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下)(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140-142页。
[lxxvi] 江小平著:《信息时代的法国》,《国外社会科学》,1999(1)。第44-49页。
[lxxvii] 甘绍平著:《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第72-87页。
[lxxviii]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76页。
[lxxix] 包利民,M·斯戴克豪思著:《现代性价值辩证论》,学林出版社,2000。第30-31页。
[lxxx] 蒙甘著:《从文本到行动:保尔.利科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98页。
[lxxxi] 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第143页。
[lxxxii] 引见,[美]波依曼:《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广州出版社,1998。第3页。
[lxxxiii] Patricia Wallance著:《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第256页。
[lxxxiv][lxxxiv] 王逢振主编:《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第172页。
[lxxxv] W.E.Bijker, J.Law(eds.)(1992),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 Sociotechnical Change, Cambridge, MA:MIT Press.
[lxxvi] 江小平著:《信息时代的法国》,《国外社会科学》,1999(1)。第44-49页。
[lxxvii] 甘绍平著:《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第72-87页。
[lxxviii]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76页。
[lxxix] 包利民,M·斯戴克豪思著:《现代性价值辩证论》,学林出版社,2000。第30-31页。
[lxxx] 蒙甘著:《从文本到行动:保尔.利科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98页。
[lxxxi] 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第143页。
[lxxxii] 引见,[美]波依曼:《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广州出版社,1998。第3页。
[lxxxiii] Patricia Wallance著:《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第256页。
[lxxxiv][lxxxiv] 王逢振主编:《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第172页。
[lxxxv] W.E.Bijker, J.Law(eds.)(1992),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 Sociotechnical Change, Cambridge, MA:MIT Press.

上一篇:为理性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