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运用心理学原理,论证了体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基于学生的真情实感,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感受与体验。结合在实践中探索的成功案例,阐述了学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环境的熏染、学校的活动和学生的生活等三个方面,让学生进行“自然体验”“内心体验”和“生活体验”。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

  体验是教育研究领域的新课题,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热点。基于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体验氛围,让受教育者通过内省和领悟实现自我教育,在情感上获得愉悦,在行动上形成自觉,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呼唤体验

  体验是实践、认知和情感升华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体验基于自身的亲身实践,它由自己的感官、自己的认识领悟以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体验达成“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形成个体的态度、个性和信仰。
  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侧重说教而忽略学生的自身感悟,使学生只学理论而不去实践,只吸收而不参与,这种单向式、被动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缺少体验而成为“无根”的教育,严重妨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老师找学生谈话,只是机械强调社会要求与思想观点,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切身体会;人生哲理大多是老师讲述、学生记背,而没有转化为学生个人习惯与追求。诸如此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重视体验,在认知过程中不带有相应的情绪色彩,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变得枯燥,对学生来说,情感得不到激化,认识得不到深化,心弦无法拨动。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教师应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验充分融合,完成从“心知”到“力行”的转化。

  二、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创设环境,营造体验氛围。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设计师和总导演,通过精心选择环境和创设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在体验的情境中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效果。
  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学校组织学生远足踏青、登山观潮,探寻名胜古迹,湖光山色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感受到人类丰富的文化内涵,常常用画笔或照相机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在融入大自然的同时,也会在活动中自觉遵守纪律,而活动的各项要求已不再成为约束。在与大自然亲近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关照、相互谦让、相互勉励的情景出现了,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真情、体验幸福的感悟产生了。
  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特别是人文环境),具有娱乐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潜移默化、促进文明的功能,能极大地提高育人功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校每一个场所的设置都和学生的体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每一堵墙会说话,每一块牌子能唱歌,每一株花木育情感,每一处景点有意蕴,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便融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一位学生,在亲自创设优美校园环境的同时,又享受着美好校园环境的熏陶。了解校史,体验“我是学校一分子”的自豪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环境,开展“认领一棵树”活动,体验“学校是我家”的责任感;参加“校园义务值日”,体验“我是校园主人”的成就感;墙上张贴的一幅幅富有哲理的格言,像盏盏明灯照耀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校内矗立的伟人雕塑与过往的学生在对视中进行无语的对话。这些环境设置都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设计活动,搭建体验平台。亲身参与活动所形成的体验可以缩短学生认识世界和人生的历程。丰富多彩的活动,广阔的实践舞台,能够使学生在体验中锻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搭建各式各样的体验平台,启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唤醒和触发学生的心灵体验,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成为“促进者” 和“支持者”。
  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活动中,体验真善美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手拉手互助”中,体验真诚的人际关系,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各类比赛中,体验竞争的游戏规则,增强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操。在每年的“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中,通过开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动,如“迎宾鼓舞”“学生献辞”“体操演练”和“心理剧大赛”等,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志趣,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在体验中发展自我,协同合作,品尝成功的快乐。
  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度建设、常规考评等事务,都可由学生参与或全权负责。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人生哲理,进而也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例如,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推广新生“班导生”的做法,挑选高年级优秀的同学担任一年新生班主任的助理,让“班导生”承担大量的具体工作,包括新生学习生活指导、班委组建、入学教育活动开展等。“班导生”承担了以往由老师做的工作,角色转换的体验不仅带来了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热情。
  3.根植生活,挖掘体验资源。心理品质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外延,也同样是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外延。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经过如其境、如其情的体验感受之后,才能自己教育自己,才能切身地感受领悟、践行行为,进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 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 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实生动、丰富有效。
  学生通常会珍惜自己直接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及各种人生体验,他们对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关系、事件或活动,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对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漠不关心,则会形成师生之间心灵上的隔膜,也使心理健康教育丧失真实生活。教师要通过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鲜活的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中。例如,在学生遇到人际矛盾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教师要注意沟通、理解;在学生碰到生活困难时,教师要冷静分析,调控其情绪,并尽力伸出援手。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组织,将各种生活资源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精心加工,提升为设定现实情境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融于生活。学生在鲜活的生活素材中通过体验,不断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