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或者说接受者,其素养主要与智力、兴趣、学习方法有关。但现阶段通过高考选拔的胜出者其智力性因素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和数学本身的魅力,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学习动机,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厌烦心理,解除数学对学生的精神压力,创造出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心态环境。帮助学生尽快地熟悉大学数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应遵循的程序,引导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使它们从中学阶段初等数学狭隘的经验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去面对高等的、一般的、抽象的数学,这种飞跃正是学生开始进入学习、发展思维,提高技能与技巧,充分发挥学习潜能的阶段,是从处理个别与具体问题转变到一般的抽象问题的质的飞跃。
坚持每年进行全校数学竞赛即数学建模竞赛选拔,从2009年开始,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湖北赛区的比赛,并于2010年在同类院校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省级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5人);2011年更是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突破性成绩(省级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9人);同年,数学建模竞赛也一改参赛多年成绩不够突出的状态,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突破。极大地鼓舞了师生们数学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5)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多样化:
丰富教学层次:通过全校数学竞赛选拔,分别针对一年级和二、三年级开设了数学竞赛培训班和数学建模培训班,同时还开设了《高等数学应用选讲》、《数学史、数学文化选讲》及《数学模型》等选修课,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趣味性,增加了教学层次,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求。
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联合教务处,学工部举行了全校性的大型数学学习经验交流会,大力表彰在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中的获奖学生,请获奖者以及考研数学高分获得者介绍数学学习的经验,在全校的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注重教学细节,充实习题课: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同时,增加习题课或课堂讨论,作为实现教学目标,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教学互动,巩固相关章节内容的手段;及时讲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缘由,尤其是同一题错误答案较多时,应从不同的方面加以分析,解决习题中的典型错误。
教学方法立体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上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受到广大学生的关注,也为青年教师教学提供了教学规范和参考。
重视教材及配套建设:长期使用经典教材其突出的问题就是题型老化,为此我们配套编写了辅导教材,为学生提供近年来研究生考试和数学竞赛的常见题型和典型例题,内容更符合教学需要;同时,我们还编写了并出版了与教学内容同步的习题册供学习者使用。
围绕公共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倾注了老师们大量的心血,脚踏实地地做了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种教学资料从无到有,由简至精,课程教学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好评。通过各种综合性手段改进教学各个环节,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配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能够促进课程建设,完善教学改革,推动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方瑛.对于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教学与研究,2009.3.
[3] 赵春兰,霍玉珍.非智力性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教学与研究,2008.3.
[4] 纪跃芝,李纯净,屈鸿雁.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