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论文关键词】 以人为本;民本思想;人民群众
  【论文摘要】 以人为本既有传统的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主体观,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思想源远流长,在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时期就有明确的记载。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费尔巴哈把人本主义发展到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并超越了人本主义的合理思想,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置于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从而为人的解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解与说明。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在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视“人本主义”,这一思想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尚书》曾经记载:“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自此以后,中国很多典籍都继承和发展了“人是万物之灵”的思想。《管子》中最富有“人本”思想,在“霸言篇”中明确写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1]这段文字清楚的说明了古代思想家心目中“以人为本”对成就霸业的重要性以及基础地位。此后,这些思想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
  孔子从思考人的道德存在为出发点,强调“仁爱”和“贵和持中”的中庸思想。孔子明确而坚定地主张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是不可、也不能侵犯和予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他终生不渝地坚持,人与人之间必须一以贯之地践行“忠恕”之道。所谓“忠”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道,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孟子以“仁政”和“仁心”发展了孔子的“仁者爱人”,更加丰富了“以人为本”思想。最难能可贵的是孟子能够冲出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局限,大胆地发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的呼声。道家思想坚持“人为神本、民为国本”,强调“侯王处下”为普通民众服务。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诠释了百姓与圣人、贱与贵、下与高的本末关系。道家的贡献在于强调了生命价值,注重智慧的觉悟与解脱,促成了中国人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
  我们现在坚持以人为本,有着传统的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精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有实质上的区别,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继承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精髓,创造了一个以自然为基础,以人为核心,以爱的宗教为归宿的人本主义的哲学体系。在他看来,人的感性存在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感性存在与人的类本质在爱的宗教中获得统一。“哲学是关于真实的、整个的现世界的科学;而现实的总和就是自然。” [5]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中包含有自然本质,但是人的本质是具有社会性的,因为“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看不见的人的本质是通过人的对象化表现出来的。他认为个人是作为类的一分子而生存的。“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人与人的交往,乃是真理性和普遍性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6]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在宗教中发生了全面的异化。在宗教中,人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为上帝,把自己的一切能力赋予上帝,“为了使上帝富有,人就必须赤贫;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 [7]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类自身的本质。要克服宗教的异化,必须以人来代替神,把神的宗教,让人在无神的“爱的宗教”中寓自己的本质于其中,得到最高的满足。通过对宗教异化的批判和消除,费尔巴哈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
  费尔巴哈哲学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但是这个“人”,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使“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即“抽象的个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他看来,由于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他仅仅“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而不懂得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8]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在哲学直观所看到的一般的人,并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而是作为“感性对象”的人,他是费尔巴哈哲学直观的产物,所以费尔巴哈“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这决定了费尔巴哈“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9]“抽象的个人”是非现实、非历史,因而也是非存在的。马克思正是在对“抽象的个人”进行批判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是哲学的出发点,从而实现了哲学上的变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哲学的科学内涵
  
  1、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的新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制定新的哲学世界观时,扬弃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和关于人的抽象思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像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循着这条路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作为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现实的个人”这一新的哲学范畴的提出,为历史唯物主义找到了逻辑起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深刻的指出,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等人用先验的人的本质“强加于迄今每一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述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质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强加于先前阶段的个人并且以后来的意识强加于先前的个人。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实际条件,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 [11]因此,“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 [12]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