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政策视野中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探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3

  
  三、关于调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都在争论和批判声中前行,作为“课程人”[4]理应承担课程改革的责任。针对以上问题,在此提出以下调整意见:
  1.建立问责制度,提高课程改革的政策执行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的整体工程,其政策的推广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科学合理的制度有利于政策的顺利执行。在课程改革政策的实际执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即对上对下都要负责的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身作则,带领各级学校更好地执行课程改革政策,坚持奖惩分明的原则,对课程改革做出全面科学的规划,形成配套的政策制度,同时加强教育立法来保证问责制的实行,进而提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力。
  2.增加财政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力支持。资金投入的多少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强大的财政支持。我国可以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做法:在纵向维度上,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教育财政制度,财政相对困难的地方政府或学校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从而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在横向维度上,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着力改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直接投入比例低于县和乡(镇)两级政府。[5]从横纵向维度上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保证课程改革政策的顺利推行。
   3.加大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综合素质。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学生的良好素质的培养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的示范和指导。教师培训的质量是影响课程改革政策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改革的新体制、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会和旧的管理体制、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发生摩擦。所以,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必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改进培训模式,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大教师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增强课程改革后的师资力量。
  4.扩大媒体的宣传,为课程改革的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富兰说:“不要对我们所处的环境听之任之,哪怕只是很小的改变,它也会带来新的结果,如果想有更多的知识共享,那么就给予它应有的重视,创造一种机制以确保知识共享的实现,同时不用容忍那些对此背道而驰的人。”[6]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上的“第四种力量”对政策的执行会有一定的影响力,社会舆论环境是政策实施的大背景,所以说应该扩大媒体的宣传,从而转变民众的思想,为新课改政策的执行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让课堂“大”起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巡礼[EB/OL]. 2009—10—31. 2009-10/31/content_12367636.htm.
  [2] 赵正新.影响课程改革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
  [3]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2004-2-10.
  [4] 钟启泉,吴国平.反思中国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崔允漷,俞英.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政策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
  [6] 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