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所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式,是指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紧紧围绕着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中心来展开,它的理论目标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从内容到形式完全变成中国的东西,不断创造出与时代要求和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成为衡量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和成果的意义的标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与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式之间是有根本区别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人们所关注的主要是、也只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流、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基本经验及其与其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形式的异同,目的在于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式,则意味着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都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等各个领域的研究都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目标、解释原则和评价标准。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属于一种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则属于一种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种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研究决不是相互隔离、毫不相干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只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创造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才能获得它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得到切实的推进;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目标并自觉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也才能真正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之初就已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范式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要求。1938年10月他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第七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建国后重新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亲笔将这里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改成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以便与上下文的表述更相契合,因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实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而后者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引者注),“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941年9月,毛泽东在《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一文中又指出:“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所谓使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是指通过对中国具体实际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至此,毛泽东才真正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它包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使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这两个基本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特别是后一方面也就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要求,即倡导人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范式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正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所以毛泽东才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创造。也正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创新。今天,我们也只有高度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范式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才能把中国马克思主义继续推向前进。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应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以外的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研究的根本范式。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门类很多。包括哲学、史学、文学、新闻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等。这些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当代中国任何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研究要完成自己的理论使命,都必须自觉地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也只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范功能具体体现在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真正成为整个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共有范式。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范式,并不是要求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不是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取代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研究对象,而是指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研究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自己的理论立足点、方法论原则和评价标准。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三重规定性:
  第一,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立足点。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出发点,即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另一方面,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落脚点或理论归宿,即应该自觉地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和智力支持。
  第二,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方法论原则。按照这一方法论原则,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研究中国的具体实际,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的当前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即使是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人文社会问题或那些人类共同面临的文化价值问题,也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并考虑这种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解决中国当前现实中的问题有何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而对于历史上的和当代的各种外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我们则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来吸取它们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和合理因素。在这里,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应有范式,包含着对“范式”的意义的某种扩展,即实际上是在“典型”、“榜样”的意义上使用“范式”概念,也就是要求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那样把各种外域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中的优秀思想和合理因素中国化,使其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评价标准。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有自己的特定对象和目标。并因此而都有自己的具体评价标准。但是,任何社会一定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有其总体的、根本的评价标准。对于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来说,这个总体的、根本的评价标准就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这个总体的、根本的标准,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的选题和成果是否有意义或价值以及有多大的意义或价值,关键要看它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促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研究范式对于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否能够自觉地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关系到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能否担负起时代所赋予它们的历史使命。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