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崇高美学新论(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量的范畴是单一性、多数性和总体性,总体性正是量的统摄性范畴,所以,崇高就直接与量相关。而"美建立于对象的形式之中,这形式是成立于限制中。" 相应地,质的三个范畴是实在性、否定性和限制性,限制性是质的根本的统摄性范畴,而形式是由知性范畴整理后的产物,必然是有限的。这样,美的愉快就与质直接联系了起来。再次,由于崇高的无形式和无限性,崇高感则是一种消极的愉快。康德说:"崇高感是一种仅能间接产生的愉快,那就是这样的,它经历着一个瞬间的生命力的阻滞,而立刻继之以生命力的更加强烈的喷射,而崇高感产生了。" 崇高感和美感不同,它不含有媚人的魅力,我们的心情不只是被吸引着,而是不断地反复地被拒绝和排斥着,在这种吸引、阻滞和排斥中,产生的自然是一种消极的愉快。这种消极的愉快,康德认为也是和想象力有关,和美不同,崇高感是想象力和知性的不和谐和冲突。因为崇高的"无形式",因而对人的判断力和想象力施加"暴力",形式的不和谐、不合目的性,也就是知性无法纳入形式中去把握,就使得想象力向着更高的理性理念去追索,因为理性理念具有把握无限的能力,事实上这也就是人的心灵的能力,即始终试图在整体中把握无限的能力。所以崇高感的前奏总是带有一种拒绝和排斥的特质。康德就指出,崇高感是不愉快感转化而来的愉快感。
由于崇高的无形式和无限性,决定了以上崇高的基本特质,那么,实际上康德最后所要强调的结论是,崇高仅与人的心灵相关,崇高就在人的心里,是心灵的一种超越有限和无限的能力。康德说:"关于自然界的美我们必须在我们以外去寻找一个根据,关于崇高只须在我们的内部和思想的样式里","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的事物里,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里寻找","真正的崇高只能在评判者心里寻找,不是在自然对象里。" 在康德看来,人的心灵具有这种超越,即具有一种企图把握无限的超感性的心意能力,由于我们内心的感受意识到感觉的有限和理性理念的无限的不合致和冲突,而这种不合致的感受恰和理性的无限相一致,这也就激起了心灵的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显然认为不能说某某事物是崇高的对象,任何对象本身无所谓崇高与否,崇高只能是无形式和无限性,因此,康德说,凡能成为感官对象的,没有能够称做崇高的。故而,"自然的崇高"这一说法本身是一个"不正确的表达"。所以,康德说:"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当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超越影响我们的心内的自然和外面的自然时。"
我们看到,康德从崇高的无形式和无限性开始,分析了崇高的基本内涵,最后将其归结到人的心灵,指出了人的心灵中的超感性的能力。正是在崇高中,有限和无限得以超越,心灵在敞亮、澄明中体悟存在。康德认为这种超越是在感性综观(comprehensio aesthetica)中,由想象力获得的一种构成性和否定性共存的能力来实现的。这就使得理论理性和道德理性以及生命感在反思的判断中得以统一。康德将崇高分为数学的和力学的,认为数学的崇高联系于知性,而力学的崇高联系与理性,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实现这种统一。
三 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对立与超越
对于崇高的契机的划分,与美的分析不同。因为崇高的无形式,所以是从量开始的,但又由于崇高的无限性,这种量也不同于知性尺度的量,而是和理念有关,这就使得崇高和理性相联结。但康德又把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和"力学的",康德解释说,对美的鉴赏的心意是静观的,并保持这种静观,而崇高的评判却是动态的,这种心灵的运动是想象力对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的克服和调动。这样,当想象力联系于认识能力时这种动态关系就体现为"数学的"情调,想象力联系于欲求能力时这种动态关系就体现为"力学的"情调。康德这样划分,一方面强调了想象力和理性的对立,另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人的心灵的超越。这样也就完成了认识和道德之间的过渡和超越。
在数学的崇高中,康德从想象力和理性这两种认识能力的不同综合方式入手,指出了想象力在审美总括中所获得的一种新的能力,即指向理性的综括的能力,因此,康德所要指出的就是知性的有限性和理性的无限性之间的对立,即想象力对无限的无能为力。但理性则具有把无限纳入其中的能力,人的心灵则具有这种超感性的超越有限和无限之际的能力,这样,在数学的崇高中,就表现为想象力的一种退回,在退回的瞬间直观中体悟到了生命感,觌面存在。康德认为,这是由于和理性的对立而产生的,但它却又是一种更高的合目的性。而在力学的崇高中,康德则主要强调了作为物理存在物的人和作为道德存在物的人之间的对立和超越,也就是由自然的力量激发起来的人之为人的、超感性的、道德性的自我保存的一种力量,它是由于人感受到自己作为物理存在物,而无法抵抗与自然所产生的对立的一种自我保存的道德的力量,很显然,这是人在更高意义上的超越,即产生于他的心灵的一种真正作为人的感悟。因此,我们看出,康德已一步步地把问题引向了他所要阐释的根本,即对人的心灵的这种整体超越能力的追索。
1、数学的崇高。
数学的崇高,在康德看来,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灵超越有限和无限的能力,在想象力和理性的对立中所激发起的一种心灵的超越感。
在数学的崇高中,康德关注的是无限,他首先看到的是感性直观的有限性和理性的无限性之间的对立,然后他指出了心灵所具有的超感性的能力。康德说:"我们把全然大的(东西)称之为崇高","如果我们不仅把某物称为大,而且全然地、绝对地、在任何意义上(超越一切比较)都称为大,这就是崇高的","崇高是这样一些事物,与它相比其他一切事物都是小的"。 康德在这里所描述的崇高是"全然的(schleichthin)"、"绝对的(absolut)"、"超越一切比较(über alle vergleichung)"等含义,这里所指的就是无限大。康德所说的这个大,就是理性的无限性。因此,这个无限或大,不是一个"总量(quantum , quantitas)",而是一个"程度(wei groβ , magnitudo)"。作为一个程度,它不同于知性通过数量概念而作出的逻辑评量的大(概念),也不同于感官通过当下直观而作出的感觉评量的大(直观),而是审美反思判断力(反思趣味)通过快乐与不快的感受而作出的审美反思判断的大 。即是说,它不是通过与外在具体事物的比较中产生的大,而是在它自身作为一种显现的整体的大,也就是是一种对有限和无限的超越的境界。
为了说明这种崇高的无限超越性,康德首先分析了一般的大和无限超越之间的对立。在指出了这种无限超越与知性概念、感性直观、理性概念的不同后,康德将它限制于审美反思判断力中。康德说:"它所指出的不是一个纯粹的知性概念,更不是一个感性直观,并且也不是一个理性概念,因它在自身完全不带有任何认识的原理。所以,它必须是判断力的一个概念,或是来源于这个而以--联系到判断力的--一个表象的主观合目的性为基础。" 康德认为,首先,这个无限超越的大,不是纯粹知性概念。知性概念就是先验范畴,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先验工具,主要应用于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而一般的大则是通过比较得到的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数量关系,这种大不管怎样,还是有一定的数量的尺度去把握和衡量,因此,它属于认识领域,它不会引起崇高的感受。但绝对的、无限超越的大则不是这样,它不能用知性概念去把握和认识,它的无限大的尺度绝不能用来衡量认识的数量。其次,这个无限超越的大,不是感性直观。绝对的大是无限的,不能呈现于感官面前,而任何一个感性直观都是有限的、可以比较的。同时,康德认为,感性直
由于崇高的无形式和无限性,决定了以上崇高的基本特质,那么,实际上康德最后所要强调的结论是,崇高仅与人的心灵相关,崇高就在人的心里,是心灵的一种超越有限和无限的能力。康德说:"关于自然界的美我们必须在我们以外去寻找一个根据,关于崇高只须在我们的内部和思想的样式里","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的事物里,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里寻找","真正的崇高只能在评判者心里寻找,不是在自然对象里。" 在康德看来,人的心灵具有这种超越,即具有一种企图把握无限的超感性的心意能力,由于我们内心的感受意识到感觉的有限和理性理念的无限的不合致和冲突,而这种不合致的感受恰和理性的无限相一致,这也就激起了心灵的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显然认为不能说某某事物是崇高的对象,任何对象本身无所谓崇高与否,崇高只能是无形式和无限性,因此,康德说,凡能成为感官对象的,没有能够称做崇高的。故而,"自然的崇高"这一说法本身是一个"不正确的表达"。所以,康德说:"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当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超越影响我们的心内的自然和外面的自然时。"
我们看到,康德从崇高的无形式和无限性开始,分析了崇高的基本内涵,最后将其归结到人的心灵,指出了人的心灵中的超感性的能力。正是在崇高中,有限和无限得以超越,心灵在敞亮、澄明中体悟存在。康德认为这种超越是在感性综观(comprehensio aesthetica)中,由想象力获得的一种构成性和否定性共存的能力来实现的。这就使得理论理性和道德理性以及生命感在反思的判断中得以统一。康德将崇高分为数学的和力学的,认为数学的崇高联系于知性,而力学的崇高联系与理性,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实现这种统一。
三 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对立与超越
对于崇高的契机的划分,与美的分析不同。因为崇高的无形式,所以是从量开始的,但又由于崇高的无限性,这种量也不同于知性尺度的量,而是和理念有关,这就使得崇高和理性相联结。但康德又把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和"力学的",康德解释说,对美的鉴赏的心意是静观的,并保持这种静观,而崇高的评判却是动态的,这种心灵的运动是想象力对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的克服和调动。这样,当想象力联系于认识能力时这种动态关系就体现为"数学的"情调,想象力联系于欲求能力时这种动态关系就体现为"力学的"情调。康德这样划分,一方面强调了想象力和理性的对立,另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人的心灵的超越。这样也就完成了认识和道德之间的过渡和超越。
在数学的崇高中,康德从想象力和理性这两种认识能力的不同综合方式入手,指出了想象力在审美总括中所获得的一种新的能力,即指向理性的综括的能力,因此,康德所要指出的就是知性的有限性和理性的无限性之间的对立,即想象力对无限的无能为力。但理性则具有把无限纳入其中的能力,人的心灵则具有这种超感性的超越有限和无限之际的能力,这样,在数学的崇高中,就表现为想象力的一种退回,在退回的瞬间直观中体悟到了生命感,觌面存在。康德认为,这是由于和理性的对立而产生的,但它却又是一种更高的合目的性。而在力学的崇高中,康德则主要强调了作为物理存在物的人和作为道德存在物的人之间的对立和超越,也就是由自然的力量激发起来的人之为人的、超感性的、道德性的自我保存的一种力量,它是由于人感受到自己作为物理存在物,而无法抵抗与自然所产生的对立的一种自我保存的道德的力量,很显然,这是人在更高意义上的超越,即产生于他的心灵的一种真正作为人的感悟。因此,我们看出,康德已一步步地把问题引向了他所要阐释的根本,即对人的心灵的这种整体超越能力的追索。
1、数学的崇高。
数学的崇高,在康德看来,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灵超越有限和无限的能力,在想象力和理性的对立中所激发起的一种心灵的超越感。
在数学的崇高中,康德关注的是无限,他首先看到的是感性直观的有限性和理性的无限性之间的对立,然后他指出了心灵所具有的超感性的能力。康德说:"我们把全然大的(东西)称之为崇高","如果我们不仅把某物称为大,而且全然地、绝对地、在任何意义上(超越一切比较)都称为大,这就是崇高的","崇高是这样一些事物,与它相比其他一切事物都是小的"。 康德在这里所描述的崇高是"全然的(schleichthin)"、"绝对的(absolut)"、"超越一切比较(über alle vergleichung)"等含义,这里所指的就是无限大。康德所说的这个大,就是理性的无限性。因此,这个无限或大,不是一个"总量(quantum , quantitas)",而是一个"程度(wei groβ , magnitudo)"。作为一个程度,它不同于知性通过数量概念而作出的逻辑评量的大(概念),也不同于感官通过当下直观而作出的感觉评量的大(直观),而是审美反思判断力(反思趣味)通过快乐与不快的感受而作出的审美反思判断的大 。即是说,它不是通过与外在具体事物的比较中产生的大,而是在它自身作为一种显现的整体的大,也就是是一种对有限和无限的超越的境界。
为了说明这种崇高的无限超越性,康德首先分析了一般的大和无限超越之间的对立。在指出了这种无限超越与知性概念、感性直观、理性概念的不同后,康德将它限制于审美反思判断力中。康德说:"它所指出的不是一个纯粹的知性概念,更不是一个感性直观,并且也不是一个理性概念,因它在自身完全不带有任何认识的原理。所以,它必须是判断力的一个概念,或是来源于这个而以--联系到判断力的--一个表象的主观合目的性为基础。" 康德认为,首先,这个无限超越的大,不是纯粹知性概念。知性概念就是先验范畴,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先验工具,主要应用于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而一般的大则是通过比较得到的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数量关系,这种大不管怎样,还是有一定的数量的尺度去把握和衡量,因此,它属于认识领域,它不会引起崇高的感受。但绝对的、无限超越的大则不是这样,它不能用知性概念去把握和认识,它的无限大的尺度绝不能用来衡量认识的数量。其次,这个无限超越的大,不是感性直观。绝对的大是无限的,不能呈现于感官面前,而任何一个感性直观都是有限的、可以比较的。同时,康德认为,感性直
上一篇:诺·弗莱的大文化观:来源与表征
下一篇:康德:启蒙的宗教批判与宗教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