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危机(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详论。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页。

[6] 可参阅拙文:《理一分殊新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7] 拙著:《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作者自序。

[8] 参阅景海峰:《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9] 彭永捷:《柳承国教授访谈录》,《原道》第7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另见《东亚文化研究》第1辑,东方出版社2001年12月。

[10] 金岳霖:《审查报告二》,《中国哲学史》(下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页。

[1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第14页。

[12]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3-4页。

[13] 同上书,第4页。

[14] 同上书,第1页。

[15]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16] 李锦全、冯达文主编:《中国哲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2版。

[17] 冯友兰先生于1988年2月写就并直到去逝一直挂在书房的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见陈来著:《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第十五章《〈中国哲学史新编〉与冯友兰的终极关怀》,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42页。

[1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5~99页。

[19] 《是哲学,还是思想――王元化谈与德里达对话》,《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12月13日。

[20] 同上。

[21] 李宗桂:《中国哲学初步》导论。

[22]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三章“本体论与中国哲学的道”。

[23] 张士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4] 同上书,跋。

[25] 请参阅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附录《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

[26]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第190页。

[27]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28] M.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P.25。译文转引自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526页。

[29] 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第355页。

[30]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122页。

[31]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32]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序。

[33] 同上书,第307页。

[34] 一些学者误以为范畴解释完全是模仿西方哲学,实质上是不了解中国的范畴解释传统。参见俞学孟:《本体论研究》,第123-124页。

[35] 张立文:《和合方法的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6] 拙文:《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研究与史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1997年7月31日。

[37] 请参见刘述先:《论宗教的超越与内在》,收入《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波兰)柯拉柯夫斯基:《宗教:如果没有上帝》“写作缘起”,三联书店1997年4月版。

[38] 洪修平、白欲晓:《在借鉴中深化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光明日报》2002年5月21日。

[39] 拙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40]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

[41] 拙文:《文化全球化中的东亚之维――“东亚哲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1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