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强的动力,它们是梦想最核心、最本质的成份。
人生之初直至花季雨季,一路躁动不安,生机勃勃,一步踏入社会却日显晦暗消沉,梦想的力量虽未减弱(心理能量总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其意向对象和意向方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沉沦”于眼前事物的常人,其意向对象是现成在手的,或者说,是客观上不新的东西。在布洛赫看来,这种沉沦(即陷入“不再意识”)是由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因而不是永世长存的。然而,即便是满足于现成事物的常人,他们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具有一种期盼意识。小市民之所以能够那么狂热地追随希特勒,其原因即在这里。在和平时期,热衷于赶时髦和寻找婚外情的常人也仍然是在寻觅某种新东西,尽管这种“新”刚一露面便已然是陈旧的了。
换言之,期盼意识或者说尚未意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属人的精神结构,它可以被遮蔽、可以被歪曲,但无法被彻底消除。尚未意识是驱力(Trieb)中的驱力,它构成了人生最本质的动力。在布洛赫看来,乌托邦哲学的核心任务,就在于“发现‘尚未意识’并找到一套准确地标记它的符号”[8]。尚未意识是朝向未来的,乌托邦哲学因此可被恰当地称之为关于未来的哲学。
(五)
尚未意识不是一种锁闭在地窖中的无意识,它浸润在清晨的空气中[9],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是可以具有理性的。希望和理性相反相成,“理性离开了希望不能开花,希望离开了理性则不能发言”[10],和理性结合在一起的希望,也即Docta spes[11],有教养的希望。在布洛赫看来,一旦尚未意识或希望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启蒙,它们就能够作为“乌托邦功能”(utopische Funktion)发挥作用。乌托邦功能,也即“希望”所具有的预见功能和实践功能,它处在对“尚未形成”(Noch-Nicht-Gewordene)的期盼和对真实未来的预见状态中,处在“尚未形成的美好(事物)”的成形过程中,它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间地带[12],它是“感受‘新’的有条理的器官,即将来临的事物的客观聚合状态”[13]。由乌托邦功能,可以产生具体的乌托邦眼光。所谓具体的乌托邦眼光,也就是和行动联系在一起的远大而清晰的目光。至此,常人散漫的“小白日梦”已发展成为目光远大的“乌托邦”,也正是在这里,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开始和重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发生联系。
布洛赫很早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用乌托邦哲学“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任务。用他的话来讲,这是一个如何解决面包与小提琴关系的问题[14]。在早期著作《乌托邦精神》中,布洛赫反对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提出人不能仅靠面包生活,人还应该有灵魂和信仰[15]。为此他试图把马克思拉回到傅立叶,试图往马克思主义里加入基督教神秘主义的成分,以补救一种排斥了梦想和乌托邦的“可悲而粗鄙的无神论”[16]。
事实上,面包和小提琴问题一直是布洛赫关心的问题。当他从神秘的内省转向客观可能性,从唯灵论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后,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被取消掉,只不过更换了内容。在1930年代的文论以及论战中,这一问题和现实主义之争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重要论题。例如,在1935年写的《马克思主义与诗》一文中,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冷流,或曰“冷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批评。时代被新闻风格和自然主义占据,简单的现实主义扼杀了精神、爱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满怀激情的青年艺术家不满于这种现实,投奔到马克思主义门下,却发现只有告别过去的一切,只有为革命牺牲想象,才能跨进革命的大门。
布洛赫认为,对待梦想的这种态度是不恰当的,它会把好的梦想和不撒谎的想象粗暴地拒之门外。与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冷流不同,布洛赫认为马克思的学说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排斥梦想,马克思学说的要义是“形成和转变”,它惊跑了做梦者,却不会把清醒的想象赶走,清醒的想象原本就是客观形势的一部分,是革命行动的一部分[17]。换言之,梦想并不是美好生活的障碍,反倒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动力。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学生运动中,布洛赫所提倡的“暖”的马克思主义曾如日中天,盛极一时,甚至有学生团体提出要将图宾根大学更名为“布洛赫大学”。图宾根大学曾是布洛赫思想盛行之处,令人感慨的是,关注乌托邦和乌托邦哲学者在今日的图宾根已为数寥寥。从1990年代开始,布洛赫的思想被陆续引进中国,近年来,国内对布洛赫的研究有逐渐增多之势。在一个“告别革命”、“告别乌托邦”的年代,布洛赫的哲学会不会重新挑起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呢?乌托邦终结了吗?关于这一点,我们一时还不好骤下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梦想这一问题大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梦想是社会人生中永远不可祛除者,对梦想的研究,在我国不是太多,而只是刚刚开始。
主要参考文献:
E.Bloch, Das Prinzip Hoffnung,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c1959(英译本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The MIT Press,1986)
E.Bloch,The Spirit of Utop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E.Bloch,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The MIT Press,1988
--------------------------------------------------------------------------------
[1]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导言。
[2] 用季节来比喻人生,不仅仅是布洛赫及尼采,《近思录》朱子注云:譬如天地只是一个春气。发生之初为春气,发生得过便为夏,收敛便为秋,消缩便为冬。明年又从春起,浑然只是一个发生之气。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5页。
[4]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14节,第4小节。
[5] 参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14节,第5-7小节。
[6]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
[7]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第13节,第4小节末尾。
[8]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导言。
[9]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15节,第2小节。
[10]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55节,第4小节。
[11]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导言。
[12]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20节,第4小节。
[13]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15节,第20小节。
[14] 参Wayne Hudson: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Ernst Bloch,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P13.
[15]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第244-245页。
[16]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第245页。
[17] 布洛赫:《马克思主义与诗》,载E.Bloch: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 ,The MIT Press,1988。
人生之初直至花季雨季,一路躁动不安,生机勃勃,一步踏入社会却日显晦暗消沉,梦想的力量虽未减弱(心理能量总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其意向对象和意向方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沉沦”于眼前事物的常人,其意向对象是现成在手的,或者说,是客观上不新的东西。在布洛赫看来,这种沉沦(即陷入“不再意识”)是由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因而不是永世长存的。然而,即便是满足于现成事物的常人,他们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具有一种期盼意识。小市民之所以能够那么狂热地追随希特勒,其原因即在这里。在和平时期,热衷于赶时髦和寻找婚外情的常人也仍然是在寻觅某种新东西,尽管这种“新”刚一露面便已然是陈旧的了。
换言之,期盼意识或者说尚未意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属人的精神结构,它可以被遮蔽、可以被歪曲,但无法被彻底消除。尚未意识是驱力(Trieb)中的驱力,它构成了人生最本质的动力。在布洛赫看来,乌托邦哲学的核心任务,就在于“发现‘尚未意识’并找到一套准确地标记它的符号”[8]。尚未意识是朝向未来的,乌托邦哲学因此可被恰当地称之为关于未来的哲学。
(五)
尚未意识不是一种锁闭在地窖中的无意识,它浸润在清晨的空气中[9],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是可以具有理性的。希望和理性相反相成,“理性离开了希望不能开花,希望离开了理性则不能发言”[10],和理性结合在一起的希望,也即Docta spes[11],有教养的希望。在布洛赫看来,一旦尚未意识或希望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启蒙,它们就能够作为“乌托邦功能”(utopische Funktion)发挥作用。乌托邦功能,也即“希望”所具有的预见功能和实践功能,它处在对“尚未形成”(Noch-Nicht-Gewordene)的期盼和对真实未来的预见状态中,处在“尚未形成的美好(事物)”的成形过程中,它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间地带[12],它是“感受‘新’的有条理的器官,即将来临的事物的客观聚合状态”[13]。由乌托邦功能,可以产生具体的乌托邦眼光。所谓具体的乌托邦眼光,也就是和行动联系在一起的远大而清晰的目光。至此,常人散漫的“小白日梦”已发展成为目光远大的“乌托邦”,也正是在这里,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开始和重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发生联系。
布洛赫很早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用乌托邦哲学“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任务。用他的话来讲,这是一个如何解决面包与小提琴关系的问题[14]。在早期著作《乌托邦精神》中,布洛赫反对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提出人不能仅靠面包生活,人还应该有灵魂和信仰[15]。为此他试图把马克思拉回到傅立叶,试图往马克思主义里加入基督教神秘主义的成分,以补救一种排斥了梦想和乌托邦的“可悲而粗鄙的无神论”[16]。
事实上,面包和小提琴问题一直是布洛赫关心的问题。当他从神秘的内省转向客观可能性,从唯灵论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后,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被取消掉,只不过更换了内容。在1930年代的文论以及论战中,这一问题和现实主义之争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重要论题。例如,在1935年写的《马克思主义与诗》一文中,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冷流,或曰“冷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批评。时代被新闻风格和自然主义占据,简单的现实主义扼杀了精神、爱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满怀激情的青年艺术家不满于这种现实,投奔到马克思主义门下,却发现只有告别过去的一切,只有为革命牺牲想象,才能跨进革命的大门。
布洛赫认为,对待梦想的这种态度是不恰当的,它会把好的梦想和不撒谎的想象粗暴地拒之门外。与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冷流不同,布洛赫认为马克思的学说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排斥梦想,马克思学说的要义是“形成和转变”,它惊跑了做梦者,却不会把清醒的想象赶走,清醒的想象原本就是客观形势的一部分,是革命行动的一部分[17]。换言之,梦想并不是美好生活的障碍,反倒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动力。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学生运动中,布洛赫所提倡的“暖”的马克思主义曾如日中天,盛极一时,甚至有学生团体提出要将图宾根大学更名为“布洛赫大学”。图宾根大学曾是布洛赫思想盛行之处,令人感慨的是,关注乌托邦和乌托邦哲学者在今日的图宾根已为数寥寥。从1990年代开始,布洛赫的思想被陆续引进中国,近年来,国内对布洛赫的研究有逐渐增多之势。在一个“告别革命”、“告别乌托邦”的年代,布洛赫的哲学会不会重新挑起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呢?乌托邦终结了吗?关于这一点,我们一时还不好骤下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梦想这一问题大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梦想是社会人生中永远不可祛除者,对梦想的研究,在我国不是太多,而只是刚刚开始。
主要参考文献:
E.Bloch, Das Prinzip Hoffnung,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c1959(英译本The Principle of Hope,three Vol,The MIT Press,1986)
E.Bloch,The Spirit of Utop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E.Bloch,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The MIT Press,1988
--------------------------------------------------------------------------------
[1]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导言。
[2] 用季节来比喻人生,不仅仅是布洛赫及尼采,《近思录》朱子注云:譬如天地只是一个春气。发生之初为春气,发生得过便为夏,收敛便为秋,消缩便为冬。明年又从春起,浑然只是一个发生之气。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5页。
[4]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14节,第4小节。
[5] 参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14节,第5-7小节。
[6]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
[7]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第13节,第4小节末尾。
[8]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导言。
[9]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15节,第2小节。
[10]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55节,第4小节。
[11]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导言。
[12]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20节,第4小节。
[13] 布洛赫:《希望的法则》,第15节,第20小节。
[14] 参Wayne Hudson: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Ernst Bloch,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P13.
[15]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第244-245页。
[16]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第245页。
[17] 布洛赫:《马克思主义与诗》,载E.Bloch: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 ,The MIT Press,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