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图书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关键字:网络 心理健康 影响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这一高科技产物的主要接受者,青年学生在分享网络的快捷与便利的同时,图书网络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分析图书网络和青年学生心理的特点入手,论述了图书网络可能带给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重影响。

  一、青年学生上网的特点
  1、兴趣广泛。青年学生上网的内容涉及到新闻娱乐、科学文化、工作和生活以及电子商务等各个方面。2、目的性不强。调查显示,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有很多青年学生经常挂在网上,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聊天、游戏等大众化的消遣性娱乐成了他们的最爱。3、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大部分学生都经常在BBS、论坛上发贴、留言。4、上网时间没有规律性。一般选择在晚上上网,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通宵上网。5、有一定的依赖性。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沉迷于网络,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有强烈的依网性,造成网络依赖。
  二、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增强青年学生个性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青年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扩大人际交往面。网络社会的人们可以跨越千山万水,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让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真正实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3、为个体不良情绪的释放开辟了新空间。电脑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为学生网民不良情绪的及时释放和网民之间的情感帮助、心理支持提供了新渠道。
  4、增强认知能力。因特网把世界各国的资源联系起来,促进了不同文化教育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形成了资源共享,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拓宽了学生的信息量。
  (二)消极影响
  1、人际关系障碍。在网络世界中,一切都是在虚拟状态下进行的,人们面前只是一台连接了网络这个大空间的冰冷机器,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人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
  2、人格障碍。青年学生在网络中以各种虚拟身份出现,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还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3、情感障碍。在网络世界里,他们体会的只有单调的键盘、枯燥的文字,无法感受到正常的喜怒哀乐,这满足不了青年学生丰富情感的需要。
  4、认知障碍。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扑面而来的信息会使他们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易造成信息“过载”,形成思维模式的非清晰状态,长期下去就会使他们的认知流于肤浅,认知能力,感受性逐渐降低,从而造成认知的钝化。
  5、网络成瘾症。电脑空间上的新鲜事物每分每秒都在增加,这对于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严重的会导致“互联网络成瘾症”。
  三、青年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针对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及其根源,我们将上网青年学生归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中学甚至小学时期就对网络较为依赖,有较为严重的网络情结的我们称之为“网络常客”;另一类是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逐渐接触网络的,我们统称为“网络边缘人”。对于不同的类型给予不同的措施进行教育,纠正不健康的网络心理。
  (一)“网络常客”
  1、人本管理,把握情感教育导向。高校的辅导员应在学生入学不久,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深入宿舍,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掌握这类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并单独给他们建立特殊的学生档案。2、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广泛兴趣。在校园活动中,为“网络常客”们的发展提供舞台。
  (二)“网络边缘人”
  1、建立网络辅导员,转变学生网络观念。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利用网络,发挥网络更大的作用,高校应建立一支熟悉网络技术,具有网络时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综合工作能力的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网络辅导员以网络平台作为工作阵地,发挥教育管理和引导功能在学校和院系网络建设和应用上发挥重要作用,主动引导和规范青年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管理院系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及时做好上网学生的思政、心理工作,努力在校园网上吸引青年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发挥学校在网络上的主导作用。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心理疏导。可加强校园网BBS的建设,思政辅导员或网络辅导员担任网管。针对某一话题,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掌握其思想状况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加以疏导。使他们的心理问题润物无声的得到排解。
  
  参考文献
  [1]陈宜群.警惕“网痴”[J].心理世界,2000,(1):56-57.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