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哲学研究中,价值理论的兴起和确立,是同“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和繁荣分不开的,二者之间表现出某种深刻的内在联系。理解这种联系,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的原因更值得重视。这就是传统的哲学体系及其思维方式本身对于价值问题的可容纳性问题。我在《价值:一个主体性的问题》②一文中,曾就传统哲学的特点和弱点发表过看法,认为它主要是一种认知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概念体系,表现为“客体至上”和“单向认知”、“知识本位”等倾向,其中包含了对于人的主体性及其作用的忽视。而价值问题恰恰是以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实质的。正因为如此,这种哲学思维不能很好地接受价值问题。即使主观上感到了研究的必要,客观上也会由于受到自己思维方式的限制而不能给以充分的回答。例如至今还有人认为,对于价值问题如果按照符合实践常识的方式给以理论的概括,就必然推导出“唯心主义”、“多元论”、“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等等同马克思主义相悖的结论;或者虽然承认价值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应该有一定的地位,但却终究无法协调它同原有的其他结论以至整个理论体系的关系而使之保持逻辑上的完整一贯。
所有这些都表明,价值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展开,并不仅仅是对价值本身加以说明的问题。实际上,这里涉及到用以思考价值问题和其他有关问题的理论前提和框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思维方式究竟如何把握。由此,国内外许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建设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把它与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探讨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当自己的哲学基础是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时,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建设才是可行的,充实的。
研究价值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必然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思想发端于对马克思恩格斯一些重要论述的理解。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的基本思想,可以用这个提纲中第九条的一个表述来概括,即他的新世界观是一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下面这段话,已为人们所注意:“……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当然实际上的根据远不止这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重新发掘和整理的结果,使不少真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确信,把“实践的观点”仅仅看作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不够的,它应该而且事实上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显著、最深刻的特征。
关于实践,马克思曾用“人的感性存在”或“感性活动”、人的“改变世界的活动”等方式来表达,并强调它是“客观的”、“对象性”的活动。根据这些,我们可以为“实践”下一个这样的基本定义: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特殊本质形式。
有关实践定义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多,这里不准备复述。而依据上述理解,我们认为,所谓“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在理论上最独特的内容,使它在理论上足以区别于并高于已往全部哲学的主要特色,应该着重指出以下三点:
1、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这是把人类社会实践当作自己首要对象的科学理论。它使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本质、地位和意义的理解,达到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2、实践的思维方式。这是不仅把实践当作对象,而且进一步把人类的实践方式变成自己自觉的思维方式,“把事物、现实、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一种理论逻辑和方法体系③。它是马克思创立自己的新世界观特有的方式,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各种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3、批判的、革命的实践精神。这是指它的理论目的和价值取向不仅在于科学地“说明世界”,而且更在于革命地“改变世界”。它意味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最终“即共产主义”。
上述三点是一个有机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每一点的具体内容都可以极其丰富地展开,特别是第二点更具有深刻的变革意义和思想冲击力量。
如果对“实践的唯物主义”作上述的理解,那么它同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不难发现了。这种联系是双向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般唯物主义上升到实践的唯物主义,把实践作为自己哲学的首要对象,就必然把人类生活实践中的价值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第1、3两点包含了这种必然和必要。
例如我国七十年代末关于“实践是唯一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起到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权威的巨大作用。正是在这一讨论之后,理论上接着提出了“如何看待实践中人的目的、需要及其与真理的关系”的问题。而价值问题的研究,逻辑上也恰恰是从这里开始的。这说明,如果确实如上述第1条,把实践作为自己科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力求把彻底的唯物主义贯彻于对人的社会实践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实践观,那么如何处理这里普遍存在着的价值问题,在理论上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再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关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已往似乎只注意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一面;而生活实际的发展则使人们认识到了还有另一面,即它同时也来自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如何在符合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论证和把握自己的价值选择,就需要有对于价值和价值取向问题的理论反思和武装。当前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问题展开的热烈讨论最有力地表现了这种需要。这说明,如果确实如上述第3条,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的价值立场和取向,对此又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性,那么就不能不对价值理论问题给以重视。
另一方面,价值,这个本质上属于社会实践的问题,对它的解决有赖于一种实践的思维方式。生活实践使价值问题突出出来,而传统哲学框架又难以提供相应的思维方式。那么上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第2条,即实践的思维方式,我们认为恰恰能够回答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理论之“可能”的问题。它包含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向。
下面就来谈谈这一点。
价值的本质与存在之谜
价值问题被看作是哲学理论中“最深奥、最繁难的领域之一”④。其中价值的本质是第一个引起众说纷纭的“谜”:价值究竟是什么?从作为人的世界中一种存在着的现象来说,它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多年以来中外学者对此的回答,大体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种类型:
各种不同的“理念”说,如“意向”说、“欲望”说、“兴趣”说、“态度”说、“情感”说、“情绪”说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把价值的产生、存在与主体的价值心理、态度、判断、评价视为同一,即把价值仅仅当作是人的“满意”之类的心理表现。因此它认为价值本质上是人自己的一种主观精神现象,是主体的精神存在形式。这种观点反映了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
各种不同的“实体”说。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价值是现实的主体和客体之外的“第三世界”,或成为人类终极目标的某个“先验的绝对实质”的王国;而一些“唯物主义”者则更乐于把价值理解成某种现实的实体。例如认为某一“有价值的事物”本身就是这一价值的实体,或企图从该事物中找到这一价值的实体(“糖精是甜的实体”),从而表现出机械论和庸俗唯物论的弱点;\par “属性”说是更为流行、影响也更大的一种类型。它或者把价值归结于、等同于人或物的某些固有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