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其独也」涵义之新探释(上)(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生命,看成是對古聖先賢道術的繼承,人像是由古代活到現代似的)。」(《論語.述而》)而由這話可知,孔子所述的「聖人之言(《老子》甲:『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如他所說的:「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易.繫辭下》)這種對微言精思的闡發,是可形成一些優美的道術之端,蔚成姿采多端的文化形態和不拘一格的方義(《莊子.秋水》:「大義之方」),成為聖道之大體(《莊子.天下》:「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也是「大義」的發皇。故《中庸》乃把此種可讓後世君子「率其辭,揆其方」的優美學術,稱作「致廣大而盡精微」。
  故知聖人對天道的「一以貫之」,包括那體道於「無為」的道德精神,是會在「古今一也」之道中,因得到「反輔」,而可有更廣大的體現。可見道在物的實體原是不死不生,「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而古今的「道」體也並無不同(所以《性自命出》說『四海之內,其性一也』;而〈大宗師〉篇中的重言人物孔子,於言及『方外』之道時,亦有謂『假於異物,託於同體』)。故此《莊子.知北遊》嘗借仲尼以言「未有天地可知也」,因天道的無為,是「古猶今也」。
上述的道理,相信就是「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一語所涵的要義。
  所以孔子有謂:「故君子多聞,質而守之;多志,質而親之;精知,略而行之。《詩》云:『淑人君子〔4〕,其儀一也。』」(竹簡《緇衣》)例如有關「君子慎其獨也」,此道在孔子之時,便已見立義曰「以其道」、「由其道」,有所謂:「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仁》)而筆者認為可推定是孔子所作的郭店簡《尊德義》篇,也見有這樣的話:「殺戮,所以除害也;不由其道,不行。」(第3簡)又《六德》亦稱:「不由其道,雖堯求之弗得也。」(第7簡)而與孔子的思想也很密切的《大常》,亦有說:「苟不從其由,不反其本,未有可得也者。」又:「苟不從其由,不反其本,雖強之弗入矣。上不以其道,民之從之也難。」(第12-15簡)而篇中所言的「慎求之於己」,筆者更認為是「君子慎其獨也」的語源所在!
 
  其七,《莊子.人間世》之借仲尼說重言,有云:「為人使,易以偽。」又〈在宥〉篇:「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故知所謂「殺生者不死」的「殺生」,乃是承上「能外物」、「能外生」而來,意謂能喪去人為的我,也即〈齊物論〉所說的「今者吾喪我」的「喪我」。而那個能起「喪我」的「吾」,依〈齊物論〉知,當是與「真宰」和「真君」這個物的實體及其用有關(朱子於《中庸章句》第一章章義之釋有云:「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真宰」即「體性抱神」(《莊子.天地》)的性體,是本生之質(〈庚桑楚〉:「性者,生之質也」),是「其宗」(〈德充符〉),是「天根」(〈大宗師〉),也即根本性質的我。它既是「殺生者不死」的「殺生者」,也是「生生者不生」的「生生者」。因為心對於心上之物,也即「心知」,行殺生與生生,原都不過是性體即自性的有所完成。這一完成是它先因物而生出了心,是如《性自命出》所說的「凡人雖有性,心無定志,待物而後作」(第1簡),也是《莊子.庚桑楚》所說的:「備物以將形,藏不虞以生心」。而在其後的發展,這心若是屬聖人、「君子儒」和「真人」〔5〕的,就能「空空如也」(《論語.子罕》),就能「屢空」(〈先進〉),就能「有若無,實若虛」(〈泰伯〉),就能做到「敬中以達彼」(〈庚桑楚〉),就能「以其知(智),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德充符〉),就能「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也即「心全於中」(《管子.內業》)。這所謂「屢空」、「敬中」、「常心」和「藏心」,就是說修道者的內守內求,能「進其獨志」(〈天地〉),能「誠於中」(《大學》),即謂能有所「成心」於「真君」。「真君」就是說大道的行化也同時使物之道具有了「萬物殊理,道不私」(〈則陽〉)這天道的本真,是所謂「夫道,有情有信(例如《莊子.大宗師》及《禮記.孔子閒居》所說的『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即是),無為無形」(〈大宗師〉);而《老子》書則以之為「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21章)。這是人真可信賴的君宰(〈大宗師〉:「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而當人「參萬歲」的心一旦能「一成純」(〈齊物論〉),是所謂「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齊物論〉),則它便能疏導打通內在那由心物心知所造成的蔽塞,不逐物迷性,不妄執是非,而成為虛靜無為,通一返本的真心,「獨成其天」(〈德充符〉)!
  對於道家這個「真」所表徵「道是有情有信而不私」的此一層義,儒家孔子是謂為「直」或「直道」,有曰:「人之生也直」(〈雍也〉),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衛靈公〉)。在孔子看來,天帝的派生,其道是無枉私的,此所謂「夫乾,……其動也直」(《易.繫辭上》)。這說解有下引的兩句話可為證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顏淵〉)所謂「枉者直」,是關乎心的「聞道」。這種聞道,不同於「下學」的以「耳聞」。原先「枉者」的對於道,就有若所謂「心不在焉」的「聽而不聞」(《大學》),《莊子.知北遊》謂「道不可聞,聞不若塞」、「道不可聞,聞而非也」,正是針對這種以耳目代替虛心之聞。而心的聞道,上焉者是「以神」、「以氣」。《文子.道德》:「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莊子.人間世》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這是莊子用重言來闡釋孔子「耳順」修為的話,強調了求道先要心能虛,始能「同氣相求」,「唯道集虛」。故知心的聞道是關乎領會和體悟的事,是如女偊所稱的「吾聞道矣」,也可以是子貢所說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按:意謂夫子明言『性與天道』的話題,則不得而知聞,也不曾聽人說過。深言之,要深入認識夫子對性與天道問題的思想,是得從他的微言處去會悟)。」(〈公冶長〉)
  故知「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話的重點,當謂「舉直」便能有機會使枉者體會認識到甚麼是「直」。因孔子認為這「直體」(《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曲而有直體」),在任何人的天性都根本存有。故《禮記.樂記》說:「德者,性之端也。」
  因此《文子.上德》有語謂:「通於道者若車軸,轉於轂中,不運於己,與之致於千里,終而復始,轉於無窮之原也。故舉枉與直,何如不得;舉直與往,勿與遂往。」
  由是亦知,一孔一莊的「人之生也直」和「其有真君存焉」,在「天道有情有信不妄私」這一觀點上,完全可以相通。而筆者於〈《尊德義》篇「尚思則无為」論〉一文中所說「早期儒、道曾因無為思想的相通,精神面貌有所一致而同流」這話,於此隱然又得一實證!
  此所以《莊子》書中的重言人物孔子,於〈在宥〉篇中嘗強調要「治其內」;因真君對人來說,就是帝堯所說「四海困窮,天祿永終」的「天祿」(《論語.堯曰》),〈齊物論〉稱此為「其(抑也)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而人之內修若能求得這真君之道,則其心體自可「攖寧」,有如所謂「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