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危机(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详论。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页。
[6] 可参阅拙文:《理一分殊新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7] 拙著:《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作者自序。
[8] 参阅景海峰:《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9] 彭永捷:《柳承国教授访谈录》,《原道》第7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另见《东亚文化研究》第1辑,东方出版社2001年12月。
[10] 金岳霖:《审查报告二》,《中国哲学史》(下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页。
[1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第14页。
[12]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3-4页。
[13] 同上书,第4页。
[14] 同上书,第1页。
[15]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16] 李锦全、冯达文主编:《中国哲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2版。
[17] 冯友兰先生于1988年2月写就并直到去逝一直挂在书房的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见陈来著:《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第十五章《〈中国哲学史新编〉与冯友兰的终极关怀》,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42页。
[1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5~99页。
[19] 《是哲学,还是思想――王元化谈与德里达对话》,《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12月13日。
[20] 同上。
[21] 李宗桂:《中国哲学初步》导论。
[22]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三章“本体论与中国哲学的道”。
[23] 张士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4] 同上书,跋。
[25] 请参阅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附录《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
[26]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第190页。
[27]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28] M.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P.25。译文转引自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526页。
[29] 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第355页。
[30]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122页。
[31]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32]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序。
[33] 同上书,第307页。
[34] 一些学者误以为范畴解释完全是模仿西方哲学,实质上是不了解中国的范畴解释传统。参见俞学孟:《本体论研究》,第123-124页。
[35] 张立文:《和合方法的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6] 拙文:《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研究与史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1997年7月31日。
[37] 请参见刘述先:《论宗教的超越与内在》,收入《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波兰)柯拉柯夫斯基:《宗教:如果没有上帝》“写作缘起”,三联书店1997年4月版。
[38] 洪修平、白欲晓:《在借鉴中深化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光明日报》2002年5月21日。
[39] 拙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40]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
[41] 拙文:《文化全球化中的东亚之维――“东亚哲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1期。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页。
[6] 可参阅拙文:《理一分殊新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7] 拙著:《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作者自序。
[8] 参阅景海峰:《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9] 彭永捷:《柳承国教授访谈录》,《原道》第7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另见《东亚文化研究》第1辑,东方出版社2001年12月。
[10] 金岳霖:《审查报告二》,《中国哲学史》(下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页。
[1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第14页。
[12]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3-4页。
[13] 同上书,第4页。
[14] 同上书,第1页。
[15]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16] 李锦全、冯达文主编:《中国哲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2版。
[17] 冯友兰先生于1988年2月写就并直到去逝一直挂在书房的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见陈来著:《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第十五章《〈中国哲学史新编〉与冯友兰的终极关怀》,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42页。
[1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5~99页。
[19] 《是哲学,还是思想――王元化谈与德里达对话》,《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12月13日。
[20] 同上。
[21] 李宗桂:《中国哲学初步》导论。
[22]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三章“本体论与中国哲学的道”。
[23] 张士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4] 同上书,跋。
[25] 请参阅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附录《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
[26]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第190页。
[27]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28] M.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P.25。译文转引自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526页。
[29] 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第355页。
[30]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122页。
[31] 张立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32]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序。
[33] 同上书,第307页。
[34] 一些学者误以为范畴解释完全是模仿西方哲学,实质上是不了解中国的范畴解释传统。参见俞学孟:《本体论研究》,第123-124页。
[35] 张立文:《和合方法的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6] 拙文:《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研究与史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1997年7月31日。
[37] 请参见刘述先:《论宗教的超越与内在》,收入《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波兰)柯拉柯夫斯基:《宗教:如果没有上帝》“写作缘起”,三联书店1997年4月版。
[38] 洪修平、白欲晓:《在借鉴中深化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光明日报》2002年5月21日。
[39] 拙文:《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序。
[40]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
[41] 拙文:《文化全球化中的东亚之维――“东亚哲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1期。
上一篇:天人新论与本体诠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