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语文”的教学方式(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四
对语文要尽到我们的天职,一定要让语文回归“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正道。这就牵涉一篇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篇作品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水是H和O的化合物,若H跟O说拜拜,或者O向H道再见,水就不是水了。这个比喻也许蹩脚,因为世间毕竟还有单独存在的H和O,但语文却没有可以离开内容的形式,也没有可以离开形式的内容,有的只是读者阅读时的不同视角和侧重。客观而言,任何读者阅读一篇文章,先接触到的肯定是文章作为文字的物质存在,就是它在空间里由笔画组成的一个个文字(听,首先是听到在时间中延续的一个个声音),它们是如何组合起来的,这就是所谓形式,任谁都不可能越过形式直接攫取内容。不过,其他课程的教师往往只是把形式当作通向内容的跳板,他们关注的是内容,对怎么说的形式似乎没有兴趣;而我们语文老师虽然在关注形式的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内容撇在一边不管不顾,但关注的重点始终是课文如何表达某一内容的形式。一篇《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社会老师就只钻研五四运动到底有何历史意义,而语文老师的着眼点是课文如何述说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遣词造句上有何特色,有何借鉴之处。社会老师关注的是内容,尽管他们客观上也看到形式;而语文老师要看形式,同时也要看内容。正如“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文不是没有形式,也并不缺乏运用语言文字精确妥帖之处,而是我们有的语文老师缺乏一双看形式的眼睛,硬是让“精确妥帖”在眼皮底下给溜走了。形式与内容的功能功用不一样,既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取一而足的事。这好比甲、乙两位都从A地向B地走,甲意在健身,走得自在随意;乙的目的是了解、熟悉这条路怎么走,就必须记住何处转弯、何处有何标志等等。语文和别的课都在让学生读写听说,但目的不同,教学内容(不是课文内容)、方式方法当然也就有所区别。
“田园荒芜胡不归”?我们一定要立足语文,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工细作;不要总是太过热心地为别的课程“打下手”,或毫无自尊地到别人的饭碗里“扒饭吃”。我们语文课要挺起腰杆,发表严正的“独立宣言”,完成自己的“独当之任”,成就自己的独立人格!
五
或问:你如此强调语文的“独当之任”,是否忽视了语文与别的课程的同当之任,是否语文的“独当之任”要以牺牲课程共当之任为代价?答曰:同当之任者,立人也。具体地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我以为这是一个必须澄清的误会:“同当之任”之“同”,不是说各门课程一定要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内容进行同样的教育,而是指每门课程的老师都要怀着立人的意识和热情,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各尽所能,各尽其责。我们语文的特长、优势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只不过这种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是渗透在学生对课文遣词造句精确妥帖的体验、领悟之中,而不是在此之外进行思想、道德的说教。也就是说“独当之任”与“同当之任”,对我们语文来说,不但并不对立,恰恰相反,是相辅相成、共荣双赢的。如果我们语文课程能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以为就是最成功的、非常了不起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此,我不得不重复我讲过多次的老话:只有百分百的语文课,人文渗透才有最强大、最深刻的教育效果。我们有的同志,似乎总是对“语文”不太信任,不太放心,总是担心她会误入歧途,根子就是把语文和人文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六
基础教育中的各门课程都有自己可靠的学科支撑,“数学”有数学的支撑,“物理”有物理学的支撑,“地理”有地理学的支撑,“生物”有生物学的支撑,等等,唯独我们“语文”没有一门与之相应的语文学的支撑。这就难怪语文会成现在这样任人打扮、任人解读了。为此,我建议,我们应当建设一门新的语文学。语文学古已有之,就是所谓音韵学、训诂学,也就是所谓“小学”。我所说的新的语文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而是基于语用学、语言美学、哲学解释学的“言语学”。它不是语用学、语言美学、哲学解释学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有机融合。新的语文学的建设,有待于语言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语文教育家的共同努力。这事急不来,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前进!
最后,我要提醒的是,即使我们有了新的语文学,也千万不能以为这就是万灵仙丹。语文老师还是得自己下工夫去读一些基本的文化典籍、文学作品,没有这个底子,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呢?近些年来,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对语文老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重视不够,甚至完全忽视,这一点亟待改进
对语文要尽到我们的天职,一定要让语文回归“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正道。这就牵涉一篇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篇作品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水是H和O的化合物,若H跟O说拜拜,或者O向H道再见,水就不是水了。这个比喻也许蹩脚,因为世间毕竟还有单独存在的H和O,但语文却没有可以离开内容的形式,也没有可以离开形式的内容,有的只是读者阅读时的不同视角和侧重。客观而言,任何读者阅读一篇文章,先接触到的肯定是文章作为文字的物质存在,就是它在空间里由笔画组成的一个个文字(听,首先是听到在时间中延续的一个个声音),它们是如何组合起来的,这就是所谓形式,任谁都不可能越过形式直接攫取内容。不过,其他课程的教师往往只是把形式当作通向内容的跳板,他们关注的是内容,对怎么说的形式似乎没有兴趣;而我们语文老师虽然在关注形式的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内容撇在一边不管不顾,但关注的重点始终是课文如何表达某一内容的形式。一篇《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社会老师就只钻研五四运动到底有何历史意义,而语文老师的着眼点是课文如何述说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遣词造句上有何特色,有何借鉴之处。社会老师关注的是内容,尽管他们客观上也看到形式;而语文老师要看形式,同时也要看内容。正如“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文不是没有形式,也并不缺乏运用语言文字精确妥帖之处,而是我们有的语文老师缺乏一双看形式的眼睛,硬是让“精确妥帖”在眼皮底下给溜走了。形式与内容的功能功用不一样,既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取一而足的事。这好比甲、乙两位都从A地向B地走,甲意在健身,走得自在随意;乙的目的是了解、熟悉这条路怎么走,就必须记住何处转弯、何处有何标志等等。语文和别的课都在让学生读写听说,但目的不同,教学内容(不是课文内容)、方式方法当然也就有所区别。
“田园荒芜胡不归”?我们一定要立足语文,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工细作;不要总是太过热心地为别的课程“打下手”,或毫无自尊地到别人的饭碗里“扒饭吃”。我们语文课要挺起腰杆,发表严正的“独立宣言”,完成自己的“独当之任”,成就自己的独立人格!
五
或问:你如此强调语文的“独当之任”,是否忽视了语文与别的课程的同当之任,是否语文的“独当之任”要以牺牲课程共当之任为代价?答曰:同当之任者,立人也。具体地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我以为这是一个必须澄清的误会:“同当之任”之“同”,不是说各门课程一定要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内容进行同样的教育,而是指每门课程的老师都要怀着立人的意识和热情,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各尽所能,各尽其责。我们语文的特长、优势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只不过这种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是渗透在学生对课文遣词造句精确妥帖的体验、领悟之中,而不是在此之外进行思想、道德的说教。也就是说“独当之任”与“同当之任”,对我们语文来说,不但并不对立,恰恰相反,是相辅相成、共荣双赢的。如果我们语文课程能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以为就是最成功的、非常了不起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此,我不得不重复我讲过多次的老话:只有百分百的语文课,人文渗透才有最强大、最深刻的教育效果。我们有的同志,似乎总是对“语文”不太信任,不太放心,总是担心她会误入歧途,根子就是把语文和人文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六
基础教育中的各门课程都有自己可靠的学科支撑,“数学”有数学的支撑,“物理”有物理学的支撑,“地理”有地理学的支撑,“生物”有生物学的支撑,等等,唯独我们“语文”没有一门与之相应的语文学的支撑。这就难怪语文会成现在这样任人打扮、任人解读了。为此,我建议,我们应当建设一门新的语文学。语文学古已有之,就是所谓音韵学、训诂学,也就是所谓“小学”。我所说的新的语文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而是基于语用学、语言美学、哲学解释学的“言语学”。它不是语用学、语言美学、哲学解释学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有机融合。新的语文学的建设,有待于语言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语文教育家的共同努力。这事急不来,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前进!
最后,我要提醒的是,即使我们有了新的语文学,也千万不能以为这就是万灵仙丹。语文老师还是得自己下工夫去读一些基本的文化典籍、文学作品,没有这个底子,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呢?近些年来,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对语文老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重视不够,甚至完全忽视,这一点亟待改进
上一篇: 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