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有人认为,布贝尔所说的“我与你”的关系真诚地表现了两个具有主体性的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没有自己所追求的现实利益,双方都不把对方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是真诚地欣赏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赏识、欢迎和肯定。(见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页。)虽然这种认识在教育学界较为普遍,但是把布贝尔的“我与你”视做作为主体的“我”与作为主体的“你”之间的关系却不能不说是一种曲解,因为当把“你”“我”视做“主体”时,便必然存在着作为“你”“我”之对立面的“客体”,且不论能否真的把“你”“我”同时视做主体,即使能够,那么由作为主体的“你”“我”所构成的仍然是主、客二分的世界。而布贝尔所力图消解的却正是人们对于世界的主、客二分的认识。也就是说,他用“我与你”所指称的是一个没有主、客体的关系世界,是“一种面对面的、亲密无间的人格关系”。(见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3页。)
③ ④ ⑤ 转引自王齐《走向绝望的深渊──克尔凯廓尔的美学生活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第110页,第112、110页。
⑥ 石中英教授在其专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185页)中说自己试着在教育学的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做了些“解蔽”的工作,以还教育学活动本来的、真实的面目。他所谓的“解蔽”当是指荀子的“兼陈中衡”的方法,“就是尽力把事情的全部可能都展现出来,然后认识主体站在一个中间的立场关照取舍,以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笔者在和石中英教授讨论苏格拉底法时,他告诉我苏格拉底法亦应是“解蔽”之法,我在此接受了他的观点。不过我并不能够把教师教育的全部可能都展现出来,而只是就个人的认识,结合存在主义的思想主题,展示教师教育之一“蔽”──“生存之蔽”。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2]布贝尔.品格教育[A].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George F.Kneller.Existentialism and Education[M].Philosophical Library,Inc,c1958,134.
[4]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46.
[5]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