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0
2.专业化的理念
树立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理念,不仅是保证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加强和改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国民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经济来源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收费制度、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建设,其领域拓展至学生心理教育、贫困生资助、勤工助学、奖励与处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网络管理、健康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一系列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非学术性事务内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这项工作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因此,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树立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理念。
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是指根据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的特点与标准来要求和规范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职业群体,以提高其从业能力,使学生事务管理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过程。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要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和机构实现专业化的分工,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另一方面是要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要有胜任工作的专业知识体系。根据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内涵,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推进实践。第一,构建专门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知识体系。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必须以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依托,离开了专门的知识体系,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就失去了基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已经习得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讲就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的经验积累。第二,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理论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必须有强大的学生事务管理理论支撑。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之所以比较成功,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其拥有丰厚的理论基础。从“替代父母制”到“学生人事服务”再到“学生发展理论”,形成了SLI、LR、ASHE等理念,围绕学生学习、全面学习、可持续发展进行不断的总结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善、着眼于长远的理论基础,并成为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反观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确的定位与理论支撑,致使学生事务管理被直接或间接地贴上了“经验型”、“应急型”和“操作型”的角色框架。所以,加强我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建立完善的理论框架,是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基础和必经之路。第三,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和评估方法,从制度源头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地位、作用、内容、实施、考核等做出明确的政策性规定,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如,制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手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行为规范》、《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准入规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等等,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身份、工作职责、权利与义务、专业发展提供明确的说法。第四,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学生事务管理者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其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制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从业标准、准入机制、培训机制、晋升机制、考核机制,规范和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的工作能够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帮助大学生发展智力、掌握技能,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品质。
3.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理念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效果是有一定的利益根源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对于特定的个体来讲,他的利益关系必然会在他的头脑中以思想意识的形式反映出来,从而影响到他的行为方式。人们的思想问题是从实际问题中引发的,并因实际问题的存在而存在。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由于各种利益因素所引发的思想问题,还必须关注和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不从利益动因上去分析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去考虑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那么学生事务管理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教育管理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生事务管理者往往处理不好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关系,或者过分强调单纯的教育说教,就事论事,片面强调大学生在思想境界上的拔高;或者只限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认为实际问题解决了,思想问题就可以解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解决思想问题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即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来升华思想,提高觉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凸显解决思想问题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支柱的作用0。这样,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能大大增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许多大学生在经济、学习、社交、就业尤其是生活和心理方面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疏导和帮助,这需要我们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缓解来自经济、学习、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需要的各个层面在较高的基础上实现协调发展。
4.生态学的理念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探讨的是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动态平衡关系。随着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危机意识的提高,教育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于是生态学也进入了教育领域。正在兴起的教育生态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个体和团体的行为,充分估计教育生态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事务管理者正确解读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把其本质定位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上,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只是解决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往往忽视了其生态价值。如果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对照当前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难发现: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我们对管理对象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对社会政治、文化价值与经济形势等应有的关注,只注重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因而造成了学生事务管理关系链条的错位并导致断裂现象的发生,从而引发了生态性危机。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之所以产生生态危机,从表层上看是学生事务管理违背了生态原则,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违背了主客体相互尊重的规律,违背了个体思想发展的规律;在人们的价值内涵、文化尺度、生活准则发生质变的情况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没有重视生态环境,没有将自身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作出一系列重新认识和调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没有解决好学生事务管理与社会环境、个体发展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好人才培养中生产性与生态性的矛盾,因而阻碍了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深层次分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管理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准则与被管理者思想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具体的生态性矛盾:第一是社会对个体思想道德要求与社会环境的矛盾。被管理者置身于社会之中,必然受到来自外界的广泛影响,学生事务管理的成效被不良的社会环境削减和弱化,从而抑制了个体发展。第二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矛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个性特征具有多样性,其原有的观念、道德状况必然对社会化产生抑制作用,制约了社会化的速度和程度。第三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对稳定性与超前性之间存在矛盾。在实践中已形成的管理内容、管理模式必定要持续一定时间,因而学生事务管理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管理形式,必须敏锐洞察社会风云变化,与时代和社会同步发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对稳定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先导性和超前性,从而影响其效力的发挥。
因此,我们要根据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来探讨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实践路径:依据生态学的整体性原则,建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现实生活道德资源相结合的协同机制;依据生态学的共生互动与自我生长原则,建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控机制;依据生态学的开放性原则,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纵向协同机制;依据生态学有序调控性原则,创设良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和模式;依据多样性原则,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促进生态平衡。
下一篇:关于西方特殊教育内涵的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