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言语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对等(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1
(一)单词
源语与译语在概念与语符的关系上对等
例如:a).aspirin——阿司匹林,
b).wife——夫人,妻子,内人,爱人,老婆,老伴,女人……
就a中的对应而言,两种语言没有语体、语域或体式方面的差别,b则相反。其实,这种意义上的对等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词的义项,而不是词(有的词可包含很多义项,比如“see”有“看到”“明白”等义项)。词汇系统是开放式的,由于认知的隐喻过程,词汇随时都会添加新的用法。一个词的义项和多义词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说来,当人们不再注意义项与义项之间的语义联系时,便把这些义项看作不同的词,这就是所谓的同音同形异义词,如表示日期的“date”与表示约会的“date”,反之,一个物体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人们便可能根据自己对这些特征的感知给它分别命名,这便是所谓的同义词,如“土豆”“马铃薯”词语不同但概念一致。
(二)短语
典故性短语要注重语言事实而不是命题事实,因为这类短语所涉及的实施已经语码化了,成为语言成分了,其事实只是该类语码的造词理据。由于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那么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有的短语有相同的理据,有的则没有,但其所指的意义是相同的。
例如: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词义与理据统一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词义与理据有所不同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词义与理据完全不同
这类短语的翻译常常会有词汇内涵或文化方面的争议,虽然造词的理据表现出内涵或文化方面的差异但内涵是不定的,因人而异的,因此是可以忽略的。再说,意义往往可以通过语境来确定,由此消除内涵上的差异。
除以上之外,译语中可能有表示相同概念的说法,于是便有了“一对多”的对等模式,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三)词汇对等
由于词汇对世界的映射是不完全的,而不同的语言之间范畴划分也不同,所以不同语言的词汇在外延和内涵方面往往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表现在另一种语言之中,往往出现词汇空缺的情况。词汇空缺可以表现为:1)语法形式的空缺,即译语中没有表达该语法概念的词,在汉语中就没有冠词等;2)实词的空缺,即译语中没有表达物体、事物或行为等概念的词。对于词汇空缺而言,所谓的词汇对等实际上只是“不对等”的对等。
就语言间的对比而言,词汇空缺往往是在译语中没有上义词或下义词,如英语的mother-in-law只相当于汉语中空缺的上义词,而汉语恰恰相反,它只有英语中空缺的下义词:“婆婆”“岳母”“丈母娘”,而没有上义词。这种情况下,其对等关系是:mother-in-law:婆婆,岳母,丈母娘。
(四)语用意图
所谓语用意图是指语言形式大多不能作字面上的理解,而应是相同交际情景的得体性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有相同的表达法,也有不同的表达法,但交际意图是大致相等的。
语言形式相同,交际意图相同:Goodmorning早上好;Seeyoutomorrow明天见
语言形式不同,交际意图相同:你吃了吗hello;放屁nonsense;此致敬礼yours sincerely, yours cordially, yours faithfully
当然,也有语用意图不对等的现象:例如,ambition渴望、抱负、野心。
One of his ambitions is to become a minister.
他的抱负之一是要成为一名牧师
That politician is full of ambition那个政客野心勃勃。
这儿“抱负”和“野心”所具有的褒贬色彩均在例证的语境中得到了准确的印证。
结语
言语语言学和翻译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人类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内在联系;翻译的对等是一个抽象的动态对等,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言语对等必须要放在具体情境下进行对译,这种对等模式其实是文化内涵的对等。因此,一定要弄清其所在的语境,准确地理解在原文中的意向及其语用含义,以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翻译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岑运强.语言言语,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J].汉语学习,1994,(4).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