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预科汉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22

  论文关键词:预科学生 听力理解能力 调查 分析

  论文摘 要:为提高少数民族初级汉语水平者的汉语听力水平,我们此次对2010年进入新疆大学语言学院的汉语水平考试不入级的学生进行了汉语听力能力问卷调查,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教学对策及教学方法,希望能对提高大学预科学生的汉语听力水平有所帮助。
  
  听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听”不仅是获取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保证语言规范化和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预科学生汉语听力现状
  (一)对言语信号的接受反应能力相当慢
  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我曾对刚入学初级程度的民族学生进行过测试,一篇150字的课文,只有2%的生词,他们只能听懂50%,稍微好一点的能听懂65%左右。而其中35%的民族学生认为对方说话的语速太快是影响自己听懂的主要原因。
  (二)辨音能力较差
  21%的民族学生不能正确分辨汉语的四个声调。如:汤—糖,受到—收到等词语。20%的民族学生对某些字的声韵母往往听错,如:促销—速效,赚钱—转圈。
  (三)词汇量太少
  21%的民族学生虽然在中小学已经学过十年的汉语,但还认为自己掌握的汉语词汇量过少,对许多在中小学学过的汉语词汇都感到很陌生,严重影响到汉语听力。
  (四)理解能力差
  20%的民族学生认为自己听完一篇较长的短文后,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不是根本没听懂,就是即使听懂了,也只是听懂了一些细枝末节,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则没记住。
  (五)记忆存储能力差
  6%的民族学生认为听短句还可以,听长句子困难,听整段话就更困难了。经常听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根本记不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微技能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听力微技能入手。具体来说,听力训练应着重培养这些学生的以下几种微技能:
  (一)培养学生的辨音、辨调能力
  汉语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分属于两个语系,在发音上有很大的差别。汉语的四个声调及汉语的复韵母,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中都没有,所以民族学生对这些声调、语音的辨析能力就特别差。而要想提高民族学生的听力水平,就要培养学生辨音辨调能力,因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离开了它,教学就无法进行。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发音,语调得体,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才能使自己的话让别人听懂。如果发音有误,语调不准,则常常把自己熟悉的单词听错,从而产生误解,影响跨文化交际。如“看书”听成“砍树”、“酒鬼”听成“酒柜”、“教师”听成“教室”等等。所以教师应在听力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辨音辨调练习,把学生的难音难调分成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反复进行语音练习,直至让学生掌握标准的汉语语音语调。
  (二)培养学生的预测和猜测能力
  由于人所表达的思想都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关系,所以听者可以根据上下文关系,用词的含义及语调等的变化,对某些没听懂的部分进行合理的猜测,也可以根据前文提供的“线索”对某些未知因素进行预测。学生预测和猜测的培养可开始于听音的初始阶段,并贯穿于整个听音过程。因为最初言语中获取的初步信息有助于对下文的预测,同样从下文获取的信息又可用来纠正、补充前面获取的不准确或不全面的信息。学生还可运用自己的大脑中的图式或是利用文章中的多余信息来帮助解码,并猜测所听到的陌生词语或句子,这对提高学生汉语听力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