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学生评教”机制的调查与改革(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二、改革势在必行

  1.构建合理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学生评教”表和“学生评教”指标的规范与完善,直接决定着教学评价的质量。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引导学生正确评教,增强“学生评教”可信度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重点关注评价指标设计理念,全面调研: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优势与不足,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其个性特点;充分尊重教师,了解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关注和认识;明确管理部门教学质量监控的要求等。
  “学生评教”指标选择原则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互性。由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方案,学生参与设计,教师参与修改,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学生评教”指标的客观、公正。第二,全面性。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不同课程建立“学生评教”指标库,指标库可以再设置不同的模块,模块内容可以包括核心问题、机动问题及自选问题,问题总量要以满足学生评价意愿为前提。建立“学生评教”指标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定“学生评教”指标的属性及组成结构非常关键。同时还要组织抽样测试,对“学生评教”指标的有效性进行校正。第三,灵活性。“学生评教”指标的构建要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确保“学生评教”的准确性。定量评价以指标库为核心,按五个等级标准运行:评价等级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90分)“基本满意”(50~70分)“不满意”(30~50分)和“非常不满意”(0~30分)五个等级。定性评价要求学生用翔实的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主观题目的设计更能使任课教师获得建设性的意见。
  2.改革“学生评教”具体操作程序。第一,调整“学生评教”时间。以往“学生评教”都是放在本学期末,下一学期该班学生未必继续跟着本班教师学习该课程,容易导致“学生评教”时态度不认真、随意性较大。如果将“学生评教”活动安排在每学期中期进行,不但可以及时敦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能使学生及早受益,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第二,多种评教手段共存。“学生评教”的总评成绩可以设定为:期中评价指标库打分(60%)+各种形式学生调研(15%)+期末效果检验(25%)。多种评教手段共存有利于保证教师个性发展,更是实现“学生评教”成绩真实性的重要保证。
  第三,提高学生积极性。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设置相应权限,将学生评教活动与学生选课相联系,只有如期评教的学生才有资格进行选课。与学生管理部门协作,教育学生认识到评教的严肃性、不可替代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学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
  第四,启动申诉。教师申诉过程是调动教师教学热情的重要环节。教师对“学生评教”成绩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教师申诉过程可以设在期末效果检验之前。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提出的异议有责任进行调查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经过征求教师意见,“学生评教”数据将公示给全校师生。
  第五,利用网络环境。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评价的启动、实施、回收、统计分析、结果发布等电子信息化、网络化。网络化教学评价平台快捷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实现了教学的动态评价以及动态调控。
  第六,效果检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给教师的“学生评教”结果既要包括学生评价成绩,又要包括改进意见。同时,教学管理部门应将改进计划及时反馈给学生,由学生监督改进的效果。期末效果检验是“学生评教”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3.改革“学生评教”管理部门。“学生评教”管理部门应该由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过程中更应加强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透明化建设。简单、机械地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必然造成“学生评教”有效性和合理性的降低,甚至造成师生情感上的对立。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学生评教”功能有效发挥,真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监督机制是保证“学生评教”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评教”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教”监督员可以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高校同行、校外专家等组成。
  “学生评教”结果的运用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具有惩恶扬善的功能,这就要求“学生评教”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奖励机制。

  三、结语

  科学合理的“学生评教”体制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学生评教”体制必须因时而动、因势而动,制定符合学院办学特色的学生评体系,使学生评教成为多途径、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