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论作为科学出现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下)(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而上学,但黑格尔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表现,取消形而上学的呼叫也只是取消过往时代的形而上学中不合符当代精神的内容。人们如果不以个人意见为尺度,那么我们可以追寻人类任何时代的思想文化无不最终以某种形而上学为根据,在不断流变的历史典籍中,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其实从未被拨出,只不过是被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不断变化它五光十色的面貌而已。马克思之所以称《精神现象学》为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就是因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最后成果”也就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否定性的辩证法”[21](14页)。历史上各种不断流变的“形而上学”只是互相否定的现象集合,各种形而上学的学说只是源于不同历史处境的哲学家们带有一定客观性的主观的论说,但“哲学和哲学史的一致”又规定了各种理论离不开形而上学这一总体的根基。当各种纷呈的哲学形态互相撕裂时,有人感到“哲学已经死亡”。黑格尔指出:“但精神的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躁躏的生活,而是敢于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精神只当它在绝对的支离破碎中能保全其自身时才赢得它的真实性。”[23](21页)哲学是对真理的探索,尽管现代各种形态的哲学互相撕裂,但它们也并不意味着哲学的死亡和哲学的丑闻,相反只有在各种哲学形态互相撕裂时,精神才能赢得它的真实性,放射理性之光。

(三)独创的哲学方法

一般说来,要想把厚重如山的哲学典籍变成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没有一种独创的哲学方法、是不可能的。这里谈的不是黑格尔哲学中论述的一般的辩证方法,而是一种对“形而上学”作特殊处理的方法。关于这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对黑格尔的哲学方法作了经典式的概括:“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过程,了解为绝对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L6](75页)



在“形而上学”发展史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可谓集古希腊“形而上学”之大成,但亚氏的“形而上学”只是把真实的东西表述为“客、体”或“实体”,也就是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观的方面去理解”。黑格尔则不同,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就说:“照我看来,——我的这种看法的正确性只能由体系的陈述本身来予以证明——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表述为主体。”[23](10页)“实体”这个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是这样陈述的:他认为“第一哲学”是研究“有”(being译为存在)及其属性的科学,而“‘有’是什么”这个问题正是“实体是什么”这个问题[1](263页)(“实体”有人也译为本体,不过这里的“实体”与最终意义的本体又有不同)。古代思想家把个别事物作为实体,柏拉图把“理念”作为“实体”。近代哲学家霍布斯、笛卡尔、洛克和斯宾诺莎也在对“实体”的研究上建立了各自的哲学体系。在这些哲学体系中黑格尔看中了斯宾诺莎,因为斯宾诺莎彻底地确立了“实体”的唯一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三种实体,其中二种是物理的,一种是不动的”[1](259页)。黑格尔认为这是不完善的,完善的哲学体系必须确立一个最高的原则,达到“实体”的唯一性(实体的唯一性就是最终的唯一的本体)。其次,斯宾诺莎的“实体”是“自因”。““自身的因(Cau6a sui),我理解为这样的东西,它的本质就包含着存在,或者它的本性只能设想为存在着”[24](243页)。斯宾诺莎的“实体”是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产生自己的唯一实体。这启发了黑格尔,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自在自为、自己 产生自己、自身运动发展的思辨观念就由此发生。

第三,斯宾诺莎的“实体”观念中还包含了“规定即否定”的辩证观念。黑格尔吸收了它,把它变成了“绝对精神”的“内在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观。这种发展现之所以能够构成,还在于黑格尔把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引入了“实体”,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评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部构成时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语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统一,即绝对精神。”L6](177页)由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与斯宾诺莎的“实体”的统一就使黑格尔哲学变成了一种绝对精神的“自身运动”、“自身发展”的发展观。这是因为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他的自我在自身内就包含自身的区别,包含对立物。这种由对立物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主体”转化为“客体”,自我意识“必须表明宇宙的一切内容都是自我的产物”,这样,“自我就把自己与思维的简单性区别开来……换句话说,自我是真正的先天综合判断,象康德所说的那样”[11](310页);另一方面是“客体”转化为“主体”,‘‘凡是自在的东西必定要成为为人的对象,必定要进入人的意识,因而成为‘为人’的存在”[3](26页)。“这就等于说,这个自在的东西必须使自我意识与它自己合而为一”[23](17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转化,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同一、对立统一。黑格尔所运用的独创的哲学方法再一次从方法论上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一种学说,破解了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因为当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引入了费希特的“自我”,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最终确立。黑格尔说《费希特哲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费希特的哲学是形式在自身内的发展(是理性在自身内得到综合,是概念和现实性的综合),特别是康德哲学的一贯发挥”[11](309页)。

黑格尔又进一步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和对立统一描述为一部漫长的意识形态形成史。黑格尔说:“意识在这条道路上所经历的那一系列形态就是意识向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23](55页)后来在《哲学全书》中,黑格尔把这种发展分成三个大的过程、阶段,“1.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2.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化的科学。3.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20](60页)。在这里,理念就是绝对精神。“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就是绝对精神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大的阶段,是绝对精神在全部漫长的发展中经历的相互联结的历史过程。



恩格斯说“伟大的历史感”是黑格尔思想方法的基础。“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做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缩影)、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而精神哲学又分成各个部门来研究,如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等,——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历史领域中,黑格尔都力求找出并指出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15](215页)。因而,“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历史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这个观点看来,人类的历史已经不再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统统应当被这时已经成熟了的哲学理性法庭所唾弃并最好尽快被人遗忘的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而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过程,而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这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25](63页)。这样,黑格尔首先在哲学史上完成了形而上学,完成了逻辑,完成了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用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详尽地论述了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正确地构造了康德所提出的先天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