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工与所有制形式
“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1]26所有制也就是人们对财产的不同占有关系。分工之所以决定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是因为分工的不同阶段依据个人与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还没有形成生产关系的概念,是用交往关系、交往形式来代替生产关系概念的,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已基本成形。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分工的不同阶段论述了人类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形式,也就是分工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与这一时期相适应的是分工的不发达状态。当时,人们主要还是靠狩猎、捕鱼、牧畜,或者最多是靠耕作生活的。这时的分工主要是自然分工,而且仅仅隐蔽地表现在家庭中的奴隶制上。在家庭中,妻子和孩子是丈夫的奴隶,这是所有制的最初萌芽。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一时期,分工已经比较发达,其最明显的特征是私有制的出现。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城乡分离,城市的出现使私有财产的集中成为可能。因为城市与乡村不同,它需要有相应的行政管理阶层,城市居民被自然地分成两大阶级,而城市本身代表的是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与乡村的孤立和分散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这也说明个人屈从于分工的异化现象。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对立又进一步导致国家的对立,不同的国家代表着或城市或乡村的利益,从而使各国间的战争成为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第三种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这一时期的分工发展极为缓慢。与以前的所有制形式不同,这一阶段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因此,它的起点是乡村,在农村所建立的是地产和束缚于地产上的农奴劳动形式。起点发生这样的转移与此时的军事征服和战争息息相关,在军事制度的影响下直接建立起了封建所有制关系。随着封建制度的充分发展,产生了乡村与城市的对立,与乡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相对应,在城市中发展了手工业的封建组织,形成行会制度,并使帮工和学徒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封建制度以其闭塞孤立为特征,导致这一时期的分工不是很发达。除了上面提到的贵族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学徒之间的简单分工外,各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很少,有些则根本不实行分工。尽管这时的分工发展极为缓慢,但在这一阶段的后期还是导致了城市中商业和生产的分离,一部分人脱离了工业生产,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特殊的商人阶级逐渐形成。商人阶级的形成及其获取利润的需要促进了各城市间通商的扩大,不同城市间的分工出现了。城市间分工的产生促使地域局限性的消失,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四种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所有制,这一时期的分工极为发达,并且越出了一国的范围。不同城市间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后果就是促使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的产生是以资本积聚在个别人手里为前提的,它直接引起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与封建所有制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为,各国之间展开了商业竞争,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金钱关系取代以前的宗法关系,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和金银的大量流通使世界市场得以建立;第二阶段从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此时,商业和航海的发展异常迅速,殖民掠夺更为残酷,各国经过战争对世界市场进行了瓜分;随之而来的第三个阶段主要以大工业的产生为标志。海外贸易的发展造成对工业产品需求的激增,旧的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大工业以其广泛的分工和先进工具的采用获得新的生命力,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创造了“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并与之对立的阶级”[1]67——无产阶级。
三、分工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分工在促进生产力和所有制形式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矛盾。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是最先产生和最为显著的矛盾之一,这种矛盾的存在使社会分为不同的阶级,为解决这种矛盾导致了国家的产生。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为线索,有代表性地论述了市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首次将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同物质生产和社会分工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分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发生了分离,由于个人利益和立场的不同,出现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现象。在部落所有制发展的后期,随着私有制的形成,出现了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从此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封建所有制的发展和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城市居民为保护自身利益,逐渐联合起来对抗城市贵族;海外商业的发展则使具有相同利益的城市一起反对共同的敌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产生了市民阶级。阶级的产生是与其本身所创造的生存条件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市民阶级内部的分裂,造成不管是工业资本还是商业资本进一步在少数人手中的集中,从而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压迫和不平等加剧,单个的人之所以组成阶级,就是为了共同反对与之相对的另一阶级的剥削,在这种状况下,大工业创造出资产阶级的对立?面——真正同旧世界脱离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使世界历史进入崭新的时代,同时,也是充满对立与斗争的时代。无产阶级是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自其产生后,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独立、反对资产阶级压迫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无产阶级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也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远播到非工业和不发达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程加快。
在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之后,国家的产生就成为必然了。随着分工的每一次发展,社会财产就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私有制的产生使占有社会大多数财产的阶级联合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势必加剧不同阶级之间、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种矛盾,少数人就将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共同体的利益,并采取国家的形式,即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维护既有的财产分配格局,由此,出现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分。但是,物质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势必在政治上也居于统治地位,因此,社会分工的不同成为能否建立政权、居于统治地位的间接决定因素。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分工的发展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对立出现在整个社会当中,国家出现后,这种对立也会在统治阶级内部出现。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作为整个统治阶级的思想家而出现,而另一部分人则是作为国家的真正的统治执行者而出现。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一部分专门思考社会政治问题的思想家与统治阶级本身也许会越走越远,通过思想构建自己理想的国家蓝图,有时甚至与统治者阶层之间形成剧烈的冲突和对抗。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当现有的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势必引发社会革命,资产阶级社会也不例外。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作为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形式,随着分工的发展,国家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