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文献导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以英文科技文献阅读促进学员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等其它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主要围绕着阅读能力训练、英语学术论文撰写能力训练以及国际学术交流训练三个环节展开。
其中,研究生英文科技文献阅读能力训练旨在让研究生学习更多的专业词汇、术语并了解其用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阅读和翻译专业书刊文献的能力,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过程以及基本的翻译技巧,提高阅读翻译科技文献资料的质量和速度,以达到英语科技文献导读教学的基本要求。[1]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尝试采用逆行式教学方法,即教员先集中讲解论文中出现的常用专业术语、表述方法以及句式结构,试行每堂课要求研究生按规定进度先自译(不提倡讨论)再讲解的教学法。教学进度按国家对助工及工程师考核的量化标准,从1000~2000字符/小时的范围循序渐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员应对研究生严格要求,课堂上完不成的课后必须补足,按时收缴翻译,并评定成绩作为总评依据,对译文中典型或共通性的错误则在课上加以讲解,通过正确与错误译文对比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兴趣与动力,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阅读翻译科技文献资料的质量和速度的目的。
英语学术论文撰写能力训练是本课程的重点环节,可以尝试采用合作完成任务教学法,分阶段进行实施。[2] 第一阶段重点介绍英文摘要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安排一定数量文章摘要的写作,要求学生在摘要中正确选用人称、动词时态和语态,正确选用专业词汇;第二阶段重点讲解英文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介绍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的特点,和研究生一起研究这些期刊对论文投稿的撰写要求,并引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选择适合的刊物进行论文撰写投稿。授课教员可以在研究生中征集几篇英文论文初稿,作为上课的范文,课堂上首先请范文作者介绍论文写作背景、内容新意所在、与投稿目标杂志水平的吻合程度以及该杂志作者指南中的投稿要求等,然后由授课教员和研究生共同审阅、修改论文初稿,寻求和体会规范、准确、连贯、易懂的学术英文表达法。通过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比较教学,更易加深研究生对英文论文撰写技巧的体会,教学效果更显著。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及时地提供指导和帮助,实践性强,学以致用,真正实现了外语对于专业的工具作用。
国际学术交流训练虽然不作为本课程的重点环节,但可作为读、写、说综合能力应用培养环节,安排在本课程实施的后半时段进行,与前两个教学环节配合展开,在具体实施上,可尝试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例如,可以以研究生研究课题为题,分组课下准备,课上模拟召开国际会议。每位发言者通过阅读相关英文资料,撰写出200~300字的英文摘要,站在讲台上宣读或者演讲。这种场景化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极大地激发广大研究生的学习术交流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四、多样化考核方法
测试仪器类研究生英文文献导读课程将采用综合评定法,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从学习表现、文献阅读、英文论文撰写、综合应用等方面,对研究生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进行全面考察。
学习表现主要是在课堂精讲过程中,有意识给出部分专业词汇或复杂句型,让学生回答,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做记录,以此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文献阅读考核主要是通过指定某一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毕,采用抽查汇报法,随机选出一部分学生,给每个人5~10分钟的时间讲解所阅读的内容,按其理解程度评分。英文论文撰写能力考核主要通过外文期刊或国际会议投稿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要求每位研究生在本课程结课时都必须上交一篇英文学术论文,主要审核其学术英文表达方法是否规范准确、表达清晰。综合应用考核主要结合国际学术交流训练环节进行,授课教员根据发言者的表现、各小组成员上交的交流材料等进行综合评分。
五、结束语
开设研究生英文文献导读课程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从师资建设、教学策略等方面转变授课思路,提升教学理念。[3] 教师除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外,还应转变教学态度,抓住重点,结合科技文献阅读、翻译技巧,采取课堂讨论、精讲与练习结合模式及多媒体辅助模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考核方式为手段,促进研究生自我学习,真正提高研究生专业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宝萍.构建主义指导下的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5):186~187
2 顾飞荣.博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合作完成任务法”的理论与时间[J].中国农业教育,2008(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