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下)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三、网络空间的自我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49 丹尼斯·K·姆贝著:《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0 威廉·J·米切尔著:《比特之城》,三联书店,1999。

51 卡尔·米切姆著:《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学出版社,1999年。

52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3 倪梁康著:《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

54 倪梁康著:《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1999。

55 R.舍普等著:《技术帝国》,三联书店,1999。

56 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刘钢译,金吾伦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7 戴维·申克著:《信息烟尘》,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58 马克·史洛卡著:《虚拟入侵》,远流出版公司,台北,1998年。

59 莫里茨·石里克著:《伦理学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

60 E.舒尔曼著:《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5。

61 孙兴周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62 唐·泰普史考特著:《N世代:主导21世纪的数位新新族群》,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1998。

63 雪利·特克著:《虚拟化身:网络世代的身份认同》,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

64 汪丁丁著:《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鹭江出版社,2000。

65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

66 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67 王逢振主编:《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68 王齐著:《走向绝望的深渊:克尔凯郭尔的美学生活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9 Patricia Wallance著:《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70 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71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2 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

73 薛华著:《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

74 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著:《创造知识的公司》,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1999。

75 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6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7 赵一凡著:《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78 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后记

多年前,在父亲书箱里翻出《自然辩证法杂志》、《争鸣》、《摘译》等刊,浏览对热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批判","历史的诡计"不经意间将我引向抽象与综合,引入哲学门。本书是由我的博士论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修改而成的新作,也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自负笈蓟门,我即关注技术的哲学、伦理、社会及文化研究,并冀图由生活政治层面观照技术时代的生活世界,以求宏大叙事与微观经验分析之均衡。自金吾伦先生鼓吹"瀛海威"(信息高速公路),我始聚焦网络,虽涂写过《网络先锋:中国网络产业透视》,终未去(能?)追赶网络写手的末班车,抽象反观的偏好令我选择了向网而思。然则,旨趣与能力每每不相称,念及此书即将流传坊间,内心颇感惶惑。一则恐怕贻笑大方;二则论题过于先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难免浅薄、速朽之嫌。

几年来,导师刘大椿先生的谆谆教诲和竭力奖掖令我受益良多。王鸿生老师给予了悉心指教和鼎力关照。硕士导师何立松老师以其睿智领我进入学术之门。华中科大的宋子良、钟书华、殷正坤老师及武汉市委党校的同事对我关心有加。黄天授、金吾伦、李醒民、王德胜、曾国屏、刘兵、吴国盛、王鸿生等老师于百忙中或评阅或莅临答辩,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肖峰老师的推荐和彭小路老师的支持促成了本书的付梓。在此,谨向所有关爱我的人致以诚挚的谢忱。

多年求学在外,爱人李红和家人为我作的牺牲,实难以感激之词或学业成绩弥补万一。只盼环境日益宽松,令我不再于事业与家庭间作两难抉择。





段伟文



2001年11月于社科院哲学所




[i] Crey, James W.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assys on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p43.



[ii] 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2版。第61-73页。



[iii] 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2版。第63页。



[iv]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174页。



[v] 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2版。第66页。



[vi] 陈嘉映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第60-61。



[vii] 由于翻译的问题,本段译文中将"存在"译为"在","世界"简称为"世","烦忙"简称为"烦"。参见,郜元宝译:《海德格尔语要:人,诗意地安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9页。



[viii] 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2版。第118-131页。



[ix] 海德格尔认为,若把远近当作测定的距离,就掩盖了"在之中"的源始空间性,一旦以雷同的尺度去计量,切近的东西到相去得远了。这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空间中的度规问题有类似之处,或许是受到后者的启发。参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2版。第124页。



[x] 海德格尔:《筑.居.诗》,载载孙兴周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00页。



[xi] 后期海德格尔对客体和事物作了严格的区分,客体指被科学认知作为对象或为某种分类体系划分的实体,事物指自然实体和艺术品等,他认为客体化会导致某种齐一化的展现,使本真受到遮蔽,故提倡让事物成为事物本来的样子,如让开花的树开花。





[xii] 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待上手之物"变成了"现成在手之物"(present-at-hand)即认识的客观对象。这如同我们在汽车坏在路上的时候会对其进行对象化思考一样,在汽车正常时,我们与车是一体的。



[xiii] 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上面的讨论就会显得平庸,读者就会反问,你说的网络空间与空间的一般(世界)有什么区别?



[xiv] 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2版。第131-152页。



[xv] 陈嘉映对此的理解是:此在作为存在者可以与他人无涉。然而就其存在而言,此在本质上就是共同此在。他人能够作为共同在世界中的存在者为某一个此在开展出来,只因为此在自己本来就是共同存在。同样,只因为自己的此在具有共在的本质结构,自己的此在才能为他人照面。参见:陈嘉映编著:《存在与时间读本》,三联书店,1999。第84页。



[xvi] 与寻视相对应,操持揭示他人的方式是顾视和顾惜,它们都有一系列残缺的样式。



[xvii]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176页。



[xviii] 倪梁康著:《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1999。第255页。



[xix] 康德的"客体性"的首要含义即物自体。参见,倪梁康著:《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第141页。



[xx] 倪梁康著:《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1999。第187页。



[xxi] 同上,第279页。



[xxii]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