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体语文教学是以计算机做辅助工具的新型语文教学形式,它形象、直观、生动,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同期、音色共处,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语言运用
据调查了解,当前许多语文教师为赶新潮,随波逐流,盲目滥用多媒体技术,全然不顾语文学科以言语教学为本位的教学特点,试图完全通过立体化的字符,直观化的音像资料来锻炼学生的各种言语能力,这就导致了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言语本位的严重缺失。
想象在言语欣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且不可替代。散文中惟妙惟肖的描绘,诗歌中美轮美奂的转移,小说中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戏剧中惊涛骇浪的冲突矛盾,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经过大脑独特的言语加工在文本再现出来的,而读者阅读又会折射出许多因人而异的画面来,即通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同样一段描写月亮的文字,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有人觉得温柔异常,有人感到莫名辛酸,如果个人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描绘一幅言外之画的话,前者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静谧的夜空,莲花般皎洁的云朵,调皮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后者想到的却可能是孤寂的窗前,凄清的冷风,断肠的苦柳。但是,如果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讲这段文字时用一幅幅定格化、直观化、单一化的图片展示出来,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文本性言语欣赏能力,而且限制了他们因不同生活体验所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学生只能学到一鳞半爪,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人类获取信息的实验表明:人类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的内容的70%都能记住。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交流是必不可缺的。另一方面,只有通过言语对话活动才可以使学生把言语对象内向化,从而,实现在“学得”过程中“习得”能力的一种提升。但在多媒体环境下,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需求,更多的时候老师成了“解说员”,甚至有的一节课下来学生竟没有打开过自己的课本,如同在电影院里欣赏电影而不是上语文课,没有师、生与文本,师生、生生的言语交流,只是在做单一的“人---机”循环运动,打破了传统的“人---人”问答的交流模式。
一、教师与文本的交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文章的朗读者,但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却被吐字、发音可谓字正腔圆的播音员所代替,虽然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听觉享受,但从朗读目的上来看,播音员想通过润色了的音符来展示自己的专业功底,只是凭借一种专业语感来朗诵,没有充分地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更不会从教学本位出发,渗入自身独到的情感体验。其实,范读课文还是应该教师本人来担任,既是对自己阅读的总结体验,也体现了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与此同时,制作课件会花去很多时间,转移教师的精力。忙于搜集、整理大量浅白直观的图、像、音等资料,编制大容量全程式的繁复的课件,不仅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及教学方案的钻研,没有时间仔细品读文本,而且会忽视备课过程中的自身言语思维及言语加工。如果语文课只凭借课件的热闹,不可能达到言语欣赏的更高境界,更不可能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言语表达技能。
二、学生与文本交流
教师用多媒体视听代替学生自我朗读,一味追求画面美、音乐美,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朗诵美”。 在好多公开课和评优课上,教师为展示自己的高素质,占去学生朗读的时间,滥用课件,还会说:“大家在课下已经熟读了课文 ”,意思是课上不会再给你时间来齐读、分读了,这样“朗朗的”读书声就在视听冲击下,在老师展示“完美自我”的冲动下趋于沉默了。
其实,有很多时候是不适合上多媒体课的,比如教师在讲内容浅显的文言文时,教学中有明晰透彻的讲解和学生的自我阅读体验即可,学生在大量的朗读过程中充足思考,在精熟的背诵中逐步培养和掌握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
由于多媒体的介入,师生之间情感化言语的双向交流演变成“师与机”、“生与机”的单向接受性交流。教师埋头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口中念念有词,但却无暇顾及和观察学生的反映,不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只闻教师其声,不见教师其人。课堂上教师不问问题,学生不提问题 ,更没有热闹的课堂讨论 。但是,语文只有通过教师的言语表达才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生和做人的道理,电脑不会“说话”,是不可能告诉学生这些的。没有了口传心授,没有师生间语文学科规范化或文学化欣赏言语的交流,只是停留在用定性与硬性的音像信息硬塞给学生信息化、符号化的理解罢了,结果是学生的言语表达之门打不开,一直跟着老师跑,没有自己的任何观念与思维创新。
四、学生之间及学生自我的交流
多媒体辅助教学下,数字图像化信息思维单向地输入了学生的大脑,而不是借鉴作者独到的思维见解来训练学生言语思维的各种能力。长期使用多媒体,会使学生“明心不明口 ”,不善表达,经常“言不由衷”,写作过程往往辞不达意,言语的思维生命被遏制在摇篮里。
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模糊,因为词语被图像捕捉、显现和定格,学生的信息思维与言语思维混乱,感情浮泛,心神不宁,无法进行自身言语思维的重构。这一点表现在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滥用,占用学生运思动笔的时间与精力,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来启发学生的心智,进而实现一种“直观图像--唤醒大脑--抽象文字”的效果,虽然在激发活力方面不容置疑,但却霸占了学生言语思维的空间,学生在目迷五色眼花缭乱之后,拿起笔来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这种情况类似于当了一天运动会观众,甚至拉拉队成员。这样其实是忽略了教师应该通过与学生进行言语交流来碰撞出言语思维状态下形态各异的火花,即学生在“百家争鸣”的状态下才可以写出自己的言语特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