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与“突围”——《西游记》所蕴藏的一个思想事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是否就此结束了呢?
如果如来没有统领三界的野心;如果人间没有遇到信仰危机和统治危机;如果他不是金蝉子转世;如果他外公不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也不是「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或者他父母没有被害;如果他所讲的经卷可以「度鬼」,等待唐僧的似乎是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他的「忠孝」的信念也可以得到践行。但是上述的假设不能成立,至少《西游记》的作者认为不能成立。那么,唐僧的命运悲剧和精神冲突就还要继续。
玄奘所以可以在朝为「官」,是因为太宗以为「水陆大法会」可以「度鬼」。玄奘不过是「受命」而出。但是,当水陆大法会不能「度鬼」,不能超度亡灵时,玄奘就不能不面临深渊:他并不能为君王解忧(不能「度鬼」的水陆大法会当即遭到唐太宗的禁闭);而且有可能受到「欺君」(并不能「度鬼」的水陆大法会是他所主持的)的严罚。
那么,当唐皇问:「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时,他有选择吗?他能犹豫吗?不能。儒生情怀使他不能:儒家思想所宣扬的「受命感」使他不能不担当重任为君分忧;现实的处境也使他不能:他所依身的小乘佛教势必受到冷落,「欺君之罪」甚至将使他面临严重的处罚,唯一的选择只有不顾「西天路远」,「虎豹妖魔」,虽「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也要鼓起「正在我辈」的勇气,「知其不可而为之」。于是他「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保我王江山永固』」12。
由此看来,唐僧不仅没有取经「劝人为善」或者「度鬼」的动因,也没有取经与不取经的选择,他「取经」的使命是唐皇给定的,他必须「不能不」的去取经。在「为甚么要取经」和「为甚么是唐僧去取经」的问题的回答上,并没有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唐僧存在,倒是不断的悲剧性命运,难以突围的精神困境,最终将他逼上了「取经」的凶险之路。由此,唐僧仅仅作为一个使命的承担者,注定要在西行的路上风餐露宿,饥肚饿肠;注定要在西行的路上迎风冒雪,披星戴月;也注定要遭遇虎豹豺狼,顽凶魔鬼。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甚至根本就没有选择的可能性(他不可能跳出《西游记》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西游记》作者所代表的、由他表现出来的中国知识份子千余年的思想困境)。他因个人的悲剧(在「佛」这是一种「命定」)本已循入空门,却又因无法摆脱深厚的儒生情怀而继续做着「忠孝」的美梦,正是这个美梦使他放弃了「修持寂灭」,接受了御封的官爵,为王「分忧」,也正是这个美梦把他带向了「十万八千里」之外的遥不可及的神秘之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儒生情怀还能管用吗?头一天还在「享受」主持水陆大法会带来的「风光」,翌日之晨就要西行十万八千里,与「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比何甚于百倍?!他以甚么来支撑他所信奉的儒家信念?他还有机会「为王分忧」吗?这是唐僧在取经之前不能不、不会不考虑的。他一方面为「受命」意识所驱动,一方面又为现实处境所逼迫,「不得不」去取经。
那么,既然唐僧去取经是因为他悲剧性的命定,那么我们要问,到底谁是唐僧这种悲剧性命定的操纵者?是「佛」?是如来?是太宗?还是他自己?或者都不是,只是因为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儒家思想?是甚么使《西游记》的作者有这样的认定?他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悲剧性的「命定」(这正是他要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要表露的)?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由他认定的「命定」悲剧所导致的唐僧「取经」这条苦行之路?唐僧作为一部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他的这种悲剧性经历,小说的作者到底想向我们──一般的读者表达一种甚么样的思想情怀?「取经」到底有没有、有甚么真正的、深刻的涵义?真是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真是对自然、人为的灾祸的克服和超越?真是对正义的颂歌,对邪恶的鞭笞?或者本是谈笑「妖魔鬼怪」的消闲之作,只能当作饭后的谈资,讲讲故事?
唐僧的命定悲剧到底有甚么可以深究的内涵?到底有甚么值得我们至今反思的地方?《西游记》的主题到底是甚么?
四 「为身命」13:寻求灵魂的救赎──《西游记》的主题
要回答上述的问题,还得从唐僧流泪说起。唐僧生性脆弱,多愁善感,在小说中「流泪」多处,在此并不一一详考。第一次是为「无父无母」哭告师父,痛苦流涕。在西行路上感叹自己命运飘零,前程未卜,更有「泪」无数处。作为凡界俗子,这无可厚非,就算作为佛门中人也只能说他「佛心」不深,不值得深究。但是,值得详考的是,他在凌云渡蜕去凡胎,到灵山拜见如来,去经堂求得真经之后,他竟然「满眼流泪」,哭告他的徒弟(!):「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呢!」14
原来他以为「这个极乐世界」是没有「凶魔欺害」的!他为甚么会有这样的「以为」?如果他取经还只是为了「忠君报国」,还只是「不得不」的「受命」,现在经卷已经取到,回去「缴旨」就已算是立了大功,他又何以有此慨然之叹?
是否是前面的分析有误?唐僧真是「真心」去取经的?真是「一心向佛」 「仗策孤征」的?但是,笔者对前面的分析有充足的自信,因为分析的结果是有充分的根据的。那么,为甚么?
只能说此时的唐僧已非彼时的唐僧,他已经在取经的路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为他不可能依托于他的儒生情怀来完成他的「使命」,甚至那种「受命」意识根本就不足以促动他西行,更不可能提供给他面对种种劫难的精神支援。他「大抵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的信念在取经之前就只能给他「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15的结论了。
那么,他又是怎么走完十万八千里「渺渺茫茫,吉凶难定」的取经之路的?他靠甚么信念支持他?他是怎样给众多的研究者以「最真心取经」和「唯一真心取经」这样的印象的?
实际上,西行之路乃是唐僧师徒面临命定的悲剧而寻求灵魂的突围的过程,他们「取经」实质是在寻求灵魂的救赎。西行的路也就是他们拯救灵魂的炼狱,「八十一难」其实是对他们灵魂的荡涤,是对「凡心」的「了却」而非是对「磨难」的「战胜」!
也就是说,唐僧在取经过程中开始了《西游记》的作者也在进行的精神寻求,他已经不再将儒生式的「受命」作为取经的理念支撑,他逐步将取经视为自己灵魂的拯救,他在思考自身「命定」的悲剧性:他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已经复活!
实际上,这种复活的过程在踏上取经之路之初就已经开始了。西行长安不远,在法门寺,众长老论说西途之艰险,唯「三藏钳口不言,但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莫解其义,三藏曰:「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16他已经开始在儒家的「受命」之外寻求取经的理念依托,他已经决定以「佛心」来面对西途的凶恶。这是他觉醒的开始。唐僧去取经是出于儒家的「受命」意识和忠君思想,是一种悲剧性的「命定」,但是,从他踏上「取经」的西游之路的那一刻起,他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取经」,寻求自身悲剧性的「命定」的出路问题的解答。因此,取经在唐僧看来,已不再是为唐皇求得「度鬼」的三藏真经,这个目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西天「极乐世界」能否给自己以灵魂救赎和精神安慰。他的生命历程中种种遭遇已经使他意识到自己命运的悲剧性,他希望西天极乐世界能够给他一个最终的解脱。
这就是他在功德即将圆满,到了灵山,见了如来,得了真经,却为甚么从「手舞足蹈」 到「循规蹈矩」,瞬间又「满眼流泪」17的真正原因:他「西游」的目的,已不在取「三藏」「度鬼」之「经」,或者「取经」已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他寻求的是自己灵魂的归宿之
如果如来没有统领三界的野心;如果人间没有遇到信仰危机和统治危机;如果他不是金蝉子转世;如果他外公不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也不是「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或者他父母没有被害;如果他所讲的经卷可以「度鬼」,等待唐僧的似乎是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他的「忠孝」的信念也可以得到践行。但是上述的假设不能成立,至少《西游记》的作者认为不能成立。那么,唐僧的命运悲剧和精神冲突就还要继续。
玄奘所以可以在朝为「官」,是因为太宗以为「水陆大法会」可以「度鬼」。玄奘不过是「受命」而出。但是,当水陆大法会不能「度鬼」,不能超度亡灵时,玄奘就不能不面临深渊:他并不能为君王解忧(不能「度鬼」的水陆大法会当即遭到唐太宗的禁闭);而且有可能受到「欺君」(并不能「度鬼」的水陆大法会是他所主持的)的严罚。
那么,当唐皇问:「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时,他有选择吗?他能犹豫吗?不能。儒生情怀使他不能:儒家思想所宣扬的「受命感」使他不能不担当重任为君分忧;现实的处境也使他不能:他所依身的小乘佛教势必受到冷落,「欺君之罪」甚至将使他面临严重的处罚,唯一的选择只有不顾「西天路远」,「虎豹妖魔」,虽「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也要鼓起「正在我辈」的勇气,「知其不可而为之」。于是他「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保我王江山永固』」12。
由此看来,唐僧不仅没有取经「劝人为善」或者「度鬼」的动因,也没有取经与不取经的选择,他「取经」的使命是唐皇给定的,他必须「不能不」的去取经。在「为甚么要取经」和「为甚么是唐僧去取经」的问题的回答上,并没有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唐僧存在,倒是不断的悲剧性命运,难以突围的精神困境,最终将他逼上了「取经」的凶险之路。由此,唐僧仅仅作为一个使命的承担者,注定要在西行的路上风餐露宿,饥肚饿肠;注定要在西行的路上迎风冒雪,披星戴月;也注定要遭遇虎豹豺狼,顽凶魔鬼。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甚至根本就没有选择的可能性(他不可能跳出《西游记》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西游记》作者所代表的、由他表现出来的中国知识份子千余年的思想困境)。他因个人的悲剧(在「佛」这是一种「命定」)本已循入空门,却又因无法摆脱深厚的儒生情怀而继续做着「忠孝」的美梦,正是这个美梦使他放弃了「修持寂灭」,接受了御封的官爵,为王「分忧」,也正是这个美梦把他带向了「十万八千里」之外的遥不可及的神秘之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儒生情怀还能管用吗?头一天还在「享受」主持水陆大法会带来的「风光」,翌日之晨就要西行十万八千里,与「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比何甚于百倍?!他以甚么来支撑他所信奉的儒家信念?他还有机会「为王分忧」吗?这是唐僧在取经之前不能不、不会不考虑的。他一方面为「受命」意识所驱动,一方面又为现实处境所逼迫,「不得不」去取经。
那么,既然唐僧去取经是因为他悲剧性的命定,那么我们要问,到底谁是唐僧这种悲剧性命定的操纵者?是「佛」?是如来?是太宗?还是他自己?或者都不是,只是因为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儒家思想?是甚么使《西游记》的作者有这样的认定?他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悲剧性的「命定」(这正是他要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要表露的)?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由他认定的「命定」悲剧所导致的唐僧「取经」这条苦行之路?唐僧作为一部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他的这种悲剧性经历,小说的作者到底想向我们──一般的读者表达一种甚么样的思想情怀?「取经」到底有没有、有甚么真正的、深刻的涵义?真是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真是对自然、人为的灾祸的克服和超越?真是对正义的颂歌,对邪恶的鞭笞?或者本是谈笑「妖魔鬼怪」的消闲之作,只能当作饭后的谈资,讲讲故事?
唐僧的命定悲剧到底有甚么可以深究的内涵?到底有甚么值得我们至今反思的地方?《西游记》的主题到底是甚么?
四 「为身命」13:寻求灵魂的救赎──《西游记》的主题
要回答上述的问题,还得从唐僧流泪说起。唐僧生性脆弱,多愁善感,在小说中「流泪」多处,在此并不一一详考。第一次是为「无父无母」哭告师父,痛苦流涕。在西行路上感叹自己命运飘零,前程未卜,更有「泪」无数处。作为凡界俗子,这无可厚非,就算作为佛门中人也只能说他「佛心」不深,不值得深究。但是,值得详考的是,他在凌云渡蜕去凡胎,到灵山拜见如来,去经堂求得真经之后,他竟然「满眼流泪」,哭告他的徒弟(!):「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呢!」14
原来他以为「这个极乐世界」是没有「凶魔欺害」的!他为甚么会有这样的「以为」?如果他取经还只是为了「忠君报国」,还只是「不得不」的「受命」,现在经卷已经取到,回去「缴旨」就已算是立了大功,他又何以有此慨然之叹?
是否是前面的分析有误?唐僧真是「真心」去取经的?真是「一心向佛」 「仗策孤征」的?但是,笔者对前面的分析有充足的自信,因为分析的结果是有充分的根据的。那么,为甚么?
只能说此时的唐僧已非彼时的唐僧,他已经在取经的路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为他不可能依托于他的儒生情怀来完成他的「使命」,甚至那种「受命」意识根本就不足以促动他西行,更不可能提供给他面对种种劫难的精神支援。他「大抵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的信念在取经之前就只能给他「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15的结论了。
那么,他又是怎么走完十万八千里「渺渺茫茫,吉凶难定」的取经之路的?他靠甚么信念支持他?他是怎样给众多的研究者以「最真心取经」和「唯一真心取经」这样的印象的?
实际上,西行之路乃是唐僧师徒面临命定的悲剧而寻求灵魂的突围的过程,他们「取经」实质是在寻求灵魂的救赎。西行的路也就是他们拯救灵魂的炼狱,「八十一难」其实是对他们灵魂的荡涤,是对「凡心」的「了却」而非是对「磨难」的「战胜」!
也就是说,唐僧在取经过程中开始了《西游记》的作者也在进行的精神寻求,他已经不再将儒生式的「受命」作为取经的理念支撑,他逐步将取经视为自己灵魂的拯救,他在思考自身「命定」的悲剧性:他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已经复活!
实际上,这种复活的过程在踏上取经之路之初就已经开始了。西行长安不远,在法门寺,众长老论说西途之艰险,唯「三藏钳口不言,但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莫解其义,三藏曰:「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16他已经开始在儒家的「受命」之外寻求取经的理念依托,他已经决定以「佛心」来面对西途的凶恶。这是他觉醒的开始。唐僧去取经是出于儒家的「受命」意识和忠君思想,是一种悲剧性的「命定」,但是,从他踏上「取经」的西游之路的那一刻起,他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取经」,寻求自身悲剧性的「命定」的出路问题的解答。因此,取经在唐僧看来,已不再是为唐皇求得「度鬼」的三藏真经,这个目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西天「极乐世界」能否给自己以灵魂救赎和精神安慰。他的生命历程中种种遭遇已经使他意识到自己命运的悲剧性,他希望西天极乐世界能够给他一个最终的解脱。
这就是他在功德即将圆满,到了灵山,见了如来,得了真经,却为甚么从「手舞足蹈」 到「循规蹈矩」,瞬间又「满眼流泪」17的真正原因:他「西游」的目的,已不在取「三藏」「度鬼」之「经」,或者「取经」已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他寻求的是自己灵魂的归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