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良知体验审美论(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肯定自在的客观世界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人与世界意义之关系。认为只有通过良知体验(“感应之几”),世界的意义才会呈现,世界万物才会有崇高伟大、悲欢忧惧等情状,才可成为内在于人的审美对象。



三、“虚灵”态度与“体”、“觉”审美体验方式

如前所述,审美境界是王阳明的追求目标。这个目标体现在美与善、美与丑的统一中,而这种境界的获得要通过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有其自身的体验方式。王阳明认为主要有“虚灵”、“觉”、“体”几种把握审美意象的具体体验方式。

王阳明认识到,审美活动的进行,审美主体必须要保持一种“虚灵”状态,才可以进入审美体验中和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去。王阳明是在对道家、佛家“虚无”观的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虚灵”观。他说:“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23)又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24)依王阳明,道家之“虚无”只是注重个体自然生命的长寿,将自身置于纯自然物之中,而脱离社会生活。释家之“虚无”则更荒唐地将个体生命的存在本身看成是“幻相”即“空”,并弃绝自然社会而投入超验的彼岸世界的上帝的怀抱之中。即他所说的“外人伦、遗物理,而堕于空寂”。(25)无论是道家,还是释家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相反,儒家的“虚无”是“良知之虚无”,而良知之虚无,是以天地万物为体的,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有限的“小我”与无限的“大我”的统一;“上下与天地同流”,正是这种良知之虚无,犹如明镜,不为物迁所累,才保持着“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26)的佳境。所以,他说:“惟有道之士,真有以见其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彻,廓然与太虚而同体。”(27)

由此,王阳明的“虚灵”(良知之虚无)观,既继承了传统儒家美学的现实精神,又吸取了道、佛的虚无观中对个体生命及现实生活超越的某些积极因素。这使其良知体验美学将“有我”与“无我”两种境界提升为“有无之境”(陈来语)。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人生的审美化。

如果“虚灵”是审美态度的话,那么,“觉”、“体”则是具体进行审美活动的体验方法。先看“觉”。在佛教中,“觉”有觉察、觉悟之意。王阳明借用了这一术语,不过他所使用的“觉”只重于“觉悟”,强调主体对“良知”真乐之感悟和把握,具有极大的情感性、当下性和直觉性。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28)本来“觉”是主体的心理活动。在王阳明看来,在人与世界意向性沟通中,“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没有人的意识活动(良知体验),世界的意义也无法显现。世界只能作为自在的“世界”存在,没有情感和历史。在“觉”这一时刻,自然与社会融合了,人与天地万物同体,一气流通,世界向我生成了;也正这一“觉”,主体地位提高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自我心灵得到了升华,在自我醒悟中,实现了瞬间地对人生真谛的把握。

如果“觉”只注重瞬间地体验感悟人生真乐境界的“顿悟”式方法的话,那么“体”就更多地关注渐进性地品尝人生韵味的过程性方法。“体”有体验、体认、亲历等意,也就是王阳明常说的“磨”字。依他看,世界意义向人敞开,有时表现出瞬间性的呈现,但更多地表现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生、社会、历史滋味的体认或磨炼。这对于审美活动更重要,对于一个没有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的人来说,再美的花也会与他同归于寂,品尝不到其“滋味”。因此,他说:“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29)历史证明,世界意义向人呈现的程度,取决于人作为类的整体认识水平的高低。同样,对于个体也是如此,一个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只能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王阳明还十分强调对社会人生要“身亲履历”。他说:“食味之美恶,心待入口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30)又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31)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把握,都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抽象到具体,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直至“体”到它的“滋味”的过程。对审美境界(良知)的体验,更是如此。王阳明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本身就非常具有鲜明的审美意味。这充分体现在他的《泛海》一诗中,“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32)这首诗可以说是他的生活历程的写照。作为体现其精神的“良知说”,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他亲身体验社会、历史、人生的结晶。这里凝聚着他对社会历史使命和人生价值的思索,可以说是他一生中对功过、荣辱、穷达等现实生活超越的理论升华。难怪,王阳明把“此心光明”(33)作为最后的遗言。

总之,依王阳明看,良知具有伦理意味,更具有生命意味,体现了个体生命的存在。“致良知”就是对人生的最高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存在于对“良知”滋味的细细体验和品尝之中。良知体验是王阳明美学的核心。他的美学是良知体验美学。



注释:

① 在把握王阳明美学特色的过程中,我曾在拙文《论王守仁美学的体验性质》(《武陵学刊》97.1)中只提“体验”,在这里又具体深化为“良知体验”,借鉴了张立文先生的提法,但内涵上有所区别。

② 我所使用的“性灵说”是广义的,指包括诗论、画论、曲论等强调抒发个体情性的理论。这里无论时间,还是代表人物都大大增加。从明中叶开始直至近现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徐渭、唐顺之、公安三袁、李贽、汤显祖、董其昌、石涛、袁枚、龚自珍、王国维等。

③ 我认为社会形态与文化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文化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化,应该是与西方文化同步的。基于此,我认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实际上发端于明中叶阳明心学的兴起。

④⑤⑥⑦⑧《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221、1407、280、661、717页。

⑨ 《荀子·臣道篇》。

(10) 《张载集·语录下》。

(11)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点校本《二程集》,第144页。

(12)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

(13)—(33)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54、97、793、107、104、106、107、107—108、91、124、106、106、179、70、211、93、93、42、37、684、1324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