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热点题盘点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审读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170套,古诗词鉴赏题就达近百首。细细品读这些诗词,内容含蓄,意境幽远,手法灵活,语言凝练,让人感动,给人启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鉴赏重点考查学生的感悟体会、审美分析、体验表达等综合性能力。选材上,课内外兼备,名篇居多;命题内容上稳中有变,角度灵活;考查方式上综合性程度高,主客观兼备,主观题是主流,比较鉴赏题较少。下面笔者就撷取各地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热点题,来谈谈命题者的出题角度。
一、感知艺术形象
诗词的艺术形象指的是诗词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的具体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即意象)。感知古诗词的艺术形象,必须根据诗词描写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深刻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与典型意义。形象的意义包括作者的情感、理想、情操等。有时诗句中运用了含蓄、象征、双关、比拟等手法,就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人世际遇,展开联想,深入分析。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江苏泰州市:“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江苏宿迁市:“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甘肃天水市:“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例1.(2011年湖北黄冈、鄂州、随州卷)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试题评析】对于景物形象,平时要积累其寓示或象征的固定意义,并结合诗句关键词与细节体会其特点和蕴含的情感。鉴赏人物形象,要充分感知人物的精神内涵,有时还要注意形象是以比喻或比拟的方式出现。感知理解时,要识别形象及身份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或性格如何,形象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等等。这道题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抓住“白头”“搔短”“不胜簪”等显露的形象特点,结合全诗“感”“恨”的情感基调,就能体察诗人内心的感情、精神和品质。
【答案示例】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品析炼字佳句
品析炼字佳句,是中考古诗词鉴赏关注的热点,是理解诗词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有效途径。古诗词讲究炼字炼句,以期获得语言上独特的审美效果和特殊的艺术魅力。炼字,主要是领会关键性动词、形容词及诗眼、词眼;佳句,主要是品评具有哲理、比喻、暗示、象征、抒情等意味的句子。解题时通常先要明确手法;再阐明其语表义,有时还要挖掘它的深层义或言外之意;然后展开想象,描绘该句景象或形象;最后点明其思想感情、表达作用、创设意境或艺术效果。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广西河池市:“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浙江义乌市:“‘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河北省:“简析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2.(2011年四川泸州卷)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①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②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试题评析】这道题是纯粹的语言赏析题,既要体会“飞”的多重意蕴,又要体会名句的妙处,词句均有,从表及里,充分挖掘诗歌表情达意的内涵。古人讲究篇中炼句,句中炼字,鉴赏炼字,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内容与形式兼顾的原则,应联系全诗的主旨、情思、艺术境界从遣词、造句、色彩、动静、修辞、效果等不同方面来体会。诗前两句景中含情,联系下句船速之快和“注”中“进京待选”,就可从表层描绘中感受花飞的盛景和从深层衬托中感受花飞的心情。后两句写云,写诗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有诗人富有情趣的错觉,又有诗人“与云俱东”的抱负和信心,同时还蕴含哲理。
【答案示例】①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②运用了静中见动(或以动衬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描述意境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简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体会意境,就要反复揣摩诗词中融入情感的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感受“此时”“此景”“此人”的“此情”,从而把握诗词的画面气氛和思想感情。解题时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抓住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二是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三是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浙江湖州市:“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四川成都市:“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陕西省:“一切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例3.(2011年广东清远卷、河北承德卷)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试题评析】中考对意境的赏析,基本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具体生动的画面。描述画面,也需要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否则所描绘的画面就与作者所表达的情境不符。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充分展现诗词中形象的特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形象生动。有时还需把营造的氛围或图景用一句话点示出来。此题要抓住初春景物“莺”“燕”的特征,充分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
【答案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啼鸣;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在湖边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四、把握情感主旨
诗词中会倾注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近年来,情感主旨类试题一直是诗词鉴赏的一个热点。古诗词思想感情鉴赏,可以细化为几个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诗人或形象的情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等。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一般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怀古伤今、愤世嫉俗、寄情山水、烦闷抑郁等。要想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就要从诗词标题、反映的题材、关键词句、形象意境、作者生活时代与人生经历等方面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显露感情的词句和后部分议论、抒情的核心词句。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云南德宏州:“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青海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湖南娄底市:“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4.(2011年江苏泰州卷)阅读杜甫的《不见》一诗,完成下题。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试题评析】诗词中的情感主旨,可以是具体的心情感受,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神;可以是集中单一的抒发,也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此诗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感悟和局部理解的能力,解答时应分四步:读全诗语句,揣题目注释,抓意象情词,悟感情倾向。从题目、注释和内容可知写的是对李白的怀念,抓住诗中表露情感的词语(如“哀”“怜”)和形象的刻画(李白的奇才、世人的嫉恨及诗人的感叹),以及颔联的对比和尾联的渴盼,就可明确诗人情感的指向,进而归纳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一、感知艺术形象
诗词的艺术形象指的是诗词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的具体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即意象)。感知古诗词的艺术形象,必须根据诗词描写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深刻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与典型意义。形象的意义包括作者的情感、理想、情操等。有时诗句中运用了含蓄、象征、双关、比拟等手法,就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人世际遇,展开联想,深入分析。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江苏泰州市:“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江苏宿迁市:“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甘肃天水市:“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例1.(2011年湖北黄冈、鄂州、随州卷)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试题评析】对于景物形象,平时要积累其寓示或象征的固定意义,并结合诗句关键词与细节体会其特点和蕴含的情感。鉴赏人物形象,要充分感知人物的精神内涵,有时还要注意形象是以比喻或比拟的方式出现。感知理解时,要识别形象及身份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或性格如何,形象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等等。这道题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抓住“白头”“搔短”“不胜簪”等显露的形象特点,结合全诗“感”“恨”的情感基调,就能体察诗人内心的感情、精神和品质。
【答案示例】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品析炼字佳句
品析炼字佳句,是中考古诗词鉴赏关注的热点,是理解诗词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有效途径。古诗词讲究炼字炼句,以期获得语言上独特的审美效果和特殊的艺术魅力。炼字,主要是领会关键性动词、形容词及诗眼、词眼;佳句,主要是品评具有哲理、比喻、暗示、象征、抒情等意味的句子。解题时通常先要明确手法;再阐明其语表义,有时还要挖掘它的深层义或言外之意;然后展开想象,描绘该句景象或形象;最后点明其思想感情、表达作用、创设意境或艺术效果。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广西河池市:“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浙江义乌市:“‘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河北省:“简析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2.(2011年四川泸州卷)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①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②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试题评析】这道题是纯粹的语言赏析题,既要体会“飞”的多重意蕴,又要体会名句的妙处,词句均有,从表及里,充分挖掘诗歌表情达意的内涵。古人讲究篇中炼句,句中炼字,鉴赏炼字,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内容与形式兼顾的原则,应联系全诗的主旨、情思、艺术境界从遣词、造句、色彩、动静、修辞、效果等不同方面来体会。诗前两句景中含情,联系下句船速之快和“注”中“进京待选”,就可从表层描绘中感受花飞的盛景和从深层衬托中感受花飞的心情。后两句写云,写诗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有诗人富有情趣的错觉,又有诗人“与云俱东”的抱负和信心,同时还蕴含哲理。
【答案示例】①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②运用了静中见动(或以动衬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描述意境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简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体会意境,就要反复揣摩诗词中融入情感的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感受“此时”“此景”“此人”的“此情”,从而把握诗词的画面气氛和思想感情。解题时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抓住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二是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三是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浙江湖州市:“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四川成都市:“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陕西省:“一切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例3.(2011年广东清远卷、河北承德卷)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试题评析】中考对意境的赏析,基本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具体生动的画面。描述画面,也需要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否则所描绘的画面就与作者所表达的情境不符。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充分展现诗词中形象的特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形象生动。有时还需把营造的氛围或图景用一句话点示出来。此题要抓住初春景物“莺”“燕”的特征,充分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
【答案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啼鸣;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在湖边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四、把握情感主旨
诗词中会倾注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近年来,情感主旨类试题一直是诗词鉴赏的一个热点。古诗词思想感情鉴赏,可以细化为几个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诗人或形象的情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等。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一般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怀古伤今、愤世嫉俗、寄情山水、烦闷抑郁等。要想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就要从诗词标题、反映的题材、关键词句、形象意境、作者生活时代与人生经历等方面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显露感情的词句和后部分议论、抒情的核心词句。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云南德宏州:“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青海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湖南娄底市:“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4.(2011年江苏泰州卷)阅读杜甫的《不见》一诗,完成下题。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试题评析】诗词中的情感主旨,可以是具体的心情感受,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神;可以是集中单一的抒发,也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此诗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感悟和局部理解的能力,解答时应分四步:读全诗语句,揣题目注释,抓意象情词,悟感情倾向。从题目、注释和内容可知写的是对李白的怀念,抓住诗中表露情感的词语(如“哀”“怜”)和形象的刻画(李白的奇才、世人的嫉恨及诗人的感叹),以及颔联的对比和尾联的渴盼,就可明确诗人情感的指向,进而归纳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上一篇: 新课标下对推动名著阅读的作用
下一篇: 中考阅读新亮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