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学生写作 中介语石化 第二语言习得 实证研究
【论文摘 要】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以实验的方式对部分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石化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石化现象的策略。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72年在“中介语” 一文中首次提出“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概念。他认为石化现象是中介语形成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许多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其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停滞不前,从而使学习者无法完全习得目的语。具体表现为一些错误的表达形式反复出现,难以消除,甚至无法消除,这就是所谓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近年来有关语言石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研究,大多数只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和分析方面,实证研究很少。其次,不少研究只从单一的角度探讨了石化的成因,未能对石化进行深入综合的分析。鉴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不足,基于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归纳,本文试图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对石化现象进行研究,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二、文献回顾
根据Selinker 和Lamendella 提出的石化现象理论,Ellis 将石化产生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可分为学习动机、情感因素、年龄因素和母语负迁移,而外因分为交际压力、训练迁移和交际反馈。在我国,关于中介语石化的研究是在八十年代后。陈亚平(1997)从心理学的角度把石化看作“高原期”,称它是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二年级现象”,是技能学习的普遍规律。张雪梅(2000)对石化进行了认知分析,认为陈述性知识输入不足和不及时的反馈导致石化的产生。戴炜栋和牛强(1999)把石化的研究置于学习过程中,重点讨论了Selinker的五个过程。陈惠媛(1999)在总结和概括国外关于石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对石化现象的研究还需依靠实验和观察。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的写作中存在着相同的错误吗?二是如果这两组学生之间存在着相同的写作错误,那么原因何在?
三、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某高校7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中36名大一学生,34名大二学生。由于所有学生高考成绩和大学所受教育基本相同,所以本研究可以看作一项历时研究。
2、任务
本实验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设计让所有学生在50分钟内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文,而定性研究就英语学习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来发现造成石化现象的原因。
3、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分析
在错误分析的文献中,介绍了很多种错误分类方法,例如语言类别分类,交际效果分类等,这些分类法中,最简单、和教学联系最紧密的是基于语言类别的分类。基于相关文献的语言类别的分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本研究中作者把受试者的写作错误分为两类: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
4、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两组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的写作中有着很多相同的错误。由于大二学生至少已经学习了八年英语,所以他们出现频率最多的错误就可以看作是语言的石化。词汇方面出现错误最多的是词汇搭配方面的错误,例如,许多学生将 “生活水平”, 翻译成“living level”, 而正确的译法应该是”living standard”。 其次是对词汇的意义理解不清,尤其是同义词汇。语法方面的错误主要集中在时态、冠词、从句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词汇方面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词汇量不足、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以及过度概括引起的;语法方面主要是由于学生语法知识欠缺、母语的负迁移和过度概括引起的。
四、结论
上述分析说明,石化现象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如果采取一定的措施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石化现象的出现。因此,研究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相关因素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学习者应该增加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减少母语干扰、明确学习动机;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Ellis Rod.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 Krashen.TheInput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
\[3\] LennebergE.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Language.NewYork:Wileyand Sons,1967.
\[4\]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10).
\[5\] 陈慧媛.关于语言石化现象的起因理论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6\] 陈亚平. “二年级现象”的心理学解释及对策.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7\] 戴炜栋,牛强. 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外语研究,1999(02).
\[8\] 周红云.语言的僵化现象.外语界,2003(04).
\[9\] 张雪梅. 语言石化现象的认知研究.外国语,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