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现实的个人”是由历史性时间所规定的,是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着生产实践活动的人。作为一种历史性结构关系,“现实的个人”具有多重的规定性:现实的个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物,这是第一重规定性。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它总是同一定的自然环境相关联的,因次“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团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13]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他与自然互为对象性,作为主体的人的对象活动,使自然界“人化”,生产出属于人的自然——“人化自然”。在这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表现出根本性的差别。费尔巴哈把人变成了纯粹由自然的情感规定的人,而不知道人的自然情感总是同生活过程相关联,在不同的社会道德情感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陷入“爱的宗教”之中。恩格斯指出:“在费尔巴哈那里,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帮助克服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而且这是一个分裂为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社会里。这样一来,他的哲学中的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消失了。” [14]劳动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劳动也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的物质条件。
现实的个人是有意识的存在,具有精神属性,这是第二重规定性。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动物和自然界是直接统一的,动物活动是一种本能的自然活动,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15]人具有知、情、意,具有与外部世界不同的内部“主观世界”,并由此产生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够创造客观世界。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这是第三重规定性。人的社会属性具体表现为群体性。人不是“自然状态”中孤立的存在物,而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群体的发展,个人的历史离不开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人的社会属性突出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唯物史观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以及其他的人本主义,他越过了把“抽象的个人”、抽象的人性作为出发点的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哲学,找到了科学说明社会历史的新出发点,科学地说明了人的本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阐明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真谛。
2、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我们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理论指导。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以人为本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在当代中国,“现实的人”就是人民群众,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下的话语转换。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人民群众是以人为本的“人本”实质,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原则。
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变更的历史,而亿万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主体。社会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不仅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无不是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结果。人民群众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正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所以应把人民群众放在社会历史的本位来把握,如果不把人民群众放在本位,社会历史就变成了无主体的、失去了活生生的人的空壳,就会变成“无主体的历史”。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集中论述了主题性的思想,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16]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并不是不注重客体,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在任何水平上都是客体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在实践中,人民群众一方面必须按照客体的尺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改造客体,使客体成为对人的有用之物。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地位,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推动历史进步。列宁就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力问题明确指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 [17]以人民群众为本,解决了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问题,也解决了人民群众发展的问题。
从“抽象的个人”到“现实的个人”再到“人民群众”的跃迁,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产生、发展和深化的理论发展轨迹,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指导性思想、也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守正.管子通解[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44.
[2] [3]论语:子罕篇[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94;61.
[4]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篇[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9.
[5] [6] [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3;47、185、173;52、56.
[8] [9] [11] [12] [13] [15]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78;130;73;67;96;58.
[10]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6;240.
[17]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1.
上一篇:浅谈城邦的正义与灵魂的正义
下一篇:论风险社会与“自然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