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阅读状况实证调查的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据报载,中小学生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籍(不含读报)超过一小时的逐年减少,而且以阅读流行、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这与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中提出的中小学生阅读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谓的阅读能力是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应用和反应的能力。它既包括运用文章中信息的能力,也包括运用文章以外的知识的能力,具体包括对文章总体理解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释文章的能力、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的能力、对文章结构进行评价的能力。此外,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意识、生活情趣也有重大影响。因此,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是我们每—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正基于此,我们对上海市普陀区内部分中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形式、阅读时间、阅读原因等方面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来探讨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整合各方力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率。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1年上半年,我们对区内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目的有二:第一,通过调查,了解普陀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在区域层面上开展阅读指导工作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调研的范围为普陀区内20所中小学,其中小学10所、初中7所、高中3所。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基本题型为选择题。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83份,有效问卷1945份。问卷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学生课外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的原因以及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一)学生喜爱的阅读方式
我们对学生最常用的阅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纸质阅读依然是学生比较喜爱、比较常用的阅读方式。不过高中生的纸质阅读率明显低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基本不阅读的学生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
(二)学生阅读的时间
我们对学生每周平均的阅读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纸质阅读时间呈递减的趋势,而上网阅读的方式更被高中生所接受。
(三)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
我们对学生阅读新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3):
本题是单项选择题,对学生阅读新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阅读的学生呈上升趋势,并占主导地位。而受教师推荐、同学介绍、家长指定等外界因素影响选择阅读的学生呈递减趋势。
(四)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我们对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4):
此题为单项选择题。表4显示,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仍以课业负担重居首,其次为没有自己喜爱的图书、教师家长不支持阅读等客观因素。
二、情况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悲观,不喜爱阅读的学生仅占10%左右。
在阅读方式方面,传统的纸质阅读依然是学生比较喜爱的阅读方式。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看纸质图书才是阅读,上网浏览文学作品、看电子书刊也应该算作阅读,它是纸质阅读的延伸。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选择上网阅读的学生逐步增加。当然,这也与小学生家长害怕上网影响孩子视力、担心小孩受到网络负面影响而不允许孩子上网有关。
在阅读时间方面,小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或报纸杂志50分钟左右,而初中、高中学生每天书面阅读平均少于40分钟。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网络浏览时间呈明显增长之势,高中生上网浏览时间与书面阅读时间相差不多。如果不是课业负担较重的因素,此数字可能还会上升。
在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方面,小学生受教师、家长、同学的影响较大,自主阅读需求并不强烈。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是最为必要与关键的,因为此时学生的可塑性最大。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外界的影响趋弱,受自主阅读需求或媒体推介的影响更趋明显。因此,此时通过媒体的推荐,效果可能更加好。
在影响学生阅读因素方面,仍以学生课业负担重为主因。但是,在初中、小学学业负担相对较轻的年段,教师、家长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与缺乏学生自己喜爱的图书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向学生推荐好书、师长鼓励学生阅读显得十分必要。
正基于此,我们对上海市普陀区内部分中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形式、阅读时间、阅读原因等方面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来探讨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整合各方力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率。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1年上半年,我们对区内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目的有二:第一,通过调查,了解普陀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在区域层面上开展阅读指导工作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调研的范围为普陀区内20所中小学,其中小学10所、初中7所、高中3所。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基本题型为选择题。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83份,有效问卷1945份。问卷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学生课外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的原因以及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一)学生喜爱的阅读方式
我们对学生最常用的阅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纸质阅读依然是学生比较喜爱、比较常用的阅读方式。不过高中生的纸质阅读率明显低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基本不阅读的学生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
(二)学生阅读的时间
我们对学生每周平均的阅读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纸质阅读时间呈递减的趋势,而上网阅读的方式更被高中生所接受。
(三)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
我们对学生阅读新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3):
本题是单项选择题,对学生阅读新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阅读的学生呈上升趋势,并占主导地位。而受教师推荐、同学介绍、家长指定等外界因素影响选择阅读的学生呈递减趋势。
(四)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我们对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4):
此题为单项选择题。表4显示,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仍以课业负担重居首,其次为没有自己喜爱的图书、教师家长不支持阅读等客观因素。
二、情况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悲观,不喜爱阅读的学生仅占10%左右。
在阅读方式方面,传统的纸质阅读依然是学生比较喜爱的阅读方式。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看纸质图书才是阅读,上网浏览文学作品、看电子书刊也应该算作阅读,它是纸质阅读的延伸。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选择上网阅读的学生逐步增加。当然,这也与小学生家长害怕上网影响孩子视力、担心小孩受到网络负面影响而不允许孩子上网有关。
在阅读时间方面,小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或报纸杂志50分钟左右,而初中、高中学生每天书面阅读平均少于40分钟。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网络浏览时间呈明显增长之势,高中生上网浏览时间与书面阅读时间相差不多。如果不是课业负担较重的因素,此数字可能还会上升。
在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方面,小学生受教师、家长、同学的影响较大,自主阅读需求并不强烈。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是最为必要与关键的,因为此时学生的可塑性最大。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外界的影响趋弱,受自主阅读需求或媒体推介的影响更趋明显。因此,此时通过媒体的推荐,效果可能更加好。
在影响学生阅读因素方面,仍以学生课业负担重为主因。但是,在初中、小学学业负担相对较轻的年段,教师、家长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与缺乏学生自己喜爱的图书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向学生推荐好书、师长鼓励学生阅读显得十分必要。
上一篇: 从《论语六则》看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
下一篇: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多元解读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