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教学 “任务分析” 理论
【论文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采用“任务分析”策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及自我诊断;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对自我学习进度进行把握。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单纯地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现代教育更多地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无疑是对新世纪教师的一个巨大考验。一般情况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甚少提问,或者说提问也是封闭式的提问,一般都有固定答案。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接受多、思考少的学习方式。学生按照既定的路线学习,没有自我分析、组织学习的意识。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意识,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在教学中引入“任务分析”的教学及学习方法。让学生将学习目标进行分解,逐级设定目标,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自我设定适合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
一 “任务分析”理论的概述
“任务分析”界定一般包括如下几项工作:一是通过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二是对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三是根据对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条件分析,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先行条件即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关系;四是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因为一节课的目标达到以后,该目标便成了下一节课的起点,下一节课的目标则是更长远一些目标的子目标。所以也有人把“任务分析”称为目标分析。
二 “任务分析”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般将“任务分析”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确定学习起点
就物理教学实践而言,学生在进入新的一轮学习或在进入新单元或新课题的学习时,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确定学生的教学目标或者说单元目标时,首先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可以说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技能储备状况,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析新知识及新技能的特点,然后根据实际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状态。在物理实际教学实践中,确定学生的知识基础的方法有很多,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最为直接有效。
2.分析使能目标
使能目标就是指达到终点能力之前所需要先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任务的必要条件决定着下一步学习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或者说是决定目标能否达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在学习的起点和目标之间(在“任务分析”理论中也被称之为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学生需要掌握许多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有些是学生曾经接触过或掌握的,有些则是学生从未接触过或很难掌握的东西,但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存在,这些都是达成目标任务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性的知识和技能通常也被称之为“子技能”,以它们的掌握为目标的教学目标就被称之为使能目标。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越多。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内容相对简单,要分析的使能目标起点低,有利于下一阶段更高知识任务的达成。
3.分析支持性条件
在“任务分析”方法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任务的使能目标以外,还需要对任务的支持性条件进行分析,以确保“任务分析”得以顺利实施。在“任务分析”的过程中,支持性条件虽不是构成新的高一级能力的组成成分,但它有点像化学中的“催化剂”一样,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有助于加快或减缓新的能力的出现。列出的压强技能,需要掌握受力面积和压力两个技能,而这两个技能的形成也需要必要的支持性条件,其一是学生注意或学习动机的激活。学生的唤醒水平高,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加速新的能力的形成;反之会减缓新的能力的出现。其二是学生的认知策略,学生要掌握压强的计算,首先要知道压强的大小与面积和压力有关,就必须了解接触面积的计算和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掌握这两种技能,学习者必须在头脑中形成明晰的认知结构图示或认知策略。这种推理策略虽不是构成这两个技能的组成成分,但它可以促进这两个新技能的习得。因此,分析支持性条件对任务的快速高效完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初中物理有效实施“任务分析”理论的物理必须科学分析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层次;准确把握学生的起点能力;针对不同的物理知识类型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任务分析”方法运用于教学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为“任务分析而分析”,造成“任务分析”策略的形式化,降低教学效率。再者“任务分析”的策略研究还有待今后继续的探究完善。让“任务分析”理论更好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杨玉明、温晴.任务教学法评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3]张瑛.“任务分析”的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专物理教学,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