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其独也」涵义之新探释(上)(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精神四達並流,無所不極,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不可為象,其名為『同帝』(按:本來〈大宗師〉篇有謂『道』是『神鬼神帝』的,但這裡卻稱『道』的造化精神,可以功同天帝。則知筆者所指出的「早期儒、道曾因無為思想的相通而同流」,是可再得一實證)。純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所以《莊子.人間世》開篇便即引仲尼來說話:「夫道不欲雜。」而〈德充符〉亦嘗託言於仲尼,謂人的能「內保」一體天真而「外不蕩」,「天德而出寧」(〈天道〉),是謂「德不形」。而這些道理,都可視為是《論語.泰伯》孔子所言「至德」的精神內涵。
 
  其八,上面曾談及聖人也要講求心之修,而竅要在「守」。因聖人雖天資優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中庸》第20章);但由於心是會有各種心物心知之形成生出,而人的精神若滯於耳目竅骸之知,便可引發「擢德塞性」,謬蕩私奪之類的事,故聖人也得「慎求之於己」,例如慎防妄自尊大,因這會造成「過分」或「太過」,有如孔子言「道之不行,我知之矣」所指出的:「智者過之」、「賢者過之」(《中庸》第4章)。〈齊物論〉就記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若不釋然,何哉?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堯想伐滅三個政治不好的小國,但臨朝時卻對這事感到不安心,便問理由於舜。舜於是給他指出說:這三個小國,就像野生植物的存在一樣,你本大可以輕伐,怎會安不下心來?但往昔天上曾有十個太陽,萬物皆受光照;後來你認為十個太陽太猛烈,便派羿去射日,而你的德也開始猛於十日。因以後凡是你認為惡劣不順心眼的,都可以用對付十日的方法來對付。現在你的不釋然,就正是害怕自己的用兵會流於專暴。〔6〕
  「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這當是聖人對「過」的警惕和慎戒!
  此所以莊子嘗於〈逍遙遊〉篇設言強調「聖人無名」,復再在〈大宗師〉借顏回與孔子來說「坐忘」,可見這問題的重要。
而由上面的一段話,我們可窺到舜的卓識以及堯的自省能力之強,亦知察到具有先知先覺能力的智者是可給人帶來天道之尊。故此〈刻意〉篇上有說:「賢人尚志,聖人貴精。」
 
  其九,對於聖人的心能弘揚天道,又能自梳理一些蕩德塞性的心物心知,這便是郭店簡《五行》的所謂「聞而知之,聖也」(第25-26簡),也是所謂「聖人知天道也,知而行之,義也」(第26-27簡)。因為聖人能「慎求之於己」,由知道一己的天性既有善美之得,便「自謙」地想到也會有不善不美之失,亦即能先看到吉凶禍福之根由而早為之禦,自求正於心,固本培元。這是《中庸》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第24章)的一義。而君子則是在看到別人的善美行為時,便會想到這是君子道,並有心效學;又知以前車為鑑,去檢點自己的行為,知所趨吉避凶。這則就是所謂「聞君子道,聰也(《五行》之《說》解此謂『聞君子道之志耳而知之也』)」(第26簡),「見而知之,智也」(第30簡)。
  故《文子.道德》之言「聖、智」,乃有語謂:「聞而知之,聖也;見而知之,智也。故聖人常聞禍福所生而擇其道,智者長見禍福成形而擇其行。聖人知天道吉凶,故知禍福所生;智者先見成形,故知禍福之門。」
  但聖人的「聞道」又是自何方聞之?對此,《五行》之《說》謂是聞自「天道」(「『聰則聞君子道』,道者,天道也」),莊子則說是「聞之疑始」(〈大宗師〉),兩者其實二而一。「疑始」,意思上當同於簡書《恆先》所說的「或作」,皆是設為因於道之無為,而成初有而未形之物的性體(「有出於或,性出於有」),而恆以無為為用(「或,恆焉;生或者,同焉」)。換言之,在《恆先》篇中那出於天道無為,先於「氣」而有的「或作」(「有或,焉有氣」),與《莊子.大宗師》所說的「疑始」和郭店簡《太一生水》中「是故太一藏於水」的「水」,在「始有」的一義上,所具的精神,莫不相同;都是出於天道的無為(楚簡《老子》甲:「道恆無為。」《禮記.哀公問》:「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都不離於以「周而〔或〕始」的無為之道行「反輔」與「相輔」(辭見《太一生水》,或者是「或作」也即「或」之為道的「恆先無有」(見《恆先》)。而此一常為先的無私有無私為,《莊子.齊物論》是稱作「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這是「道」的虛無絕對,而任何物的實體皆具此一特性。因此《莊子.知北遊》又嘗借仲尼來說話:「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猶其有物也,無已。聖人之愛人也,終無已者,亦乃取於是者也!」而這些道理,相信也就是女偊說「吾聞道矣」的所本!
有關「或」之行道此一問題,筆者是初談於〈《尊德義》篇「尚思則无為」論〉一文,今復申論於此。衷心期昐有高明願賜教音。
 
(二)
  郭店楚簡,無論是儒簡或道簡,都見有強調建立天人關係的重要,蓋認為人的道是有受着天道的影響。對此,竹簡《五行》就有謂:「聖人知天道也。知而行之,義也;行之而時,德也。」這話同時也可理解為「尊德義」此一思想是本諸天道,人經天而「可與入德」,正如《中庸》所說:「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第33章),而求得人道。而這是惟獨人始能知或認知,並尊貴之而去體行的事。也正因為此,人乃得配稱「天生百物,人為貴」(《語叢一》)。當然,最初能體認到凡是人天生皆有「德」的乃是聖人,正所謂:「苟不固聰明聖智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中庸》第32章)因為,萬物與生雖同樣有其天德,正如孔子所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衛靈公‧33》)但惟獨是聖人,才能發現到天德!也只有聖人和君子,才知所體行天德!
 
故孟子之論人禽之辨,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離婁下〉)
 
  這是說,人與禽獸的成差異,就不過在那一點能「進之」的幾微處(見簡帛《五行》),那是人能「目而知之」,從與「禽獸之性」的比較中(帛本《五行》之《說》第328行:「目之也者,比之也」),知所返心內求,由是而知「心也者,悅仁義者也」,「循人之性,則巍然知其好仁義也」(《說》第318、330、331行)。同理,庶民與君子的區別也在於此,「庶民去之」,君子則是能這樣地做到。而對於做到的方法,孟子舉了舜作範例。所謂「存之」,就是任何人本都生具那能「悅於仁義」,可以使人「異於禽獸」的「性心」,但它卻必須人用仁義之道引出(《性自命出》第6簡:「凡性為主,物取之也。金石之有聲,〔弗扣不鳴也。人〕雖有性心,弗取不出」);否則,它就難以存養而活。故人只要能依於本性的「仁義」作出發(按:早在孔、孟之前,仁的意義已包括了無枉私的直性。《左傳.襄公七年》:「恤民為德,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參和為仁。」這裡的曲則是指天性中的偏曲之善。所以《性自命出》說:「唯性愛為近仁」、「唯義道為近忠」、「唯惡不仁為近義」),那便是孔子所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一大義。問題是,人對於這樣的率性而為,即所謂「率性之謂道」(《中庸》),或曰「道始於情,情生於性」(《性自命出》第3簡),或曰「不循其所以受命也,循之則得之矣」(《說》第331行),久而久之便可發覺,心之於「仁義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