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性对其价值体系的建构作用
心性是能促进某种特殊世界观形成的、主观思考的和感受的模式。二元化的心性是作为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的心性特征,也是斯密价值多元化的内因。总体来看,亚当·斯密的价值论观点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商业心性”为起点,以“看不见的手”为指引,实现经济秩序最优的价值;二是以“同情心性”为起点,以“公正的旁观者”为镜子,实现良性道德秩序的价值。
在斯密看来,源于“商业心性”、以经济秩序最优为目标而产生的价值有:自爱、自利,荣誉、报酬,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进取、刚毅、勇敢。
亚当·斯密肯定了自爱或自利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认为自爱或自利意味着保持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每个人心里确实必然宁爱自己而不爱别人”,个人自利或自爱,当然会有益于他自己,在不违背法律、不危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斯密赞许了荣誉、报酬的社会价值。“遍及所有地位不同的人的那个竞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按照我们所说的人生的伟大目标,即改善我们的条件而谋求的利益又是什么呢?引人注目、被人关心、得到同情、自满自得和博得赞许,都是我们根据这个目的所能谋求的利益。吸引我们的,是虚荣而不是舒适和快乐。不过,虚荣总是建立在我们相信自己是关心和赞同的对象的基础上。”斯密认为,“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征候。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征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乃是社会急速退步的征候。”斯密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世间的一切财富,原来都是用劳动购买而不是用金银购买的。所以,对于占有财富并愿用以交换一些新产品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恰恰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斯密鼓励节俭,认为节俭有利于改善自身状况的愿望,节俭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加。“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诚然,未有节俭以前,须先有勤劳,节俭所积蓄的物,都是由勤劳得来。但若只有勤劳,无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资本不能加大。”斯密肯定了诚实守信在商业社会中的价值。“一旦商业在一个国家兴盛起来,它便带来了重诺言守时间的习惯。”“商人最怕失信用,他总是时刻小心翼翼地按照契约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在大部分人都是商人的时候,他们总会使诚实和守时成为风尚。”斯密认为,专业学习、勤奋进取、努力经营能够培养更重要的美德。“他必须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十分勤勉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他必须吃苦耐劳.面对危险坚定不移,在痛苦中毫不动摇。他必须通过事业的艰难和重要,以及对事业的良好判断,通过经营事业所需要的刻苦和不懈的勤奋努力,来使公众看到这些才能。”相反,斯密认为勤勉、刚毅、勇敢等美德,在出生高贵的那些人身上几乎看不到。
在斯密看来,源于“同情心性”,以良性道德秩序为目标而产生的价值主要有:同情、仁慈、谨慎、自制、正义。
亚当·斯密认为,同情的伦理价值不仅在于其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的道德感情会产生利他心,还在于能通过在相似的境遇里产生的同感,实现当事者的激情(passion)和旁观者的情绪(emotion)之间的感情和谐。斯密伦理思想中的其他价值都是基于同情产生的。仁慈是对他人幸福的关心,能够促进他人幸福。仁慈德性可以使社会处于一种令人愉快的状态。斯密认为仁慈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仁慈作为一种具有较高伦理价值的德性,它不能通过强迫或强制的方式来实现。“仁慈是不受约束的,它不能以力桕逼。仅仅缺乏仁慈并不会受到惩罚,因为这剪不会导致真正确实的罪恶。”一谨慎能够促进一个人自身的幸福。在斯密看来,人的激情很容易把自己引入歧途,促使他去违反他在清醒和冷静时赞成的一切准则,因此需要最完善的自我控制的支持。“自制不仅其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美德,而且,所有其它美德的主要光辉似乎也源自自制。”在斯密看来,商业社会里人们的审慎和自制,最终目的是为了未来的最大幸福而牺牲眼前安乐的理性计算。斯密还认为正义是支撑整个社会道德的根基。斯密说,“与其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还不如说正义足这种基础。虽然没有仁慈之心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一种不很令人愉快的状态之中,但是不义行动的盛行却肯定会彻底毁掉它。……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斯密还肯定了正义在构建良性社会秩序中的价值。“在极大多数情况下,正义只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它仅仅阻止我们去伤害周阿的邻人。一个仅仅不去侵犯邻居的人身、财产或名誉的人,确实只具有一丁点实际优点。然而,他却履行了特别称为正义的全部法规并做了地位网他楣等的人可能适当地强迫他去做、或者他们为他不去做而可能给予惩罚的一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