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封建时代,陶渊明可谓是真正的隐逸者,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出世之路,他不像后来的王维辈,象模象样地隐居终南,而心里图的依然是那条加官晋爵的捷径,陶渊明的心灵已经达到了悠然空明,澄明无碍,自由自在的境界。正是因为心灵的“空”,所以陶渊明能全身心地融入到流动的山气和美丽的夕阳中,能如此心平气和、心无旁骛地与宇宙万物相承合,在诗歌中表现出一种“空空如也”的“道”境。
看得出,在宗白华那里,无论是物质间隔的“空”,还是心灵内部的“空”,都不是真正的空无,而是鸢飞鱼跃,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倪云林有一绝句,最能写出此境:
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
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
宗白华说:“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1](P373)这大概就是宗白华所说的艺术意境之“空”的真义。
但在中国人的空间意识里,求“空”,又绝不是向无边的空间作无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庄淡庵语),低徊之,玩味之,抟虚成实,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又是宗白华创构意境的一种手法。
宗白华援引方士庶《天慵庵随笔》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方氏的这一段话,真可谓是一语道破了千百年来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秘密。确然,艺术家凭借着天赐的禀赋,感受到了宇宙万象的生命节奏,但这种沉冥中的心领神会,又必须也只有通过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具象化、肉身化,才能创化为一种生气流衍的意境。反之,宇宙万物纵然莹然万里,生机浩荡,但倘若没有艺术主体心灵情绪的激活,艺术的意境也无法生成。因此,在意境的创构中,虽然虚与实、情与景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块,但两者之间的切换、交融、流桓却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从理论上讲,虚实的融合大体要经历这么两个步骤:由虚到实和由实到虚。由虚到实,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移我情”,即把“我”对“物”的感受和情趣转移到“物”身上,使“物”也具有“我”的情感的变化,如“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
之。”[1](P74)由实到虚,古人叫做“移世界”,前面我们反复说过,客观的宇宙世界并非死的物理对象,而是一个生气回荡的生命体,它“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6](P319)因此,当主体的情绪移入客体的时候,作为有生命的客体就绝不是被动地接受,而能够积极地迎合、激发,主动地将“世界”移入到主体的感受中。意境的创化过程,就是这样一种虚与实、情与景、“移我情”和“移世界”不断地双向交融的过程。
当然,艺术意境中的虚实结合还有其哲学基础,古人认为整个宇宙就是虚与实的结合,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虚实构成了整个世界。世界又是流动不居的,而流动不居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这样,所以,宗白华说:“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3](P455)“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3](P456)“实化成虚,虚实结合,情感和景物结合,就提高了艺术的境界。”[3](P457)等等。
要之,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在现代诗学史上,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研究是深入独到的,虽然他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专门针对文学,而是遍及到绘画、音乐、建筑、雕刻等各类艺术领域,但他在很多论述中能够有效地兼及文学,注重对文学艺术共同规律的探索,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诗学精神的很好继承。宗白华像王国维一样,能有意识地把意境当作艺术探讨的一个核心范畴,他论艺术,都是以意境的创构为指归,而且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寻求艺术意境生成的哲学根源。虽然,因内在的气质和治学的风格所使然,宗白华并没有建构一个明晰的意境理论的体系,但他对意境内涵、特点及其创构的研究、他的意境研究的方法以及他对意境研究的这种执着深情,都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代诗学,更是堪为楷模,具有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老子第42章[M].
[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4]刘熙载.艺概•文概[M].
[5]老子第21章[M].
[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看得出,在宗白华那里,无论是物质间隔的“空”,还是心灵内部的“空”,都不是真正的空无,而是鸢飞鱼跃,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倪云林有一绝句,最能写出此境:
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
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
宗白华说:“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1](P373)这大概就是宗白华所说的艺术意境之“空”的真义。
但在中国人的空间意识里,求“空”,又绝不是向无边的空间作无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庄淡庵语),低徊之,玩味之,抟虚成实,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又是宗白华创构意境的一种手法。
宗白华援引方士庶《天慵庵随笔》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方氏的这一段话,真可谓是一语道破了千百年来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秘密。确然,艺术家凭借着天赐的禀赋,感受到了宇宙万象的生命节奏,但这种沉冥中的心领神会,又必须也只有通过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具象化、肉身化,才能创化为一种生气流衍的意境。反之,宇宙万物纵然莹然万里,生机浩荡,但倘若没有艺术主体心灵情绪的激活,艺术的意境也无法生成。因此,在意境的创构中,虽然虚与实、情与景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块,但两者之间的切换、交融、流桓却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从理论上讲,虚实的融合大体要经历这么两个步骤:由虚到实和由实到虚。由虚到实,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移我情”,即把“我”对“物”的感受和情趣转移到“物”身上,使“物”也具有“我”的情感的变化,如“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
之。”[1](P74)由实到虚,古人叫做“移世界”,前面我们反复说过,客观的宇宙世界并非死的物理对象,而是一个生气回荡的生命体,它“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6](P319)因此,当主体的情绪移入客体的时候,作为有生命的客体就绝不是被动地接受,而能够积极地迎合、激发,主动地将“世界”移入到主体的感受中。意境的创化过程,就是这样一种虚与实、情与景、“移我情”和“移世界”不断地双向交融的过程。
当然,艺术意境中的虚实结合还有其哲学基础,古人认为整个宇宙就是虚与实的结合,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虚实构成了整个世界。世界又是流动不居的,而流动不居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这样,所以,宗白华说:“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3](P455)“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3](P456)“实化成虚,虚实结合,情感和景物结合,就提高了艺术的境界。”[3](P457)等等。
要之,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在现代诗学史上,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研究是深入独到的,虽然他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专门针对文学,而是遍及到绘画、音乐、建筑、雕刻等各类艺术领域,但他在很多论述中能够有效地兼及文学,注重对文学艺术共同规律的探索,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诗学精神的很好继承。宗白华像王国维一样,能有意识地把意境当作艺术探讨的一个核心范畴,他论艺术,都是以意境的创构为指归,而且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寻求艺术意境生成的哲学根源。虽然,因内在的气质和治学的风格所使然,宗白华并没有建构一个明晰的意境理论的体系,但他对意境内涵、特点及其创构的研究、他的意境研究的方法以及他对意境研究的这种执着深情,都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代诗学,更是堪为楷模,具有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老子第42章[M].
[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4]刘熙载.艺概•文概[M].
[5]老子第21章[M].
[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