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新论(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这些论点也就可能不具有普遍意义了。其实不然。毛泽东关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论述,是《讲话》中最富于生命力的理论之一。它的科学意义将会不断地被发现。毛泽东在六十余年前针对特定情况而发的言论,与作为西方当代美学新潮之一的接受美学的某些具有学术意义的观念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源头。这说明了毛泽东由于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应用,不照搬照抄,同时又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博古通今,因此,他的许多理论往往能从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况切入,既为当时党的方针、政策作出符合实际的规定,又能提升为对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把握。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包括他的美学思想不会过时的原因。
    三、经验——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实践品格
  毛泽东的以人民为本位的大众美学在对美的本质的理解上,与一般的在书斋中产生的美学不同。一般的美学提问的方法是美在客观还是在主观,或在主客观的统一?我们都还记得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在那次讨论中提出了好几派的美学观点:如蔡仪的“美是客观”论,高尔泰等提出的“美是主观”论,朱光潜提出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提出的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黄药眠提出的“美是评价”,等等。这些观点是很不相同的,但又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其回答也是理论式的。当然,理论形态的美学理论也需要,但美是与欣赏美的实践密切相联系,还必须从行动的角度来提问。我认为,毛泽东的大众美学提问的方法恰好是从行动的实践的角度来提问的。毛泽东对美的本质问题没有直接的论述,但他的《实践论》看重的就是实践。他在《实践论》中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P287-288)在毛泽东看来,美学思想和理论也是如此。你要知道和掌握美学的真知,就得有参加美学的实践。例如,作家、艺术家要创造出美的作品来,就要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深入生活,变革生活,这样就获得了创作的源泉,才能创造出美的作品来。所以,在毛泽东的文艺讲话中,呼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但这还不够。按照毛泽东的思想是:从群众中来,还要到群众中去。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来的美的作品,是不是真的美,还要返回到群众中,由群众来检验和评判。说到底,在毛泽东美学思想的格局中,人民群众才是美的真正的实践主体。
  另外,一方面是解释世界,一方面是改造世界。而根本问题还在于改造世界。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是直接与革命的实践相联系的。无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文艺观,无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其美学思想的品格,都是实践性的。
  作为一位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为他的美学思想的实践性品格作了最好的注释。在他看来,美既不在主观,也不完全在客观,美在“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美在征服困难的跋涉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美在千百万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美在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手中;“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美在逆境的奋进与搏击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在劳动人民惊天动地的创造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美在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中。由于毛泽东的大众美学把美理解为千百万人“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因此,他在审美取向上必然侧重于崇高美、阳刚美、悲壮美、豪迈美、理想美等。这样,他在艺术创造上就不满足于现实主义,必然要求把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起来,必然要求把革命理想和革命现实结合起来,必然要求文艺更多地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必然要求文艺工作更注重普及。
  
  毛泽东把美和革命联系得如此紧密,这不是与康德的“审美无功利”相去甚远吗?是的,毛泽东的美学拒绝“审美无功利”的观点。他明确指出:“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P684)由此不难看出,毛泽东的以人民为本位的大众美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因为它已从对政策的规定提升为普遍规律的把握;它是具有革命性的,因为它公开宣布美、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把此二者统一起来,正是毛泽东美学的独特标志。
  时代发展了,情况变化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去研究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分析和新的结论。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既要坚持它,又要丰富、发展它,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郭沫若.沫若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孟子[A].诸子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1954.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9] G.格林.接受美学简介[J].文艺理论研究,1985(2).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