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视域下的校本培训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1
四、校本培训如何成为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1 校本培训工作的取向应是使教师学会教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大体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理论知识的转化。理论知识一旦被学习者理解、掌握并能够指导他的教育实践,就证明理论知识已经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特别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二是来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积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实践性知识最主要的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反思和根据场景的不同对课堂教学所进行的随机应变处理或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就是实践性知识最好的表征。三是来源于教师培训。作为学习化社会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帮助学生生成知识的能力。很显然,这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理论知识的丰富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存储量。而且,教师培训的理论价值要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教师培训的成效最终也要通过实践才能得以检验。因此,通过教师培训获取和丰富实践性知识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2 校本培训的模式应以专家介入的课例研讨为主。课例研讨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教师是行动的主体。二是如果校本培训中的课例研讨以教师研讨为主,往往会缺乏理论高度,缺乏将原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的有利时机。专家从“学会教学”的角度探讨课堂教学,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教师实际知道什么”而不是“教师应该知道什么”“是什么使教师获得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而不是“教师应该具有什么能力”“教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知识的”而不是“教师应该如何表达”,专家们可以就这些问题为教师提供最即时、最需要的分析。
3 专家讲座应立足于教会教师观课的视角,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归因能力。直观地说,要能够对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一种行为,分析支撑它的隐性存在的原理性知识,而不能仅仅灌输理论。如果我们发现教师在古诗教学中的“鉴赏”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要帮助他分析:关于古诗词文本解读的教学知识有很多,哪些是最适合解释此问题的知识?如果是“阅读理解”出了问题,那么也要从阅读理解的原理性知识中进行筛选。从阅读理解的主观条件看,读者必须具备与读物相应的背景知识、生活经验、思想境界、技能水准;从阅读理解的客观标准看,读者必须占据阅读思维的四维空间,即一要还原作品的本意,二要领会作者的用意,三要灌注读者的主体意识,四要认清作品的社会价值。对以上原理性知识的回忆,将会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4 专家评课的目的应指向教会教师有意识地反思。课堂中的教学反思应是随时进行的。以“这时候故事中的主人公心里有没有想法呢?”“我们的小主人公会有什么想法呢?”这两个问题为例,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不一样,但是许多教师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以上课堂上最常见的提问行为表明教学中的教师反思是随时进行的,教师之所以改变问题的提法,是因为他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发现学生的反应不激烈、不明显,便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提得不对”。教师的这种反思、调整的过程是内隐的、无意识的。只是由于这种无意识的反应,造成教师提出了两个答案完全不同的问题。可见,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反思、调整教学。
这种有意识地反思、调整的过程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默会性并不矛盾。例如,一位老师教学“韩孟诗派”的某一篇诗作时,先让学生试读,学生不会读,因为他们不认识字,不熟悉词;然后老师不慌不忙地说“谁读准一个字音加一分”,学生还是不会读;老师又说“不认识的字可以念成‘圈’”,于是学生就念“圈圈圈圈圈……”。这就为接下来的教学字音、要求诵读,平添了一些轻松融洽的氛围。分析此例,一般来说教师都能做到充分预测学生学习该诗作的难点,知道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完整地进行“试读”。因此,教师的常见教学思路是:先解决字音,再练习诵读,疏通词句,领会主题。而上述案例中的老师把“诵读全诗”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在学生“试读”遇到困难时,她之所以不急不躁,能够巧妙处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并且最终能够达到她想要的效果,究其原因,她的课堂行为告诉我们,她所信奉的是“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并且这已经成为她的一种教学信念。因此她的教学思路并没有因为学生第一次试读受阻而改变,相反,她接下来的课堂行为都受这种信念的支配,只有这样,才可能自动将那些以默会状态存在的知识调动起来,成就课堂上的一次次精彩。而她之所以做出后两个引导行为,是因为她意识到了“课堂迟滞性满足效应”的作用。这便是被调动起来的以默会状态存在的知识,一旦专家评课时发现教师的此类默会知识,就能促进这种知识从默会状态转化为可表状态,利于执教者及其他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总之,专家介入评课的价值就在于第一时间帮助教师发现教育灵感,促其生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上一篇:浅议高职院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