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大常》篇有云:
昔者君子有言曰「聖人天德」何?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
這是意指聖人在天道無私執的德行中,得着了「上智」的資賦,由此不但能悟到上天虛靜無為的中道,且知所「窮源反本」,返於心而內知內求,體認到心是能生明生暗,為善為不善(《性自命出》:「善不善,性也」)。而「求諸己也深」(《大常》),則又知心的深處是自有可用以「深造」但須「自得之」的「道」(《孟子.離婁下》),故見有所謂:「治心在於中」(《管子.內業》),有所謂:「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有所謂:「故共是物也而有深焉者,可教也而不可疑也」(《尊德義》),有所謂:「凡學者求其心為難」,「雖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貴」(《性自命出》),有所謂:「故君子不貴庶物而貴與民有同也。」(《大常》)這是意指君子不認為天生庶物,人得成為靈長類物便可貴;人是貴在無論其人是怎樣的「命成形適」,都是同出於上天那自謙而無妄執的「仁」道(按:「義」則是人知所對天德的尊祟與體行。所以《尊德義》說「仁為可親也,義為可尊也」。孔子說「質直而好義」,說「君子義以為質」、「君子義以為上」,又說「主忠信,徙義,祟德也」),並因此而生具能知近天德和弘揚天德的屬性(所以孔子說「人能弘道」,《大常》說「君子道可近求」,《荀子.不苟》說「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因而「原心反性」(《淮南子.繆稱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深造之以道」。這就是聖人的「慎求之於己」。而郭店簡《語叢二》是把這種對道的體認,稱作「知天所為,知人所為,然後知道」(第30簡)。在孔子則進而有所謂「吾道一以貫之」。他並視這為「至善」之道,尊德立義,稱之曰「中庸」﹝7﹞。故荀子有謂:「中庸民不待政而化。」(〈王制〉)這也是孔子所說「志於道」的「道」,「可以至順天常矣」!
所以《淮南子.繆稱訓》之言「中道」,有云:「聖人之道,中衢而致尊邪,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詩》云:『媚茲一人,應侯慎德。』慎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其能善大矣。」
故孟子有謂:「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萬章下〉)而這當也是《文子.精誠》「聖人不慚於影」一語的真義,亦以示君子之於「慎其獨也」,是會終其身「近求」不棄!
註釋:
又該文網上打印第8頁,「二.『尚思』與『無為』的關係」之第二段第五行,有句謂:「知所體行“輕上加輕”的無為而治」,又第七行:「尚,上也,高也,可理解為“輕上加輕”之意」,原意是因於「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及「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和堯的「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見《論語.泰伯》),以及有所謂「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顏淵〉)來說。但有友人指出,「輕上加輕」在說法上未免有「附會」之嫌,欠妥。故今把這與主題思想有關的兩句,修改為:「知所體行以“輕”的無為而治」、「尚,上也,高也,“輕”行也」,並陳述理由如下:
帛本《五行》之《說》有云:「『聖之思也輕。』思也者,思天也。輕者,尚也。」(第215行)這「輕」是可理解為「輕則獨行」(《荀子.不苟》),能獨行於心的「上」處「高」處以及外物的高尚處與心上,正如《莊子.天下》言莊周的道術時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而這「獨」,乃是「行正也」(《晉.初六.小象》),這於己於物,是既可產生啟發啟導,也可生出聰慧(《五行》:「形則不忘,不忘則聰」),「猶孔子之聞輕者之鼓而得夏之廬也」(《說》第217-218行),並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莊子.德充符》之說「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故《莊子.庚桑楚》有云:「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而《荀子.不苟》亦說:「操而得之則輕,輕則獨行,獨行而不舍,則濟矣!」
即此亦知,「尚生於爭(靜)」(《語叢二》第12簡),也可能就是說「“輕”行生於靜」,「以“輕”是生於靜」。這「寧靜以致遠」之道,當亦可視為是對聖人說「仁者靜」一語的表述。
〔3〕原題為《成之聞之》,今依郭沂及陳偉二位先生之說。見郭沂《郭店楚簡與先秦學術思想》第208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4〕筆者認為此處的句義,當同於《詩.關睢》「窈窕淑女,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君子好逑」一語中的“匹配”義。郭店簡《緇衣》記孔子有云:「唯君子能好其匹,小人豈能好其匹。故君子之友也有向,其惡有方。此以邇者不惑,而遠者不疑。《詩》云:『君子好逑。』」(第20簡)
〔5〕故莊子在〈大宗師〉篇要強調「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這是指歸真的事其實就是人自師其成心的事。而莊道中的至人、神人和聖人,原不過是真人的三化身。(見拙著《莊子新闚》第128及141頁.台灣商務,民國77年)
〔6〕見上引拙著,第126頁。
〔7〕「中庸」一辭的最先出現,是在《論語.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其後《禮記.中庸》亦見有相類的話:「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