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影响及对策探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3)容易导致人格障碍和信任危机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交往大多在网络上进行,减少了其参加现实社交活动的时间,疏远现实世界人际交往,性格容易变得孤僻和封闭。网络生活存在感性、肤浅和片面的局限,容易导致大学生思维空间发展片面化、局部化,尤其缺乏逻辑概括能力和探求事物抽象本质的客观性,导致人格障碍。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容易引起信任危机,而网上人际信任危机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导致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缺乏信任, 从而影响自己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网络虚拟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拓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提供了交流知识与经验的平台,但其特殊的信息交流和群体互动形式又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引导,强化管理,才能发挥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消除不良影响,形成健康的大学生人格。
  1. 开展网上和网下活动,促进现实与虚拟的互动
  网络满足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多种需求,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具有必然性,但大学生不能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还需要回到现实中来。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环境的信息传播优势,关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动态,把现实中传统的教育管理活动延伸至虚拟空间中,使非正式群体成员在网络空间中感受现实生活的意义,也可以指导党团组织、社团、班级等在网上构建相应的虚拟组织、社区,增强正式组织活动的乐趣,吸引非正式群体成员加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现实中的活动把非正式群体成员召集起来,把网络行为转化为现实的活动 [3 ],回归到现实中,摆脱对过度依赖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学校可以通过网上和网下活动,展开交流和讨论,努力实现大学生网上虚拟群体与现实学生群体的互动,从而改变大学生网络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方式。
  2. 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实现正式与非正式的优势互补
  高校非正式群体普遍且长期存在于正式群体中,两者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以网络为媒介通过自定的规则进行较为自由的活动,成员之间网络交流密切,感情融洽,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拥有较强的组织基础。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发生改变,因此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把正式群体和网络虚拟型非正式群体结合起来。为此,高校要深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 [4 ],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强化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正式群体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在协调人际关系,联络感情,满足心理需要,展现个人爱好、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优势互补。
  3.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增强网络自律意识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强,网络虚拟环境下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活动具有开放性、不可知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群体成员的道德表现和道德约束往往与现实中有较大差异。为此,高校首先要完善学校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网络道德规范,用网络道德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良好网络环境 [5 ]。其次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积极唱响网络文明主旋律,做到加强正面引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要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加强非正式群体成员的网上活动的管理,主动建立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健康向上的网站、虚拟社区,及时发布积极正面信息,引导进行互动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能力;高校要联合有关技术部门加强网络、手机信息等的监控,重点加强防范,做好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在主观上是源于满足心理需要,与大学生在青年时期特殊的心理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做好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教育工作,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运用网络工具和网络信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辩证分析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良好的网络情感交流和形成健康的网络交往动机,树立正确健康交友的观念,避免沉迷于网络交往,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6 ]。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将借助网络工具不断成长。我们要正确认识群体存在的影响,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弥补不足,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申 凡,钟 云.网络粉丝群体心理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4):27-31.
  [2]潘从义,牟德刚.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1,(12):133-135.
  [3]姚向远.大学生网络虚拟型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和管理[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17-20.
  [4]彭建国,刘 翱.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途径之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108-110.
  [5]高 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6]缪志波.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12,(1):118-122.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