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孟子和郭店儒简论“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摘 要]:庄子、孟子对“性”的论述分别代表了战国中期道儒两家的不同价值追求,而新出土的郭店儒简中的看法则体现了儒道之间的某些会合。文章通过对三者关于“性”、 “命”、“心”、“情”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它们从不同角度给人的安身立命之不同思路。 
[关键词]:庄子;孟子;郭店儒简;性  
  
在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的思想中以及新近出土的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等文字中均反映了战国中期尤其是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的学术思想。虽然学界对庄子、孟子生卒年意见不一,但二者壮年时当大致在这一时段内,而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出土的战国中期的竹简,据学者考证,其墓葬年代亦不晚于公元前300年[1],则其抄写和流行时间当亦在这之前。本文试对战国中期学界关于“性”及其与“心”、“命”、“情”等的关系作一比较探析。 
  
一、性的内涵 
    庄子把性作为从道所禀赋的本然之质性。如《庄子·庚桑楚》:“道者,得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道、德、生、性即是一个简单的生成顺序。又如《庄子·天地》:“泰出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而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详加分析,庄子秉承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宇宙生成论思路,但其思想更加复杂细密。“一之所起”是对“道生一”的解读,“未形者有分”是对“一生二”的发挥,从而引出“命”来说明万物未成形前便具有其内在分化因素。“留动”之中生出有形之物,而万物具备形体并保有从道那里所具备的特殊神态,便是万物(包括人)之“性”。因此“性”成为从无到有的一个连续性的内在本质规定,它既保持原初之真,又突破了原初之“未形”。因此,“性不可易,命不可变”(《庄子·天运》)。万物(包括人)禀赋于泰初之真性是最宝贵的。可是,因为人“为”,常常动性失性:“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庄子·庚桑楚》)。据此,庄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他批评“倒置之民”往往“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庄子·缮性》)。在《庄子·天地》中他论述了五类失性的情形:“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五色、五声、五臭、五味以及趣舍滑心,皆有害人之自然生命,伤性害生,因而他主张修性。《庄子·天地》中说:“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与天地为和”。只有具备真性之人才是全德之人,才可同于泰初,与天地一体。《庄子·达生》有:“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庄子·天地》亦有:“通于天地者,德也”。因为“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人作为万物之一分子,能通天地,即人能“性修反德”,体会从道那里所禀赋的真性才是全德之人。为此,庄子还提出守一,坐忘,心斋等具体的修性方法。可见,庄子把“性”作为一(道)、德、命、形、性的重要一环,把“性”定义为“形体保神,各有仪则”,把握了万物从无到有生成的内在本质规定性。这种对人性本质的追问是他进而论述“命”、“心”、“情”等的基础。 
郭店儒简中没有明确给“性”一个确切的内涵。但其中言“有性有生”,对性进行了生之质的模糊规定,并且认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2](第504页)(《性自命出》)。《性自命出》中有:“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2](第504页)这里含有把“性”作为万物的自然本性去规定物的特殊性,与《庄子·天地》中的内涵一致。但是,《性自命出》中还讲“喜怒哀悲之气,性也”[2](第504页),即性中包涵有“情之气”,认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2](第504页),这与庄子把“情”与“信”作为道的构成因素的论述不同,但与孟子重视人的自然感情一样,体现了孔门重情的特点。《孟子》中的“性”为人性善之义,孟子反对“生之谓性”的说法。如《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可见,孟子反对从人的自然本性来抽象地讲“性”,主张从具体的价值角度讲“性善”。孟子在回答公都子问“性善”时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这实际上讲的是“为善”的问题,把仁义礼智之四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作为人能“为善”的根源支撑。这四心表现了人之情,是以“情”为基础来讲“性”,也可以说是:性(性善)始于情,道(人道)始于性。可见,庄子从宇宙生成论的普遍意义上规定“性”;孟子从具体价值角度言“性”善,与郭店儒简一样重视人的自然感情,但孟子是性生于情,儒简是“情生于性”。 
  
二、性与命 
“性”与“命”作为宇宙生成论的两个重要环节,在《庄子·天地》中分别定义为:“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而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可见,“命”是万物未成形时的一种矛盾运动状态,“性”是万物形成后所禀赋的自然本性。“命”规定“性”,“命”与“性”又是由泰初之无(道)所来,它们都是针对“物”的无形与有形而言的,是对整体存在之“物”的根源性与发展性的规定,而道是针对整体存在与不存在而言的。“命”偏重于对万物特殊性的前存在状态即“无形”之时的运动状态的规定,说明万物未成形时即有一种自身运动发展变化的区分性。“性”偏重于无形与有形之间连续性的规定,说明万物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本质。这些是从宇宙生成意义上讲的。那么,“命”是否只是在万物成形之前起着规定作用呢?庄子认为,“命”在万物成形之后还在发挥作用,如:“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时事之变,命之行也。”(《庄子·德充符》)“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庄子·大宗师》)“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 
郭店儒简中“性”与“命”的论述很多。“命”除了上命令下之义外,它还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它的生成是单线的,即天、命、性。“命”直接从天而降,“性”从“命”中而来,与《庄子》中“命”规定“性”的说法有一致之处,但没有《庄子》中的详细论述,也没有把“性”与“命”都作为道的派生这一点。并且儒简中“天”“命”常并举,称“有天有命” (《语丛三》、《语丛一》出现三次),并有人可“知命”的思想。如:“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2](第533页)(《语丛一》)“其智博,然后知命。” [2](第533页)(《语丛一》)“知己所以知人,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后知道,知道而后知行。”[2](第521页)(《尊德义》)这里的“命”是一种必然性的规律,人可以知晓、把握、利用:“顺乎肌肤血气之情,养性命之政,安命而弗夭,养生而弗伤。”[2](第497页)(《唐虞之道》)这里讲“养性命之政”,把内在的“性”与“命”推及到外在的政事、社会,与《庄子》中人不胜天、安命无为、全性成德的思路不同。《孟子》中的“命”也有上命令下之义,同时还进一步有“立命”、“正命”的思想:“存其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