在于找到它发生的深层机制,进而寻找超越它的可能性,这似乎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总体性控制,而这正是文中批判的重点。而且,在这一回溯的最后也无力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只是提示了一种可能性的超越空间:“生活世界”。
如果自洽性预设只是人类思维机能的一种本能性取向的话,那么就算我们回到了人类原初的“生活世界”,也不能对今天的现代性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至多只能增添一些认识而已。而如果它只是我们的概念思维的一种机能,那么非概念、非反思的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直觉?最后,即便我们真得可以扭转人类的这种总体性的思维方式,恢复世界的多样性面貌,按照多种方式处理我们面对的不同领域中的问题,会不会又形成一种新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呢?我们又如何保证这种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呢?……可见,我们对现代性的回溯还远没有开始。
参考文献:
①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152页.
②Jean-Francois Lyotard,“Universal Histor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yotard Reader, edified by Andrew Benjamin, Basil Blackwell, 1989,P314 .
③⑥⑦[美]大卫•库尔珀 《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390、391页.
⑤贝格尔、贝格尔及凯尔纳:《无家可归的心灵》.
上一篇:从人工智能看当代逻辑学的发展
下一篇:真理之争——哲学的起源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