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个的人的基督教生存论---祁克果宗教哲学思想述评(上)(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一种普遍的哲学方法,一种近代哲学思维的开端而为后人效仿时,它就不再成为个人生存的模式,而仅仅被当作或只能是一种思维的模式。 这种分裂在伦理学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带来的后果也最为严重。在祁克果看来, 黑格尔的思辩哲学体系在伦理领域给人们带来的就是这种影响。 对道德生活的追求变成了对伦理学的研究。学术探讨可以和个人生活无关地进行,尽管它就关乎到个人的生活。 然而思想上的演进并不能代替现实生存上的改变。人们可能以为明白了“应该”, 就一定“能够”做到,但这在祁克果看来只是一种“自欺”。在克里马库斯所关心的基督教信仰领域, 思辩哲学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相类似:基督教被当作教会的一套教义体系, 而不再是一种生存的交往。但对于他来说,“基督教不是一套学说或教义,而是一种生存交往。” 信念在特定的生存或生活语境中有其根源。在这种具体的处境中,它体现为一种活的“交往”或能力的传递,而并非只是需要学习和理解的观念。
其次,这种“自欺”更为严重的表现形式乃是自我遗忘, 即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生存着的个人。忘记自己是生存着的个人意味什么? 这听起来荒谬的就象是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子。然而在祁克果看来,前者却更为常见。在《致死的疾病》中, 祁克果讨论到个人不能认识自己的情况,这些情况以不同方式的“绝望”表现出来。这种现象说明, 人对自己的认识远不能象认识其他“客观”对象一样,好象只是一个理智认识的问题。 其实个人在具体处境下对自己的认识,总是同时伴随着意愿和情感的因素。 意愿和情感的因素会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个人对自己的理智认识中,让理智认识去为其服务。 这时可能存在的“自欺”表现在:理智认识或者掩盖或者受制于人的意愿与情感因素这一点并不为“客观”方法所意识。人们只能感受到冲突给人带来的绝望, 只有个人生存中的绝望揭示出:那种种理智的理由对于个人生活是多么的无可奈何。 但理智的说法同时也是最好的躲蔽处所。为了逃避这种冲突给人带来的绝望,人们更愿意隐藏在一种“纯粹的思想”中,或者以自己作为其化身, 或者将这种立场或角度的思想或话语就当作是自己的思想或话语,从而彻底将个人的生存及其处境遮掩起来。
在《哲学片断》与《附言》中,克里马库斯还对黑格尔思辩哲学的“体系性”给予了充分的批评。这种批评可以被归结三点。1)黑格尔没有认识到,生存活动本身永远不能归入一个有限思想的体系中,无论其原则或方法是多么的宽泛。2)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中,黑格尔处理存在与生成这些基本概念的方式是不恰当的, 他主要是将其在逻辑层面上处理,不能把概念所具有的逻辑地位与其作为对客体的表述区别开来。3)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不利于人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个人所当有的伦理生活。
首先,克里马库斯明确指出,一种逻辑的体系是可能的,但是
一种生存的体系是不可能的。生存的体系不能被规范出来。这意味着这样的体系不存在吗?并非如此,它并不隐含在我们的论断中。实在是一个体系--却是对上帝而言。对任何生存着的精神来说,它不能是一个体系。体系与终结相互呼应,但生存则正与终结相反。从某种纯粹抽象的观点我们会看到,体系与生存是不能彼此相融的,因为,为了完整地思考生存,体系化的思想必须把它当作终止的,它进而不再生存。生存分离并抓住这些不同的生存瞬间,反之,体系化的思想则由终结出发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这里涉及到祁克果所理解的人之生存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生存相对于其活生生的生存主体而言,永远是片断的、持续的和没有终结的。 它在生存者所处的每一个当下都表现为是“缺欠”,并因着这种“缺欠”而又指向“永恒”。在这个意义上,克利马库斯说:“什么是生存?生存是有限和无限、瞬间和永恒所缔造的孩了, 因而它是一场持续的努力。”
其次,在克里马库斯的批评中, 存在着这样一个思想前提:逻辑的领域和形而上学的领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前者涉及到存在(being)的普遍性,以及与这些普遍性相关的观念间的必然联系。而后者对克里马库斯来说, 则特指个人的生存世界及其生存行为。如果把体系限定在前一个领域中的话, 克里马库斯(或者祁克果)对其无疑是肯定的,但这种意义的体系就只是概念的体系, 它所表明的只是概念的秩序和逻辑地位。显然黑格尔并不会满足于这种限定。在他看来,绝对理念是真正的实在, 它的运动真正推动了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演进。而这在克利马库斯看来, 完全混淆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界线。对此,祁克果提出的问题是,事物实在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原因所推动的? 真如黑格尔所说是概念的辩证关系所推动吗?就拿个人的生存而言, 个人的改变能够完全归为思想的因素吗?在这一点上,祁克果的思想与黑格尔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对祁氏来说,知并不意味着能够行,能够使个人有所改变的“推动原理”一定是某种高于思想的因素,这个因素被他称之为“激情”。个人生存中“激情”的因素,打破了逻辑化的自洽体系,把现代人的目光从辩证逻辑的、认识论的框架体系中拉出来, 投在生活世界中实际生存着的个人身上。“激情”是趋近单个的人的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却是无法将其纳入体系之中的一个因素。
最后,对于上述区别的含义,我们不仅可以从克里马库斯这里, 也可以从祁克果在其他地方的论述对其给予更进一步的分析。实际上, 这个区别的含义可以追溯到康德,祁克果是借着谢林更加明确了这种区别。康德所划定的界线表明,对于“物自体”, 人们不能对其给予经验性的认识。而理性对其的认识因此会出现二律背反。这个“物自体”从某种角度说,也就是精神的“自身”。 理性只能在伦理的领域与“自身”形成一种实践性的关系。黑格尔对康德所可能表现出的不可知论具有高度的警觉。 他坚持思想与存在的同一,因此发展了纯粹思想的观念。在承认矛盾的前提下, 越过了康德所划定的界线。在祁克果看来,如果把这种界线之外的领域理解为个人生存的领域,那么, 它就在思辩逻辑的体系之外,甚至也在任何科学的理论之外。 人们无法借助任何的逻辑推演(或辩证逻辑),及现成的客观知识进入到其中。我们上面已经看到,在祁氏看来, 这样做的只能是给人带来“自欺”。就是在这个意义上, 克里马库斯批评黑格尔的体系不利于有责任的个人的伦理生活。按照祁克果的观点, 人只能借助伦理-宗教的辩证法进到个人或自己的生存世界之中。和康德不同的是, 个人借助这种伦理-宗教的辩证法可以达到自己的认识,这里并不存在不可知论的问题。但这个过程同时是个别性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完全不同于黑格尔体系中具有普遍性的绝对理念的演进。
从上面的论述中, 我们看到一种强烈的对比:一方面强调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绝对理念的逻辑体系;一方面注重的则是具有个别性的单个之人的现实生存。 我们或许会问,这两者中哪一方面是更为本源的?当然从黑格尔主义的角度, 强调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使得整个逻辑体系的起点是“无条件”的。但在祁克果看来, 思辩体系的这种“无条件”的起点是虚假的, 它的最起码的前提条件就是思索者能够有此抽象的能力和行为。现实存在着的、 能够并有此抽象行为的思索者是一个思辩逻辑体系的前提。在把黑格尔这种头脚倒置的体系再颠倒过来这一点上, 祁克果受到特伦德兰伯格的影响,也与当时费尔巴哈对黑格的批评有相似之处。但祁克果更强调个人的生存, 而非人的感性生命或“类本质”的存在等。在祁克果看来,个人的生存先于任何思辩的观念。因为人的思索过程一定与人的生存过程相关,依赖于生存。按他的说法, 思索是个人对生存闯入自己主体性的一种反应。因此, 个人的思索一方面源自于其生存的有力闯入,另外从个人这一方面来说,则相关于人的一种激情的及决心性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个别有限的个人,每个人的思索都有其生存上的、以特定视角为特点的有限性, 它和那种离开了具体处境、具有整体性的思辩体系的视域,具有明显的区别。 用祁克果的话来说,后者仅属于上帝的视角。而一旦当个人借着客观的反思进入到这个视域, 他就不再是那个具体处境中的他自己了。
其次,这种“自欺”更为严重的表现形式乃是自我遗忘, 即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生存着的个人。忘记自己是生存着的个人意味什么? 这听起来荒谬的就象是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子。然而在祁克果看来,前者却更为常见。在《致死的疾病》中, 祁克果讨论到个人不能认识自己的情况,这些情况以不同方式的“绝望”表现出来。这种现象说明, 人对自己的认识远不能象认识其他“客观”对象一样,好象只是一个理智认识的问题。 其实个人在具体处境下对自己的认识,总是同时伴随着意愿和情感的因素。 意愿和情感的因素会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个人对自己的理智认识中,让理智认识去为其服务。 这时可能存在的“自欺”表现在:理智认识或者掩盖或者受制于人的意愿与情感因素这一点并不为“客观”方法所意识。人们只能感受到冲突给人带来的绝望, 只有个人生存中的绝望揭示出:那种种理智的理由对于个人生活是多么的无可奈何。 但理智的说法同时也是最好的躲蔽处所。为了逃避这种冲突给人带来的绝望,人们更愿意隐藏在一种“纯粹的思想”中,或者以自己作为其化身, 或者将这种立场或角度的思想或话语就当作是自己的思想或话语,从而彻底将个人的生存及其处境遮掩起来。
在《哲学片断》与《附言》中,克里马库斯还对黑格尔思辩哲学的“体系性”给予了充分的批评。这种批评可以被归结三点。1)黑格尔没有认识到,生存活动本身永远不能归入一个有限思想的体系中,无论其原则或方法是多么的宽泛。2)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中,黑格尔处理存在与生成这些基本概念的方式是不恰当的, 他主要是将其在逻辑层面上处理,不能把概念所具有的逻辑地位与其作为对客体的表述区别开来。3)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不利于人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个人所当有的伦理生活。
首先,克里马库斯明确指出,一种逻辑的体系是可能的,但是
一种生存的体系是不可能的。生存的体系不能被规范出来。这意味着这样的体系不存在吗?并非如此,它并不隐含在我们的论断中。实在是一个体系--却是对上帝而言。对任何生存着的精神来说,它不能是一个体系。体系与终结相互呼应,但生存则正与终结相反。从某种纯粹抽象的观点我们会看到,体系与生存是不能彼此相融的,因为,为了完整地思考生存,体系化的思想必须把它当作终止的,它进而不再生存。生存分离并抓住这些不同的生存瞬间,反之,体系化的思想则由终结出发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这里涉及到祁克果所理解的人之生存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生存相对于其活生生的生存主体而言,永远是片断的、持续的和没有终结的。 它在生存者所处的每一个当下都表现为是“缺欠”,并因着这种“缺欠”而又指向“永恒”。在这个意义上,克利马库斯说:“什么是生存?生存是有限和无限、瞬间和永恒所缔造的孩了, 因而它是一场持续的努力。”
其次,在克里马库斯的批评中, 存在着这样一个思想前提:逻辑的领域和形而上学的领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前者涉及到存在(being)的普遍性,以及与这些普遍性相关的观念间的必然联系。而后者对克里马库斯来说, 则特指个人的生存世界及其生存行为。如果把体系限定在前一个领域中的话, 克里马库斯(或者祁克果)对其无疑是肯定的,但这种意义的体系就只是概念的体系, 它所表明的只是概念的秩序和逻辑地位。显然黑格尔并不会满足于这种限定。在他看来,绝对理念是真正的实在, 它的运动真正推动了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演进。而这在克利马库斯看来, 完全混淆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界线。对此,祁克果提出的问题是,事物实在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原因所推动的? 真如黑格尔所说是概念的辩证关系所推动吗?就拿个人的生存而言, 个人的改变能够完全归为思想的因素吗?在这一点上,祁克果的思想与黑格尔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对祁氏来说,知并不意味着能够行,能够使个人有所改变的“推动原理”一定是某种高于思想的因素,这个因素被他称之为“激情”。个人生存中“激情”的因素,打破了逻辑化的自洽体系,把现代人的目光从辩证逻辑的、认识论的框架体系中拉出来, 投在生活世界中实际生存着的个人身上。“激情”是趋近单个的人的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却是无法将其纳入体系之中的一个因素。
最后,对于上述区别的含义,我们不仅可以从克里马库斯这里, 也可以从祁克果在其他地方的论述对其给予更进一步的分析。实际上, 这个区别的含义可以追溯到康德,祁克果是借着谢林更加明确了这种区别。康德所划定的界线表明,对于“物自体”, 人们不能对其给予经验性的认识。而理性对其的认识因此会出现二律背反。这个“物自体”从某种角度说,也就是精神的“自身”。 理性只能在伦理的领域与“自身”形成一种实践性的关系。黑格尔对康德所可能表现出的不可知论具有高度的警觉。 他坚持思想与存在的同一,因此发展了纯粹思想的观念。在承认矛盾的前提下, 越过了康德所划定的界线。在祁克果看来,如果把这种界线之外的领域理解为个人生存的领域,那么, 它就在思辩逻辑的体系之外,甚至也在任何科学的理论之外。 人们无法借助任何的逻辑推演(或辩证逻辑),及现成的客观知识进入到其中。我们上面已经看到,在祁氏看来, 这样做的只能是给人带来“自欺”。就是在这个意义上, 克里马库斯批评黑格尔的体系不利于有责任的个人的伦理生活。按照祁克果的观点, 人只能借助伦理-宗教的辩证法进到个人或自己的生存世界之中。和康德不同的是, 个人借助这种伦理-宗教的辩证法可以达到自己的认识,这里并不存在不可知论的问题。但这个过程同时是个别性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完全不同于黑格尔体系中具有普遍性的绝对理念的演进。
从上面的论述中, 我们看到一种强烈的对比:一方面强调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绝对理念的逻辑体系;一方面注重的则是具有个别性的单个之人的现实生存。 我们或许会问,这两者中哪一方面是更为本源的?当然从黑格尔主义的角度, 强调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使得整个逻辑体系的起点是“无条件”的。但在祁克果看来, 思辩体系的这种“无条件”的起点是虚假的, 它的最起码的前提条件就是思索者能够有此抽象的能力和行为。现实存在着的、 能够并有此抽象行为的思索者是一个思辩逻辑体系的前提。在把黑格尔这种头脚倒置的体系再颠倒过来这一点上, 祁克果受到特伦德兰伯格的影响,也与当时费尔巴哈对黑格的批评有相似之处。但祁克果更强调个人的生存, 而非人的感性生命或“类本质”的存在等。在祁克果看来,个人的生存先于任何思辩的观念。因为人的思索过程一定与人的生存过程相关,依赖于生存。按他的说法, 思索是个人对生存闯入自己主体性的一种反应。因此, 个人的思索一方面源自于其生存的有力闯入,另外从个人这一方面来说,则相关于人的一种激情的及决心性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个别有限的个人,每个人的思索都有其生存上的、以特定视角为特点的有限性, 它和那种离开了具体处境、具有整体性的思辩体系的视域,具有明显的区别。 用祁克果的话来说,后者仅属于上帝的视角。而一旦当个人借着客观的反思进入到这个视域, 他就不再是那个具体处境中的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