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自然观的环境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论文提要:分析马克思人本主义自然观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不难看出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互相依赖与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马克思唯物论历史观的视野中,人与自然目前的恶化状况之根源在于全球化经济一政治制度约束之下人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有待于社会制度的未来变革;并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当前环境保护的可制度化的原则,以阐明环境困局的出路在于以能够制度化的思路来取代高调的道德宣言。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自然观;异化;责任主体;制度路径

  中国的环境伦理学是在西方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就中国环境伦理学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与话语要素而言,西方主流环境伦理学至今仍然有着支配性的影响,以至于在中国谈论环境伦理的话语中,必然充斥着非人类中心论、动物权利论、动物解放论、生态中心论、人类整体的利益、代际公正、国际公正等等持论相当高尚的环境伦理学概念,代表着一种似乎将要颠覆人类与自然的实践与道德的新姿态。基于此类观念,某西方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态度理解为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并予以批评:“生态学者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而马克思不喜欢自然界。”而在中国学界,对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解与阐述也相对薄弱,似乎也在认同着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人类中心主义批评。

  然而,将马克思主义归为人类中心主义并批评马克思对自然的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人类中心论的双重误解。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自然概念的论述,阐明内容丰富的双重含义,澄清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自然观视野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的非人类中心论,为认识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奠定了基础。以马克思人本主义的自然概念作为观照视野与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大体建构出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框架与主要思想,为建立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奠定初步基础,同时为丰富中国的伦理学话语体系有所贡献。

  一、辩证统一: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内涵丰富,可清晰地澄清为双重含义:“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会有自然科学呢?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整个这一点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但是,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此外,先于人类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在今天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存在双重含义:“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与“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

  马克思对“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的客观实在性持明确的肯定态度(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澳洲新发现的一些珊瑚岛”就是这样的自然(虽然这样的自然现在也已经被人化了),但是他认为“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在此之外,马克思很少谈到“这个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他谈到的自然多数情况下是“人化的自然”:现在所谓的自然存在,都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相对简单地将他自然概念的双重含义归纳为:自在的自然,即“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与人化的自然,即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马克思较多地强调后者,甚少论及前者,但是他并不否定它的客观实在性,因为对唯物主义者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立场是人本主义;这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本主义自然观超越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传统观念,因此,它能够超越主流环境伦理学之抽象而空泛的理论预设及其所引发的种种抽象的争论(生存主导取向或审美主导取向,计算理性或价值理性,人类中心论或人类边缘论;同时,它能够扬弃东方农业民族所倡导的基于主客体之未区分的“无差别的”原始的、因而非辩证的“天人一体观”,此类观念一度为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推崇备至,许多中国学者亦认为古代中国思想能够为环境伦理学贡献关键的思想资源;事实上,这种黑格尔称之为“无差别的”天人一体观能否为环境伦理学贡献资源,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自然与人的统一建立在自然对人的统治、人对自然的依附之基础上。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自然观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同时把自然看作以人的感性的实践为基础向着人的生成过程,看作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与“无机的身体”,开创了一种极具启发意义的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视野。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