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论—论认知原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忘记了自身的本性。人类与其他生物同处一个地球,与万物平等。人类的思维认知只不过是生存本能的发展。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生存能力的增强,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者,但同时人类也在无休止的践踏着地球。在知识没有被发明之前,和其他的生物一样,其生存,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早已经存在,那是原始的生命规律,是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人与自然的生命链接,人对自然的本能反应,不会因为知识的产生而消失,相反,即使人类穿上了知识所编织的外衣,也不能改变人与自然的生命本质。而人类往往迷恋于知识光鲜的外衣表面,失去了本质,失去了自我。知识就是人类发明的工具,人类过度依赖于工具,使得自己直面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知识的产生和积累反而变成了人与自然之间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人的认知要冲破束缚就必须要跨越这道鸿沟,去探索本质性的世界,就必须要回归于本性,去感应本性的世界。

  知识所反应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知识生存的空间是思维。名实相符是人性认知正确与否的根本所在,而人(思维)是其正确与否的主导者。所以,人(思维)、存在、知识三者是构成人性认知最基本的条件。

  三种关系

  从思维、存在、知识的三角关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关系,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知识的关系,存在与知识的关系。从三种关系,就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认识人性认知的根本原理。

  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生命链接。前面讲到大脑 思维是处理感觉信息的集中处理场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它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任何的外来物,如形状,声音,颜色等就像一颗颗石子,石子击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水波荡漾,不是因为湖面自己在动,是因为有外来物的撞击而动,是本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下的结果。人生存于自然之中,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的关系。人的生命依赖于自然规律,人的思维也依赖于对存在的感应。思维对存在的感应信息是人性直面自然的,本性的,原始的,最直观的,最本质的反应,它也是客观世界最原始,最真实,最直观的表现,也就是概念产生的前身,人类没有具体的概念以前,是不能对感应信息进行处理的,混沌一片。人类和其他生命一样,遵循的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是生存的原始本能。这种本质性的信息不是因为概念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因为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它是先概念而存在的,有了概念也依然存在,它是概念的核心,本质。没有它,概念便名存实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性认知最原始,最本质的先决条件。换言之,从人性思维本体的角度上讲,人性本能感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人性认知的效果。它就像一台机器,功能强则强,功能弱则弱。

  人性认知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的生命本性,可以追溯到人存在于自然的生存本能。原始社会的人类与其他的生命没有什么区别,生存的本能也是各显其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只不过别的生命没有像人一样把所见所闻的感觉转化为概念,转化为经验知识。但并不代表它们的生存能力就一定比人类差,相反,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它们的生存能力比人类要强得多。它们能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能随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存本能,它们能感应生存环境的细微变化,这都是人类无法匹及的。人类曾经也像它们一样生存,但随着认知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的生存本能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那种原始的本能已经退化了。在这里并不仅仅是想说人的生存本能,而是要说明认知与本能的关系。认知是由生存本能而发展起来的,认知与本能是相通的。人的本能可以发展出认知,反过来认知可以增强本能,举手投足,由心而发,那便是人的思维意念能力。比如说运动员,不光是训练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训练其意念。肉体的耐受力是有限的,只有意念才能激发潜能。如果人的感觉能像其它生命一样能感觉细微之变化,那么人的思维意念就能进入到每一个动作的细微变化,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的目的。就像水一样能浸入最严实的缝隙里,从而达到滋润万物的目的。

  思维所要面对的参照物是客观存在,思维对于存在是人的本能与客观世界最直接的关系,人无时不处在周围环境的包裹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这种感应所产生的感觉正是知识产生的基础。

  二、思维与知识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知识的关系,两种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继续。由存在到知识的转化过程都是由人所主导,这个主导就是思维。思维从面对存在到产生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转化过程。就思维本体的变化而言,思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维对存在是人性原始的本能感应,是无意识的,而思维对知识是人类意识由弱及强的结果,是有意识的。人性思维从无到有,又从有而衍生万物。

  思维与知识的关系犹如器之注水。器,载体也。水,所载之物也。决定水之多少及形状在于器。人性思维就像百谷之王,既深且广,可容天下万物,一切感觉概念汇聚其间,不可计数,但都是从无到有,从客观存在到有形之概念。人类先有感觉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