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江西省九江市3所高职院校的52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结果表明: 网络成瘾群体占2.82%;网络依赖群体占15.73%;根据调查及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本文对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实证调查;对策
一、概念界定
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一种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是指在校高职学生过度依赖性的使用互联网,致使其身心健康、专业学习、人际交往、职业能力提高等受到伤害和制约而不能自控的具有病态倾向的上网行为。
二、研究背景
大学生是网络成瘾易感人群,由于网络成瘾而引发心理障碍或社会适应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而高职生因为其成长经历及环境因素,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大多由于学业成绩不佳而进入高职院校就读,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成为网络聊天和游戏的高发人群。他们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浪费金钱,形成不良的人格,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损害,甚至影响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调查九江市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从而为教育管理者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提供参考资料,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提供相应对策。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并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大学的在校学生作为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520份,共回收473份,其中有效问卷42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1.92%。
(二)研究工具
采用白羽、樊富眠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该量表共包含19个项目、4个因子,总分代表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就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网络成瘾等级按总分划分为三个等级:正常群体(46分以下)、网络依赖群体(46—53分)、网络成瘾群体(53分以上)。
四、研究结果
(一)网络成瘾状况
经过统计分析,网络成瘾群体为12人,占2.82%;网络依赖群体为67人,占15.73%;正常群体为347人,占81.45%。
(二)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在网络成瘾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男女大学生在网络成瘾各分量表得分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成瘾总分及四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时间管理问题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量表总分以及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因子、人际与健康问题因子差异明显。男女生在网络成瘾耐受性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网络成瘾的独生与否差异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职学生在网络成瘾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在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因子、时间管理问题因子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因子及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分析如下:
(一)人格因素。根据对网络成瘾者的调查,大学生沉迷网络往往与他们的消极人格特点有关。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又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学生相对缺乏社会生活的现实经验、人际交往的实际能力、大量信息的处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缺乏明辨是非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二)逃避心理。笔者在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发现,一些高职学生本身不愿意上高职,他们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有低人一等的错误心理,缺乏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而网络则可以让他们暂时逃避空虚和失落;还有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可以使他们暂时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负性刺激和种种烦恼,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