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日本神道的影响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9-29

  “和光同尘”之语来自《老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五十六章)“长养万物”的理念也颇近于道家,《老子》五十一章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河上公注曰:“道之于万物,非但生之而已,乃复长养,成熟、覆育”,“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也。”

  老子河上公注是伊势神道文献中引用频率最高的中国典籍,所以可以基本断定“长养万物”一语取自该书。

  度会氏大概想赋予天照大神这样的神性:虽然是主火气、具有光和热的神力以照耀万物,却不炫耀、滥用这种神力,而是内充和含敛之,与宇宙融为一体;止由气太神则具有长养万物却又不加以宰制的特性,而这些对神性的理解都与道家思想的基本观念相一致。

  三、敬神态度和修为原则的道家特征

  任何神学理论都要落实到人事,即落实到伦理和政治,伊势神道也是这样。它既运用道家“道”的宇宙论论证了神的产生及性质,也论述了人如何敬神、如何修为的问题,这就体现出伊势神道的道德和政治观,而这种道德、政治观,也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神道五部书之一的《御镇座本纪》论及人禀受神性和人的敬神态度时说:“人乃受金神之性,须守混沌之始。故则敬神态,以清净为先,谓从正式为清净。随恶以为不净,恶者不净之物,鬼神所恶也。”

  《御镇座传记》和《宝基本纪》也说:“天地开辟之明镜也,三才所显之宝镜也。当受之以清净,而求之以神心,视之以无相无位,因以为神明之正体也。”

  “斯天地人之三才,当受之以清净⑦,求之以神心,视之以无形显实⑧。”

  在伊势神道看来,人是从神那里禀受本性的,是“天下之神物”。而如上所述,神则产生于“混沌”,就是说,神具有“混沌”之性。所以人要获得神性,就必须“守混沌之始”,至于敬神的态度,最重要的则是“受之以清静”(及“清净”⑨)和“视之以无形”(或“无相无位”),只有用这样的“神心”去接受神性,才能真正达到“神明”。

  显然,“无形”“清静”“神明”等,都是道家用来形容“道”以及人如何以心体道的用语和概念。《老子》所谓“道”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无形”因而“无名”,四十一章说:“大象无形。”

  因为“无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十四章)所以超出人的视、听、触等感觉经验所能及,而具有“夷、希、微”的特性,是不能被命名的。“受之以清净,求之以神心”的文句,正本自河上公老子十四章注:“三者,谓夷、希、微也。不可致诘者,谓无色、无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当受之以静,求之以神,不可诘问而得之也。”

  《老子》主张,人要象道那样,处于“无名”“无欲”“无为”的“素朴”状态,这种境界也就是“虚静”“清静”:“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这是体“道”的最高目标,也是其基本途径。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上述思想,如它也论说“道”的“无为无形”:“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下引《庄子》仅注篇名)“无形无为”之道体现为“清”“宁”,亦即“清”“静”:“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至乐》),“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道》)。所以得道之人是“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在宥》)。“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

  (《知北游》)在《庄子》对体道境界的描述中,还出现了《老子》中没有的“神明”概念,如说:“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知北游》)这种境界,用《天下》篇的话说叫做“澹然独与神明居”。《庄子》之后,“神明”观念依然在道家之学中延续,如稷下道家的文献中有:“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管子·心术上》)“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莫之能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淫,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管子·内业》)而这种“神明”概念在儒、墨等诸家是极少见的。

  在伊势神道看来:“人乃天下之神物也,莫伤心神。神垂以祈祷为先,冥加以正直为本。任其本心,皆令得大道。”“人乃天下之神物,须掌静谧;心乃神明之主,莫伤心神。神垂以祈祷为先,冥加以正直为本。”

  这两段话所依据的是河上公老子二十九章注:“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不可以有为治。”

  既然“人乃天下之神物”,就要以“神心”来接受神性,因此“心神”对人来说是至为重要的,“心乃神明之主”,所以要“莫伤心神”,而保心的基本方法还是“清静”(“须掌静谧”),要“任其本心,皆令得大道”,这样才能通过虔诚的祈祷获得神的降临。这种通过“清静”的方法保养神明之心,以及从道、得道的思想,完全是道家的思路。而对于这种本教尊奉的基本修为思想,伊势神道有充分的自觉,所以其崇拜神只的方式与佛教不同:“神人守混沌之始,屏佛法之息。”这种道家式的养心思想体现在祭祀神只上就是:“祭神,清净为先。我镇以得一为念也。”

  这里的“得一”无疑是来自《老子》,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伊势神道是用《老子》“得一”的思想为敬神、祭神的宗教体验作出哲理的解释。“得一”也就是“得道”。这种“得一”境界在《庄子》中则表述为“道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而圣人也正是以此为基础来实现对天下的治理的,即《老子》所谓“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以道莅天下”(六十章)。伊势神道也由此阐发了其政治理念:“任其本誓,皆令得大道者,天下和顺,日月精明,风雨以时,国丰民安。”

  “经营宫室而恢弘大业,光临六合。司牧人神,能世阐玄功,时流至德,以镇元元。上则答干灵授国之德,下则崇神养正之心。拨灾反正,德伴覆焘,道协造化,是以普天人民,禀气怀灵,何非得处。故与天地而无穷,将金石而不朽焉。实人民自然之德,合古便今也。”

  这里表达了一种统治者遵从大道、涵养至德,从而使万民各得其所(“普天人民,禀气怀灵,何非得处”“人民自然”)的治理天下的理想,颇近于道家。其中“得大道”“玄功”“至德”“道协造化”“自然之德”等用语,都带有鲜明的道家色彩。道家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就是“尊道贵德”,“以道莅天下”,以“玄德”治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下太平、和顺。如《老子》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三十五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六十五章)道家称这种治理模式是“无为”而“自然”:“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这些理念显然为伊势神道所吸取。

  至于伊势神道中把“镜”加以神化的思想,早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成书时期就形成了。伊势神道承袭这种思想,把“明镜”看做宇宙万物生成的一个环节:“一气化为天地,天地化为鬼神,鬼神化而为明镜。是斯日月变化,水火德用,万物大意也。”

  也就是宇宙和人心之根源,无形之镜就是“神明”的体现,“镜者,灵明心镜也。万物精明之德,故照混沌之前,皈元始之要。……故以无相镜为神明御正体也。”

  这种神化镜并将其看作是人之神心的体现的思想,其来源显然是道家道教。《老子》云:“涤除玄鉴,能毋疵乎?”

  (十章)“玄鉴”就是玄妙之镜,可以洞彻大道、观照天地万物。这里实是以镜喻心。《老子》认为,只有让这面形而上之镜无比洁净(“无疵”),才能体悟大道。《庄子》讲得更详细:“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道》)这是把圣人之心比作镜,说它是“天地之鉴”“万物之镜”,其特点是“应而不藏,胜物不伤”,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