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文化批判与人的解放(上)——论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时代使命与历史局限性(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本雅明在《讲故事者》(1936) .《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1939),《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三篇文章中,勾勒了艺术在当代社会蜕变的过程。在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有代表性的艺术是史诗,它以口传方式流传;在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社会,有代表性的艺术是小说,它以印刷为传播方式;在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代表性的艺术是电影,其传播方式是机械复制。从艺术与经验的关系看,口传文学包含的是一种完满经验,现代小说包含的是一种震扰经验,电影却使人认同于一种标准的机械的系统。电影使人没有自己的体验和个性,这本身就意味着经验的丧失,同时也意味着艺术的蜕变。从艺术与作者的关系看,讲故事者在仪式和节庆的气氛中,与听众一起分享着集体经验;与讲故事者不同,小说家是孤独的,因为写作是单独进行的;与小说不同,电影的生产者,电影公司完全被商业化、企业化了。它与当代社会融为一体,按照当代社会的商业规律运行。如果说在讲故事者叙述的时候,经验的完满性使故事充满着灵气;在小说创作中,作家的孤独和个性也使作品流动着灵气;那么在电影中,由于它被商业化、技术化、世俗化了,灵气也就完全消失了。可以说,在电影艺术中,作品的完满性和观众的自足性都消失了。因为拍电影时,演员的最高目标是面向观众,面向那些决定市场价格的消费者,市场意识消灭了他的艺术灵气。电影的演出方式也泯灭着观众的完满性,在阅读小说中允许个人的沉思和想象,电影则使观众一刻也不停地跟着银幕走,不容许观众沉思、想象。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这一后工业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社会。此时,精神文化变为物资文化,与社会同一了。不仅古典的优秀艺术在当代社会失败,现代艺术的反对力量也被社会所统一。古典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高出于社会之上,它显示了意识形态和现实的矛盾,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脱节。复制艺术的发达,使每个人都能轻易地拥有艺术品,没有了与社会的疏远性。这样,古典艺术形象的否定功能消失了,它们被剥夺了对抗力量。现代艺术力图创造一种不同于现存秩序的新秩序,先锋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都在进行一种破坏工作。但是,反抗的艺术很容易被市场所吸收,所协调,从而变得毫无害处。为了获得生存权力,它们也不得不在抗议中求助于通俗的政治和商业整体,这就反过来又回到它们本来要反对的通俗性。当反抗的形象被结合到饭店、咖啡馆、商场,为工作提供松弛与快乐的时候,现代文化的否定意义就失效了。

  2.3现代艺术作为拯救的可能性

  上述艺术的蜕变,使法兰克福学派开始思考艺术的走向。马尔库塞始终认为“不妥协的否定精神”是辩证法的本质。在他看来,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理性要求对社会和自然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是合理的,但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却把控制作为唯一的目标,这样,理性在科学技术中就被异化成一种“工具理性”。如何才能恢复理性的自由本质呢?阿多诺的《美学理论》(1970)、马尔库塞的《审美向度》(1977)都对艺术本身作为社会的非同一性之物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阿多诺期望在一个已经成为“总体的管理社会”中,保持特殊的不可替换的事物,这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无法做到。而艺术的审美领域,则为这个希望保留了最后的可能性。在现代艺术而不是“大众文化”的基础上,阿多诺建立起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即否定的美学。在他看来“艺术对于社会是社会的反题”,“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艺术受社会的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阿多诺突出了艺术与社会交互作用中艺术的反作用,这样就把艺术的反作用解释为对社会进行批判。由于艺术成为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也就成为进行社会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手中的一个“武器”。

  从社会批判的角度规定艺术,艺术就被赋予了社会批判的职能。艺术对社会进行批判的途径有二:①艺术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抗争。“艺术是通过它的反社会才成了社会性的存在,而且它是自主的东西才触及了社会”。艺术“通过自己的单纯实在就批判着社会”,它不适应现有社会的规范,不使自己具有对社会有益的品格。“现代艺术所追求的是那种尚不存在的东西”,“于是,幻象蔑视着现实的统治原则”。因此,它的存在对社会就有一种否定、颠覆的能力。②与之相应,真正的艺术还具有“乌托邦”的功能,预示着对现存状况的超越,是另一种社会状况的前兆、前显现。一方面是由于“反艺术”的存在,即现代艺术的审丑特性,“艺术作品把魅力置于其外面走向异性事物”。阿多说u旨出,“对现代主义艺术表现丑陋的不满是反精神的,他们对作品及其主题的解释停留在表面上,他们未把这种丑陋理解为对精神化效力的一种检测”。另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乌托邦功能。“否定性是忠实于乌托邦的,它在自身中包容了隐秘的和谐”,只不过“它把经验现实上升到了理想”。不过,阿多诺也承认,在商品社会中,艺术要洁身自好是比较艰难的。在他看来,“艺术作品与简单的单纯性享受背离得越远,艺术作品自身所包含的东西就越有价值”,即越具有“精神性”。“精神就是艺术作品的天地,就是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东西”,或更确切地说,精神使艺术作品有所表达”。真正的作品要远离大众的需要,就又使其失去了任何实际的影响,所以它只拥有一种形式上的否定性质。由于上述原因,现代艺术具有一种特别难以理解的性质,“艺术作品的目的就是去造就非确定物的确定性”,“难解性是一切艺术所具有的谜语般特质的表现”,“未实现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的不确定域就构成了作品之谜”。

  马尔库塞阐明了与大众艺术不同的真正艺术的非同一性;阿多诺颂赞的是与大众艺术不同的现代艺术的非同一性。马尔库塞认为,真正艺术的性质在于拥有自主性,反同一性。艺术的自主性包含三层含义:①艺术服从自己的规律;②违反现实的规律;③使人们意识到变革现实的必要。由于艺术以其美学形式展示了对世界的一种新的感受和新的理解,因此它使人对其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具有否定作用,对被束缚于既定现实的人具有解放作用。

  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的革命性不在于题材内容,而在于内容变为形式。正是美学形式具有与现实的疏远性,从而对现实也具有破坏性和变革性。作品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获得自己的自主性,这种独立实体的创造过程,就包含着对语言、感受和理解的改造。因此,美学形式获得的过程和结果就展示着一条与既定现实决裂和指向超越的解放道路。美学形式之所以能展出否定与超越的向度,在于美学形式最能承载个人的主观性。

    总之,美学形式使社会、经济、历史、内容更加个人化、心理化、一方面使艺术与现存社会疏离、超越出来,从而达到对现存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另一方面,艺术又以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语言、感受和理解创造了一种新的感受、理解方式,创造了新的现实,从而给出了一种解放的允诺。即是说,现代艺术以有组织的贫乏来实现与社会的断绝,通过反讽装扮出内容和程序的统一,以特有的形式体现了否定辩证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