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运动队实现自组织管理的可行性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22

  运动队管理非平衡态研究。耗散结构理论所指的非平衡态是指系统要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使系统形成有序结构,即“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运动队成员组织结构、能力结构、职能分配等存在的差异是保证运动队充满活力的基础。有关部门应把高校运动队参加竞赛的质量和数量纳入评价体系中,以此来鼓励、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从而真正达到提高高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与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接轨。这种“竞争”就是一种非平衡态,为了获得更高的待遇或使自己级别职称得到提升,教练和队员会更加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会使运动队整体训练水平和质量效率得到提高。只要差异性明显了,才会产生竞争的可能,才会使得内部要素的种种矛盾激化和加剧,使其产生偏离原有平衡态,进而形成新的平衡态才会使系统产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运动队管理非线性研究。普里高津通过对非平衡系统的长期研究,发现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形成耗散结构的重要机理。非线性相互作用,能使系统各要素间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在演化和发展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曲折性、奇异性、多变性,这是一切演化和发展的真正根源。所以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是运动队发展的内部动力。由于传统科层制的“权威”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及现实利益的驱动,运动管理体制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线性作用,从主管体育工作部门到运动队负责人,再到具体体育专业项目负责人等,行政等级森严,许多训练、科研和竞技交流活动本应由可以的体育训练机构承担,有时被行政工作所替代。由于缺乏反馈、监督和上下沟通的相互作用,因此难以形成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使运动队广大运动员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无形中丧失,从而影响体育运动技能的创新及体育精神的弘扬。
  运动队管理涨落特性研究。涨落机制存在高校运动队的系统内,微小的涨落可能预示出巨大的机遇和潜能,同样会有着产生毁灭性结果的可能。运动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一条信息的获得、一项技术创新的成功引用、一个错误的决策计划都可能会对运动队的发展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要善于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将偶然因素转化成组织发展新机遇的能力,推动事态发展朝着有利于目标的方向演进。因此,运动队的内部结构、职能和各种活动的目的必须明确,具体,保证内部协同发展,避免内部的矛盾和冲突,防止内部的相互对抗和削弱,管理系统要健全和完善职能配置,并密切配合,相互呼应,实现功能协同,同时,在运动队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细微影响因素,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把握好运动队发展方向。管理者应该善于运用涨落导致有序原则实现高校运动队的飞跃。

  三、结论与建议

  以自组织理论指导高校运动队管理工作,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合理的,在实践上是有效的,能极大提高高校体育管理水平,使体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加强自组织理论学习,树立系统管理意识
  自组织理论是分析、研究、组织高校运动队管理系统的主要理论基础。应学习自组织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论要点、全面更新思维视角,将不同领域与不同方面的体育管理实践与理论统一起来,形成统一的思维方式。
  (二)细化管理系统,实现科学有序管理
  管理就是管理者对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职能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根据高校运动队管理的范围和职能,可将高校体育管理系统划分为教师子系统、体育教学子系统、运动员思想教育管理、生活管理、训练管理子系统等与其它部门联络等若干个子系统,明确各子系统职能,实现科学有序管理。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构是对实行组织目标所必须的职能和活动进行分配的结果,即部门化管理。部门划分的目的在于确定组织中各项管理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以求合理分工,做到职责分明。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